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0)
2023(11772)
2022(9477)
2021(8637)
2020(6887)
2019(15161)
2018(15208)
2017(28816)
2016(15761)
2015(17425)
2014(17208)
2013(16227)
2012(14563)
2011(13257)
2010(13860)
2009(13002)
2008(12593)
2007(11264)
2006(10490)
2005(9456)
作者
(45178)
(37540)
(37532)
(35719)
(24182)
(17764)
(16892)
(14338)
(14329)
(13499)
(12879)
(12525)
(12165)
(11885)
(11832)
(11708)
(11182)
(11056)
(10951)
(10877)
(9414)
(9409)
(9123)
(8701)
(8551)
(8394)
(8347)
(8341)
(7568)
(7377)
学科
(60259)
经济(60192)
管理(45400)
(39136)
(30501)
企业(30501)
中国(21376)
(20430)
方法(19403)
数学(16134)
数学方法(15812)
地方(15452)
业经(15252)
(14420)
(14190)
环境(13945)
农业(13386)
(11964)
(11523)
(10975)
贸易(10968)
(10823)
(10602)
理论(10584)
(10469)
银行(10446)
(10059)
(9876)
(9743)
金融(9741)
机构
学院(222622)
大学(218602)
(86934)
经济(84768)
管理(81118)
研究(79534)
理学(68950)
理学院(68093)
管理学(66608)
管理学院(66221)
中国(59444)
科学(50172)
(47362)
(41247)
(40058)
(37456)
研究所(36454)
中心(36062)
(35429)
业大(32243)
(32226)
财经(31969)
师范(31911)
北京(29650)
(29462)
农业(29255)
(28954)
(28232)
经济学(26249)
师范大学(25407)
基金
项目(148554)
科学(117729)
研究(109627)
基金(106871)
(93456)
国家(92702)
科学基金(79451)
社会(69568)
社会科(65852)
社会科学(65838)
(58773)
基金项目(55813)
自然(50867)
教育(49976)
(49825)
自然科(49611)
自然科学(49595)
自然科学基金(48656)
编号(45171)
资助(42574)
成果(37072)
重点(34182)
(33686)
课题(32358)
(31414)
(30260)
国家社会(28692)
创新(28337)
科研(27612)
发展(27092)
期刊
(103886)
经济(103886)
研究(67192)
中国(43838)
(35403)
学报(33608)
科学(32682)
管理(30129)
(29981)
教育(26190)
大学(25289)
农业(24349)
学学(23797)
(22204)
金融(22204)
技术(18914)
业经(18600)
经济研究(16433)
财经(14876)
问题(14610)
(12903)
(12209)
现代(11451)
资源(11180)
(10965)
图书(10670)
(10633)
(10591)
科技(10097)
商业(9751)
共检索到337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素侠  
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17.92%,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然而,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恶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城市生态系统失衡的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景星蓉  张健   樊艳妮  
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对象 ,生态城市定位为主题 ,探讨这一复杂系统及其与周边的协调关系。论述了建构生态城市规划目标体系及其规划理论、指标体系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提出了理论界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工作者应关注城市生态化控制理论 ,以及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核心与宗旨等问题。以广州等城市生态化水平为案例 ,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差距 ,调整目标。同时 ,提出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一些新观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心镇  
远在三十年代,英国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到五十年代美国E·P·Odum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态理论体系;七十年代以来,关于生态乎衡的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迄今又出现了许多学科生态化和生态科学社会化的倾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亚力  吴云超  
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城市化包含人口迁移、城市扩张、经济聚集、社会进步等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仅从人口的角度研究城市化现象已经不适应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化的本质、内涵、结构、效益、动力机制和历史进程,为透彻理解城市化进程,全面认识城市化现象,综合地分析城市化的成本和效益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妍  吕建华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不同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天津市生态足迹研究"中,计算得知全市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为2.12公顷/人和0.33公顷/人,生态赤字高达1.79公顷/人,因此在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能源和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措施;在"石家庄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评价了其2001年~2005年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在2001年处于病态,在后4年内处于亚健康状态。规划中提出了使生态系统向着健康有利方向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晓霞  
文章在2000~2002年大量基础数据支持的基础上,设置了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的4个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结构评价、功能评价、协调评价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比评价了9个城市之间在结构、功能、协调和综合等4个方面的异同。通过评价找到了中原城市群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与国内生态城市及同类城市的差别,解剖了9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城市之间与城市内部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提供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张涛  田治威  
基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大庆市5个城区及4个周边县(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的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持"有必要"态度的比例达86.7%,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熟悉程度以及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居民保护态度的显著因素。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态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大庆周边县居民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其保护态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而大庆市城区居民保护态度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影响最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张涛  田治威  
基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大庆市5个城区及4个周边县(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的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持"有必要"态度的比例达86.7%,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熟悉程度以及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居民保护态度的显著因素。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态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大庆周边县居民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其保护态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而大庆市城区居民保护态度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影响最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晓波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协调发展。本文根据持续发展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原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提出了定量描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型,系统的论述了城市生态化及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小平  
文章针对生态安全的定义、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运用了熵值法确定统计指标权重;并据此对郑州市生态系统安全保证方面做了量化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勇  沈根祥  黄沈发  王敏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机制构建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出主要指标及权重;针对目前此类研究中指标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模糊优选评价模型,从时间纵向上判断城市生态系统的走势;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方法,以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为例,最终筛选出3大类25项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2年,上海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由0.37缓慢上升至0.46,表明上海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逐渐加强,但健康改善的程度并不显著,部分指标有所恶化,与2005年城市规划目标值0.72相比,系统现阶段离社会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占玲  陈飞星  李占杰  
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在各个能值指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解读了北京市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北京市2001年全年利用总能值非常丰富;系统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界的支持;在对外贸易中,系统处于有利地位;工业化程度并非很高,应加强电力的利用;系统环境资源相对匮乏;环境压力大,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因此,必须在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适当控制人口的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戈  尤涛  
各省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大多提出了"生态省"、"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须对其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然而目前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繁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果往往存在差异,有时甚至相差悬殊,且这些方法都具有变量能直接观测、观测没有误差、变量之间只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等假设条件,现实往往难以满足。因此,为了更为准确的评价城市生态系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参考的评价标准,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创新。首先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全国210个地级城市数据,在运用结构方程识别重要影响因素的同时,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秀萍  刘果厚  
为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趋势,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从自然、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构建了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呼和浩特市2000—2008年城市生态系统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呼和浩特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亦在增大,其系统综合评分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中间有较大起伏,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系统环境质量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构建呼和浩特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