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14)
- 2023(17715)
- 2022(15465)
- 2021(14449)
- 2020(12172)
- 2019(27615)
- 2018(27393)
- 2017(52837)
- 2016(28532)
- 2015(32126)
- 2014(31502)
- 2013(30639)
- 2012(27842)
- 2011(25010)
- 2010(24781)
- 2009(22952)
- 2008(22043)
- 2007(19127)
- 2006(16632)
- 2005(14507)
- 学科
- 济(108704)
- 经济(108557)
- 管理(86931)
- 业(80002)
- 企(68521)
- 企业(68521)
- 方法(51145)
- 数学(43938)
- 数学方法(43297)
- 财(31018)
- 农(29252)
- 中国(28001)
- 业经(25696)
- 制(23616)
- 学(23546)
- 地方(20835)
- 贸(20378)
- 贸易(20370)
- 环境(19908)
- 务(19817)
- 易(19813)
- 财务(19735)
- 财务管理(19692)
- 理论(19487)
- 农业(19085)
- 企业财务(18652)
- 和(18205)
- 技术(17841)
- 划(17463)
- 银(17135)
- 机构
- 学院(395989)
- 大学(395726)
- 管理(156942)
- 济(155868)
- 经济(152483)
- 理学(136639)
- 理学院(135140)
- 管理学(132601)
- 管理学院(131880)
- 研究(129474)
- 中国(95644)
- 京(83317)
- 科学(80125)
- 财(73278)
- 所(63733)
- 农(60889)
- 中心(59231)
- 财经(58801)
- 业大(58473)
- 研究所(58142)
- 江(56770)
- 经(53489)
- 范(52307)
- 北京(51980)
- 师范(51802)
- 院(47936)
- 农业(47595)
- 经济学(46903)
- 州(45811)
- 财经大学(43937)
- 基金
- 项目(276859)
- 科学(218617)
- 研究(203137)
- 基金(201362)
- 家(175107)
- 国家(173687)
- 科学基金(150207)
- 社会(127760)
- 社会科(120994)
- 社会科学(120965)
- 省(108083)
- 基金项目(106814)
- 自然(98236)
- 自然科(95930)
- 自然科学(95910)
- 教育(94387)
- 自然科学基金(94139)
- 划(90980)
- 编号(83461)
- 资助(82545)
- 成果(66829)
- 重点(62213)
- 部(61110)
- 发(58299)
- 创(57821)
- 课题(56970)
- 创新(53948)
- 科研(53196)
- 教育部(52757)
- 制(52574)
- 期刊
- 济(167025)
- 经济(167025)
- 研究(113294)
- 中国(72846)
- 学报(61398)
- 管理(57968)
- 财(56981)
- 科学(56903)
- 农(54750)
- 大学(47304)
- 教育(45293)
- 学学(44586)
- 农业(37865)
- 技术(34985)
- 融(31729)
- 金融(31729)
- 业经(28296)
- 财经(28262)
- 经济研究(26929)
- 经(24207)
- 问题(21399)
- 图书(19238)
- 业(19189)
- 科技(18891)
- 理论(18544)
- 版(18481)
- 技术经济(18140)
- 资源(17976)
- 现代(17273)
- 商业(17228)
共检索到566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翔 邓江年 苏郁锋 彭晋谦
互联网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环境变化的速度。如何在互联网所带来的快速变化环境中,尽可能地维持竞争优势?这成为了当前大多数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难题。复合基础观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提出了基于静态资源的动态竞争优势建构的思路,但缺乏具体的实现路径;动态能力理论虽然从产品架构和操作常规的角度分别为资源的创新与整合提供了框架和操作机制,但是却没有整合这些零散的发现,为快速变化环境下的竞争优势构建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为弥补这一不足,文章通过腾讯和小米的案例研究,结合产品架构和操作常规两种视角,对企业通过动态能力构建快速变化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展开讨论。研究显示,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资源、产品架构和操作常规的动态匹配形成特定的动态能力,进而构建动态的竞争优势。这些结论既为环境快速变化情境下的战略管理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从情景化的角度,拓展了资源和动态能力的概念分类及维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支燕 吴河北
动态化的竞争环境以及产业边界的日趋淡化,使产融结合正在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本文突破以新古典经济理论研究产融结合动因的传统范式,从竞争优势内生论的新视角,分别从资源外取、能力整合以及路径刚性突破三个方面,剖析产融结合的内在逻辑及运作机制。研究结论将对中国企业产融结合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产融结合 竞争优势 动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力钢 田瑞岩
本研究提出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模型,包括机会识别、资源整合、组织与技术柔性、战略隔绝和组织学习等六个维度,并验证其与盈利性与成长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存在行业特殊性、企业规模和成立时间影响动态能力的形成,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互联网企业盈利性和成长性的稳定影响因素,组织柔性、技术柔性和组织学习对盈利性有较显著影响。研究充实了动态能力理论,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愈加融合的背景下,对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构建与保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动态能力 盈利性 成长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瑞
全球竞争背景下,如何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是截然不同的,文章指出在当前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通过能力和环境匹配,获取短暂竞争优势的机制,继而持续不断的开发新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竞争优势 能力 超竞争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永贵 黄清河 郑焕强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个由三个层次优势构成的动态系统。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是基于战略逻辑与远景的竞争优势现实化的第一步,它产生于使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上有效竞争并将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资源或能力构成的一组独特资源。要使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上,就得依靠基于作业流程和价值链配置的优势来支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君 陈锟 朱南
隔离机制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后能够形成一道屏障,使其核心能力不易被模仿和移转,从而维持企业在较长时间内的竞争优势。社会网络和制度化的环境促使企业间通过相互模仿与复制,产生异质同形性,使企业难以维持竞争优势,因此建立基于竞争优势的隔离机制变得十分重要。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品牌、企业文化、管理能力因其形成过程的不可模仿性与因果模糊性,天然具有隔离机制的特性,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关键词:
隔离机制 异质同形性 竞争优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尚航标 黄培伦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思想,探讨动态环境下,高层管理者管理认知在企业获取并保持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建立包括环境变化、管理认知、战略行为、组织能力演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框架。利用访谈、内部文本、外部文献等多重数据建立质性研究资料库;在质性资料基础上构建案例企业环境、认知、战略行为与组织能力的因果图;利用因果图,通过案例分析考察万和集团在动态环境下的管理认知、战略行为和组织能力。以此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命题并得出结论:动态环境下,高层管理者是有限理性的,其管理认知对企业战略行为与组织能力演化有直接和关键性的影响。随后,论文延申探讨了制度因素作用于企业战略决策的途径和动态能力研究中高层管理者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焦豪
作为竞争优势获取机制的动态能力能够帮助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但已有研究并没有对"动态能力通过什么样的创新行动提升企业绩效"的问题给予合理解释。本文基于组织和战略管理领域中的动态能力理论,考察通过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来构建双元型组织以提升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机制和路径。利用抽样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动态能力对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对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并且无论从路径系数还是从显著程度上来看,利用式创新的影响都比探索式创新强;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在企业动态能力和绩效间的中介效应关系得到了实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雯 凌珊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有重要作用,而动态能力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本文以来自物流行业的102份有效问卷为样本,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来验证本研究的假设。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自由、团结特征的企业文化能够对动态能力的形成产生正向影响,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动态能力 竞争优势 中介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奇岸
可持续竞争优势问题历来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中心议题。但是 ,既有的理论基本上都立足于稳定的环境 ,难以解决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问题。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演化不是线性的 ,而是非线性的 ,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实施相应的战略突破原有的均衡态 ,从而不断获得新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启斌 熊曦 宋婷婷 焦妍
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是制造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较少从微观层面探讨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此,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信息处理理论,以2015—2021年沪深A股2261家制造型企业相关数据为初始样本,实证检验智能制造能力建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制造型企业竞争优势,即智能制造能力水平越高,对于构建新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越为明显;虽然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有助于带来经济效益,但制造装备升级改造、数字化人才引进或商业模式变革等投入增加,使得智能化的绿色价值提升、经营成本降低、外部融资增多等积极影响未能在短期内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呈现出促进态势;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启程
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认识和理解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由此提出动态能力观。在回顾动态能力观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比分析了动态能力观与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优势理论的差异,进一步明晰了动态能力的关键特征及其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得出相应结论,并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保宝 李全喜
本文从资源基础观、能力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出发,对竞争优势的研究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基于资源和能力视角的竞争优势研究进行了比较,总结了竞争优势的研究层面,构建了竞争优势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慕群
(一)资源基础理论历史发展沿革与研究回顾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引起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造成战略制定跟不上外部环境的变动,也使战略焦点专注于企业外部定位的论点,逐步受到挑战,因此,许多学者与管理界人士逐渐将战略的焦点从传统外部定位(Positioning)移转到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上,认为组织特有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基础(Collis and Montgomery,1995)。战略的基本问题不再是进入什么市场或发展什么产品而已,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企业应如何发掘、创造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