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0)
- 2023(3416)
- 2022(2737)
- 2021(2576)
- 2020(2149)
- 2019(4630)
- 2018(4386)
- 2017(8671)
- 2016(4599)
- 2015(4684)
- 2014(4649)
- 2013(4552)
- 2012(4175)
- 2011(3678)
- 2010(3547)
- 2009(3127)
- 2008(3209)
- 2007(2827)
- 2006(2271)
- 2005(2108)
- 学科
- 济(16682)
- 经济(16650)
- 业(14210)
- 管理(13117)
- 企(11474)
- 企业(11474)
- 方法(8518)
- 数学(7583)
- 数学方法(7496)
- 财(6073)
- 中国(4728)
- 学(4596)
- 务(4338)
- 财务(4333)
- 财务管理(4326)
- 企业财务(4256)
- 农(4121)
- 制(3850)
- 融(3596)
- 金融(3596)
- 银(3525)
- 银行(3519)
- 业经(3489)
- 技术(3443)
- 行(3351)
- 农业(2956)
- 贸(2941)
- 贸易(2941)
- 易(2881)
- 体(2602)
- 机构
- 大学(65206)
- 学院(64191)
- 济(26729)
- 经济(26214)
- 管理(23422)
- 研究(23025)
- 理学(20824)
- 理学院(20541)
- 管理学(20162)
- 管理学院(20021)
- 中国(16404)
- 科学(14596)
- 财(13492)
- 京(13216)
- 农(12822)
- 所(11812)
- 财经(11312)
- 研究所(10987)
- 业大(10561)
- 经(10545)
- 中心(10479)
- 农业(10309)
- 经济学(9189)
- 财经大学(8842)
- 江(8808)
- 经济学院(8420)
- 院(8413)
- 北京(7862)
- 范(7717)
- 师范(7586)
- 基金
- 项目(47831)
- 科学(38541)
- 基金(37273)
- 家(34008)
- 国家(33763)
- 研究(31684)
- 科学基金(28880)
- 社会(21596)
- 社会科(20608)
- 社会科学(20603)
- 自然(19772)
- 基金项目(19442)
- 自然科(19413)
- 自然科学(19407)
- 自然科学基金(19108)
- 省(17449)
- 划(15519)
- 资助(15446)
- 教育(14593)
- 部(11128)
- 重点(11033)
- 编号(10684)
- 创(10084)
- 性(10047)
- 国家社会(9886)
- 科研(9726)
- 发(9578)
- 教育部(9510)
- 创新(9491)
- 计划(9381)
共检索到87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苍祥 郑振龙 乔帅 谢玮珊
台湾股市为集合竞价、散户为主的市场,异于欧美股市为连续竞价、机构法人为主的市场。通过采用60秒内之删单和改单作为快速删单,实证结果发现:全市场、散户、外资和其他本土法人的快速删单比例增加时,价差缩小,市场流动性增加;自营商的快速删单对价差无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源于其快速删单的定价积极度;其中,小型股票的流动性对快速删单更加敏感。进一步的实证发现,价差缩小源于各类型投资者观察到买(卖)单快速删单后,虽然投资者提交的同向买(卖)单变得消极,但反向的卖(买)单积极度增加更多,使得价差缩小,市场流动性增加。
关键词:
快速删单 流动性 积极度 集合竞价 散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子博
本文估算并应用潜在产出描述经济增长,尝试从国际合作角度设定动态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自发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性结构冲击,并进一步分解为共同冲击和特有冲击,提出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思路,以金砖国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因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而异,但对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且不为金砖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冲击所扰;将金砖国家视为以国际合作形式联合的整体进行计量分析是可行且有经济意义的。中国应推进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全方位南南合作,不断完善资本账户开放条件,分散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并使其有利于各国长期共同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冬华 赵玉洁
借助于微博这一新型传媒,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由"公告独白"向"多渠道对话"转变,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广度。通过手工收集在新浪微博开设官方微博的上市公司微博信息,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对上市公司微博信息披露的有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官方微博披露的数量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而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为微博披露的公司特质信息。进一步研究发现,微博信息披露与公司股价同步性之间的负相关主要表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组别以及信息透明度较高组别上,这表明微博的信息披露作用主要集中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微博的信息披露作用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
关键词:
微博 信息披露 股价同步性 机构投资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赵立业 吴卫星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分析金融素养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金融素养能够降低父代收入对子代的影响,促进代际收入流动;通过影响创业活动和负债倾向,金融素养对农业户口和低收入群体作用效果更明显。在教育不平等背景下,金融素养能缓解由教育结果不平等引起的代际收入持续性。提高金融素养是促进低收入群体代际流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途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联 姚绍群 杨成喻 吉路涵
相对贫困是我国未来贫困治理的重点。数字普惠金融目标是更有利于低收入群体获得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实现了其普惠性,缓解了相对贫困呢?文章基于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影响。从是否能获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和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中受益程度两个角度分析当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不利于减缓相对贫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发现:第一,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剧了城镇和农村的相对贫困;第二,低收入家庭缺乏数字工具,难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购买理财产品便捷性获得更多的收入增长,是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剧相对贫困的主要原因;第三,数字工具的普及、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缓解相对贫困。据此,文章提出应进一步推进数字金融改革,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低收入者教育水平。文章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建立应对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相对贫困 教育水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姜付秀 张继东 樊晓松
近两年来,我国政策制定层面和实务界普遍认为,公司整体上市有利于改善投资者利益保护。本文从公司上市模式这一视角,在界定投资者利益保护这一指标内涵的基础上,利用2003-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整体上市是否改善了投资者利益保护这一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公司集团整体上市较分拆上市等其他模式在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尽管集团整体上市的公司在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某些方面较非整体上市的公司做得好一些,但是在更多的方面,集团整体上市较非整体上市的公司做的更差。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当前被政策当局和业界普遍看好的集团整体上市,并不一定能显著改善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利益保护...
关键词:
公司集团 整体上市 投资者利益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嫦 帅红玉 蔡昌斌
以2007~2018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集团决策权配置对去库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产能过剩时,采取集权管理有利于实现去库存的目标。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后发现,集权下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这一渠道来影响企业去库存决策的执行效率。情境检验显示,当集团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企业处于成熟期、衰退期以及产权性质为国有时,采用集权管理更有利于企业去库存。
关键词:
制造业集团 决策权配置 去库存 代理冲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联 姚绍群 杨成喻 吉路涵
相对贫困是我国未来贫困治理的重点。数字普惠金融目标是更有利于低收入群体获得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实现了其普惠性,缓解了相对贫困呢?文章基于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影响。从是否能获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和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中受益程度两个角度分析当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不利于减缓相对贫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发现:第一,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剧了城镇和农村的相对贫困;第二,低收入家庭缺乏数字工具,难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购买理财产品便捷性获得更多的收入增长,是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剧相对贫困的主要原因;第三,数字工具的普及、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缓解相对贫困。据此,文章提出应进一步推进数字金融改革,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低收入者教育水平。文章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建立应对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相对贫困 教育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规模对农民工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说,城市规模对农民工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城市规模每扩大1%,农民工创业概率会提高7.05个百分点左右。同时,研究还发现:城市规模对农民工"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对低技能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效应也更明显;城市规模对消费性服务业农民工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生产性服务业则不具有统计显著影响。减少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性障碍,将有助于农民工创业,使农民工更好地受益于大城市
关键词:
城市规模 集聚经济 农民工创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张庆昌
智力跨国外流究竟是提升了外流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导致创新人才流失而削弱了技术创新能力?文章在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开放经济框架内,将智力外流引入技术创新生产函数,从理论上探讨了智力外流与外流国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构造智力外流指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智力外流与中国技术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智力外流水平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因此,鼓励和合理引导人才国际流动对于提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智力外流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杰 吴昊旻
本文以2006~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提供商业信用是否有利于未来销售收入的增长,即商业信用的提供是否发挥了"去库存"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商业信用"去库存"效应在企业生命周期和银行信贷可得性不同的企业中有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商业信用的提供提升了后期的销售增长,商业信用的提供具有"去库存"效应;不同的生命周期对商业信用的"去库存"效应的影响并不一致,成长期强化了商业信用的"去库存"效应,成熟期则弱化了商业信用的"去库存"效应,但其弱化作用并不明显,衰退期对商业信用"去库存"效应没有显著影响。在综合考虑企业银行信贷的可得性后,本文研究还发现,商业信用"去库存"效应在易于获得银行信贷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璨 曹伟 姚振晔 王竹泉
2020年,实体企业降成本仍将全面发力。在此背景下,文章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互联网+"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互联网+"对企业成本粘性具有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在资产专用性较高、环境不确定程度较大和管理层自由裁量权较低的样本中比较显著。这表明,"互联网+"会通过降低企业调整成本和缓解管理层乐观预期这两条渠道来影响企业成本粘性。但文章并未发现通过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来降低企业成本粘性的证据。进一步研究表明:"互联网+"对企业成本粘性的抑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在区分不同成本要素后,"互联网+"对物资资源成本粘性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文章的研究为实施"互联网+"如何影响企业成本粘性提供了全新的认知,并有助于从"降成本"的角度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传统创业理论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宗教。基于CGSS(2006—2010)数据,本文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宗教信仰对个体创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宗教信仰者而言,有宗教信仰者创业的概率更大。使用历史上省级层面宗教活动场所作为工具变量,纠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正向影响依然存在。这一正向影响存在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宗教信仰改变了创业偏好,同时宗教组织所构建的社会资本放松了创业约束。此外,宗教对自雇层面创业的影响还存在一个作用机制,即由于宗教与现代教育之间潜在的冲突性,导致信徒人力资本投资下降,无法在劳动市场就业,被迫选择自雇型创业。
关键词:
宗教 创业 社会资本 偏好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浩 商辉 孙乾坤
本文利用外商投资审批(备案)数据库识别了企业参与合资的行为,进而研究了参与合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事实分析表明:2004—2013年近14%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前,与外国投资商共同出资设立了在华合资企业,即参与了合资;参与合资的企业更多投资到信息不对称的远距离地区和生产率门槛较高的发达经济体。计量分析发现:参与合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缓解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参与合资通过信息传递和技术溢出机制发挥作用。在与发达经济体投资商共同投资、投资长期运营的合资企业和控股合资企业等情境下,参与合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本文拓展了国际化进程理论相关研究,为中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绍棠 李燕萍
本研究基于网络理论与制度理论,通过采集13家产业创新联盟内的145份成员企业问卷,探讨了企业的联盟网络多元性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联盟信任与合法性认知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网络多元性对联盟信任、合作创新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联盟信任在联盟网络多元性和合作创新中有部分中介作用;合法性认知调节了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影响的强度,即联盟成员若拥有高的联盟合法性认知,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很小,而联盟成员若拥有低的联盟合法性认知,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很大。在企业日趋多元的联盟网络中,合法性认知是合作创新的一种保护机制,亦是联盟信任的一种替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