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6)
- 2023(16626)
- 2022(14342)
- 2021(13276)
- 2020(11204)
- 2019(25327)
- 2018(25067)
- 2017(48205)
- 2016(26358)
- 2015(29194)
- 2014(29108)
- 2013(29046)
- 2012(26877)
- 2011(24391)
- 2010(24212)
- 2009(22107)
- 2008(21175)
- 2007(18427)
- 2006(16187)
- 2005(14007)
- 学科
- 济(119702)
- 经济(119580)
- 管理(71866)
- 业(66473)
- 企(53322)
- 企业(53322)
- 方法(48054)
- 数学(42053)
- 数学方法(41639)
- 中国(29535)
- 农(29111)
- 地方(28969)
- 学(27300)
- 财(24772)
- 业经(24052)
- 农业(20021)
- 制(18285)
- 贸(18255)
- 贸易(18246)
- 环境(17976)
- 易(17594)
- 理论(16646)
- 和(16556)
- 地方经济(15812)
- 技术(15790)
- 务(15056)
- 融(15000)
- 金融(14997)
- 财务(14990)
- 财务管理(14967)
- 机构
- 大学(376646)
- 学院(374896)
- 济(152878)
- 经济(149583)
- 管理(144165)
- 研究(132669)
- 理学(125581)
- 理学院(124044)
- 管理学(121781)
- 管理学院(121121)
- 中国(94775)
- 科学(86044)
- 京(79829)
- 农(69874)
- 所(68155)
- 财(65775)
- 研究所(62850)
- 业大(62057)
- 中心(58886)
- 农业(55294)
- 江(54502)
- 财经(53442)
- 北京(49728)
- 范(49452)
- 师范(48861)
- 经(48595)
- 院(47910)
- 经济学(46552)
- 州(43988)
- 经济学院(41752)
- 基金
- 项目(263828)
- 科学(205308)
- 基金(190793)
- 研究(184619)
- 家(169432)
- 国家(168070)
- 科学基金(142551)
- 社会(117021)
- 社会科(110783)
- 社会科学(110746)
- 省(104552)
- 基金项目(102564)
- 自然(95142)
- 自然科(92876)
- 自然科学(92846)
- 自然科学基金(91128)
- 划(87529)
- 教育(83263)
- 资助(77864)
- 编号(73161)
- 重点(59374)
- 成果(57756)
- 发(57007)
- 部(56757)
- 创(54273)
- 创新(50789)
- 科研(50735)
- 课题(50728)
- 计划(50007)
- 国家社会(48128)
- 期刊
- 济(168922)
- 经济(168922)
- 研究(109103)
- 学报(68598)
- 中国(67801)
- 农(62900)
- 科学(60238)
- 管理(50733)
- 大学(50311)
- 财(48677)
- 学学(47948)
- 农业(43053)
- 教育(34707)
- 技术(30390)
- 融(29198)
- 金融(29198)
- 经济研究(27687)
- 业经(26359)
- 财经(26233)
- 问题(23179)
- 经(22523)
- 业(21831)
- 科技(19145)
- 版(18890)
- 技术经济(18608)
- 业大(18189)
- 资源(18188)
- 图书(17806)
- 理论(16946)
- 现代(16667)
共检索到542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放华 时新镇 龚蓉
基于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城市经济实力,运用可达性系数模型分析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运用引力模型测算出快速交通对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并利用ESDA法测度了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快速交通使得湖南城市整体可达性大幅提高,产生了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快速交通使边缘城市与中心地区城市可达性的差异缩小,高铁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明显优于非高铁沿线城市,高速公路扩大了高铁可达性的影响范围。快速交通使湖南省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增强,强化了长沙的经济中心地位,扩大了东西部城市的经济差异,省际经济联系强度受出省通道便捷性的影响。此外,各市经济联系总量总体上具有层次性,演化上存在非均衡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卿
在中国高铁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以大西高铁为例,使用城市间的矢量路网、高铁站点及各城市旅游收入、旅游人数等数据,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引力模型,对大西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在高铁开通前后的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进行分析,并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进行耦合协调分析。结果表明:大西高铁的开通显著提升了各城市的可达性水平,但提升程度不均衡,致使研究区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公平性降低;区域内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显著增加,且沿线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提升较为明显,各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均大幅提升;高铁的开通对高铁途经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的协同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高铁未途经城市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甚至出现了协调度降低的情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 陈斌 李一曼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和2012年陆路交通网络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借助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和引力模型,探讨城市可达性与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①节点所有城市可达性均有改善现象,且省域边缘地区比中心区域提升幅度更大,区域交通均衡化趋势明显;②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日趋强化,并逐步沿重要道路干线方向演进,其中环杭州湾城市间联系愈趋紧密;③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增长明显,并存在空间极化现象。总体上来看,浙江省各城市可达性提升,经济联系增强,体现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超亚 张小林 李红波
近年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快速交通不断发展,城市区域可达性得到大幅提高。基于栅格数据的成本加权距离法,利用平均旅行时间、等时圈以及日常可达性等区域可达性指标,比较分析有无高速公路和有无高速铁路情况下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探索两种快速交通方式对中心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由于高速公路网发育程度较好,对城市区域可达性的影响较为均衡,而高速公路桥能显著缩短两岸旅行时间;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更快,但主要沿大城市带呈线状分布,因此对沿线可达性改善明显,尤其是对铁路端点城市;高速铁路较高速公路对城市之间日常可达时间优化效果显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对于可达性影响各异,需衔接配合方能大幅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游士兵 肖莅蕊
针对我国关于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的高铁研究在省域层面上的空缺,本文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算湖北省各地级市的可达性,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利用ArcGIS系统直观分析了省内区域空间可达格局和经济联系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铁显著地压缩了湖北地区的地理时空,提高了可达性水平,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向西北扩展。高铁的出现加强了空间集聚效应,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距离衰退效应对经济联系格局的影响,但集聚效果集中在以武汉市为中心沿高铁方向轴向延伸的地区,边缘地区与中心的差距扩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言虎 蔡佳佳 刘昱辰
陆路交通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发挥关键的基础性作用。文章首先采用陆路交通可达性作为交通发展的表征指标,测度了国家中心城市的陆路交通可达性水平,然后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分析国家中心城市与36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并结合城市空间格局对国家中心城市的陆路交通可达性及其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比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琴琴 康江江 鲁丰先 赵凯娜 任世鑫
综合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主成分分析、地统计分析、空间探索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技术模型和方法,对山西省107个研究单元的可达性及城市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山西省可达性水平形成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核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核心—边缘分布格局;局部来看,东部可达性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2)县际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呈"大"字形,初步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的空间联系格局;城市对外联系总量差异较大,空间上表现为以省会和个别综合实力较强的单元为主的中心—外围格局,西部沿黄河一带的边缘单元与全省其他单元联系微弱,对外联系强度小;各省辖市与北京、石家庄、西安、济南、郑州联系紧密,与银川、兰州等西部省会城市联系较弱。(3)县际经济联系受城市基础规模、交通优势度、区位、城市化水平、地形等因素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鹏 李诚固 陈才
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度各城市省际可达性水平,运用时间距离引力模型测算省际经济联系强度,并依据经济联系隶属度确定省际经济联系方向。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省际可达性水平高值区集中在哈大经济带沿线以及蒙东地区与吉林省的邻接处,低值区分布在外围边缘;②省际经济联系强度总体不大,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与省际可达性水平显著相关,符合距离衰减原理;③省际经济联系方向的交通指向性和近域指向性明显,哈大经济带沿线尤其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较多,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外围边缘与其他省区经济联系明显不足。最后,从区域战略政策、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分工协作和自然地理环境四个方面探讨省际经济联系格局的产生机理。
关键词:
可达性 经济联系 省际城市 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烁 钱晓彤 胡心磊 史峰
高速铁路的运营促进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列车开行频率对各区域可达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可达性经常被用于评价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劣。文章将可达性的概念扩展为分时段可达性,以县级行政建制为基本单元节点,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为指标描述各节点的分时段可达性,结合高速铁路及道路交通网络,定义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费用。以湖南省为例,通过Arc GIS计算得到省内122个节点在17个时段内的分时段可达性。根据各节点的分时段可达性值,得到湖南省122个节点的最佳出行时段Voronoi图以及最佳出行时段的空间划分,为区域空间结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烁 钱晓彤 胡心磊 史峰
高速铁路的运营促进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列车开行频率对各区域可达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可达性经常被用于评价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劣。文章将可达性的概念扩展为分时段可达性,以县级行政建制为基本单元节点,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为指标描述各节点的分时段可达性,结合高速铁路及道路交通网络,定义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费用。以湖南省为例,通过Arc GIS计算得到省内122个节点在17个时段内的分时段可达性。根据各节点的分时段可达性值,得到湖南省122个节点的最佳出行时段Voronoi图以及最佳出行时段的空间划分,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友宝 邓巧
基于“红色村落”概念内涵界定,以湖南省262个乡村红色旅游景区(点)为数据样本,综合运用数理建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全省红色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省红色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状态,不同空间板块或行政单元红色村落分布非均衡性特征突出,集聚强度具有随尺度距离增加而不断弱化的“空间衰减”规律;(2)红色村落整体呈“大分散、小集聚”分布格局,全省存在三大高密度集聚区以及多个红色村落跨界连绵集群组团,长征沿线、湘鄂赣及湘粤赣边区等形成多个“中低密度”集聚片区;(3)红色村落通行时间平均值为221.58 min,标准差为42.75,可达性整体状况不理想,且内部差异显著,可达性水平稳健性欠佳,不同可达时段内红色村落数理分布近似于呈“金字塔”状结构;(4)红色村落可达性空间分布呈现“中心-外围”结构特征,省际边缘区形成多个交通可达性低谷,与其核密度格局存在“空间错位性”,且具有沿交通干线分布的指向特征。最后,提出了优化红色村落可达性格局、驱动交通区位重构和推进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玮 肖惠之 王彦杉 陆珊
文章选取2012—2021年湘南地区城市年度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引力模型测算衡阳与湘南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城际经济隶属度,探究衡阳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影响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层面上分析,衡阳在被认定为湘南地区中心城市前后,其对区域内经济正向影响作用有明显提升,湘南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中心城市建设连带的政策红利。从空间层面上看,衡阳对周边城市的引领效应仍受地理位置远近影响,距离较近的城市被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艳红 陆玉麒
以南京都市圈为例,选取1993、1999、2005和2011年4个典型年份,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引力模型,计算南京都市圈的可达性、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深入研究南京都市圈空间联系格局和空间联系方向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都市圈可达性改善显著,平均可达性提高明显,但各城市可达性提高的幅度差别较大;(2)南京都市圈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经济联系格局由点轴结构向网络结构演变,南京成为区域经济联系中心城市;(3)从经济联系隶属度分析来看,南京是区域空间联系的集聚中心,与其它城市形成了众星捧月的空间联系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建科 王丹丹 王利 董晓菲
基于ArcGIS平台,将区内可达性与对外可达性相结合,以1986、2000和2013年为时间断面,探讨综合评价城市交通可达性的改进方案,揭示辽宁省各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对外可达性测定对区内可达性过分依赖几何中心的现象具有一定纠错功能,将内外联系相结合,是改进交通可达性评价的有效途径。2区内可达性与对外可达性的分布及成因存在明显差异,并依此将城市综合可达性分为外向型、均衡型、过渡型和内向型四种类型。对外可达性以中心和门户城市为双中心向外扩散,主要与高等级交通设施的接近程度有关。3提出"可达性区位抗阻能力"概念,并用可达性区位抗阻系数来反映各城市对区内不利交通区位的改造能力。4辽宁的双核空间结构使对内对外可达性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门户城市必须牢牢把握区域交通系统变革和网络优化的主导权,防止交通优势丧失而沦为真正的边缘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俞静 刘静玉 李宁 乔墩墩 刘梦丽
选取城市间最短旅行时间数据和社会经济综合指标,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地统计分析、空间探索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可达性水平整体呈现"十"字型空间格局,南北向沿线城市的可达性优于东西向;局部空间上,高低值空间集聚分块状特征明显,显著空间关联类型以显著HH区和显著LL区为主。(2)经济联系整体呈现"钻石"型立体网络格局且分层态势明显;局部空间上凸显以郑州、商丘、洛阳等核心区城市为中心的辐射状格局;网络结构呈小团体集聚特征,团体内部联系密切,整体联系相对松散。(3)经济联系强度受到城市规模、城镇化水平、交通、区位及资源流通能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