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7.20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4)
2023(15136)
2022(12636)
2021(11418)
2020(9587)
2019(21828)
2018(21462)
2017(41564)
2016(22349)
2015(25108)
2014(25267)
2013(25412)
2012(24129)
2011(21863)
2010(22566)
2009(21355)
2008(21509)
2007(19876)
2006(17968)
2005(16645)
作者
(67045)
(56321)
(56200)
(53361)
(36129)
(26885)
(25679)
(21854)
(21215)
(20274)
(19350)
(18616)
(18236)
(18031)
(17627)
(17277)
(16744)
(16665)
(16329)
(16254)
(14147)
(14107)
(13688)
(12990)
(12707)
(12648)
(12603)
(12504)
(11365)
(11279)
学科
(121768)
经济(121562)
(86834)
(76201)
企业(76201)
管理(76118)
方法(44609)
数学(35097)
数学方法(34866)
(33607)
业经(33296)
中国(30780)
(30263)
地方(28599)
农业(23601)
(21393)
(20856)
财务(20824)
财务管理(20786)
(20137)
(19826)
技术(19729)
企业财务(19666)
(18852)
贸易(18839)
(18168)
理论(17848)
(17140)
地方经济(16495)
(16291)
机构
学院(340708)
大学(336113)
(153976)
经济(151035)
管理(131406)
研究(118425)
理学(111386)
理学院(110117)
管理学(108604)
管理学院(107949)
中国(92282)
(71432)
(70061)
科学(69382)
(61201)
(58816)
财经(54822)
研究所(54635)
(54248)
中心(53240)
(49433)
经济学(47410)
业大(47396)
农业(45835)
北京(45718)
(43241)
师范(42862)
(42696)
经济学院(42499)
(41471)
基金
项目(210120)
科学(166537)
研究(156333)
基金(152088)
(130638)
国家(129396)
科学基金(111789)
社会(102948)
社会科(96797)
社会科学(96767)
(83786)
基金项目(80233)
教育(70153)
自然(69419)
(68536)
自然科(67813)
自然科学(67792)
自然科学基金(66665)
编号(63127)
资助(61657)
成果(51248)
(50793)
重点(47130)
(46566)
(46010)
课题(43662)
(43035)
创新(42279)
国家社会(42064)
发展(41629)
期刊
(187860)
经济(187860)
研究(106346)
中国(71097)
(57512)
(56003)
管理(53756)
学报(47913)
科学(46895)
农业(37791)
大学(36851)
学学(34889)
(34394)
金融(34394)
教育(32427)
技术(31776)
业经(31091)
经济研究(29615)
财经(28754)
(24963)
问题(24252)
(21790)
技术经济(21195)
(18921)
世界(18435)
商业(17524)
现代(16841)
统计(16453)
国际(16322)
经济管理(15670)
共检索到53605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昊  谭克虎  
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快递业全天候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和消费,对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快递业服务民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器;快递业刺激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快递业服务生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善同  何建武  胡枫  张少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慧仁  魏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戴三法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解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充分表明,中央把民生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田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适时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有利于增加经济总量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要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尽快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显然,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自2003年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率5~7个百分点。2011年,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艳  
根据对近几年广西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工业总产值增长、就业增长和产业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民营经济在上述指标均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根据民营经济的现状及其在广西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广西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显著相关,构建更加成熟和定型的社会组织制度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亟需加强社会组织之间及其与经济组织、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的合作与互动。基于博弈论,通过构建社会组织之间的博弈、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博弈、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博弈模型,认为其他主体(政府组织、经济组织、社会公众)的有效介入有助于促成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比例,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合作稳定性受到双方合作产生的收益、付出的成本以及社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长洪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人口生育率不管存在怎样的差异,一个共同趋势是不断下降,今后这一趋势还会继续,并在本世纪末共同趋向更替水平。与此对应的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经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横向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生育率越低,假设用人类发展指数HDI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和生育率TFR代表人口生育水平,根据109个人口超过500万国家的2010年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计算,结果显示HDI与TFR数值之间存在高度显著的反向变动关系: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该国人口生育率越低;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出现稳定的低生育率。经济社会发展促使人口生育率下降,这一实证量化分析的结果可以在事理上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因素加以解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业侨  
土地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保障,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特殊重要的角色。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海南建省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分析表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园地的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开发政策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由于受泡沫经济的影响,建设用地规模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变化,房地产热之后主要经历了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的过程。针对海南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理念与对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林廷生  
各级审计机关作为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必须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正  
习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系列重要讲话,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系统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重点任务,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对此,本文以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发挥的作用进行论述,以期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令政策  
“十五”时期,山西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紧紧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人才机制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