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9)
- 2023(9269)
- 2022(7673)
- 2021(7260)
- 2020(6147)
- 2019(13567)
- 2018(13105)
- 2017(26081)
- 2016(13848)
- 2015(15503)
- 2014(15446)
- 2013(15237)
- 2012(14299)
- 2011(12813)
- 2010(13444)
- 2009(13181)
- 2008(12589)
- 2007(11632)
- 2006(10607)
- 2005(9794)
- 学科
- 济(51362)
- 经济(51282)
- 业(45518)
- 管理(43035)
- 企(36158)
- 企业(36158)
- 融(27889)
- 金融(27889)
- 银(27347)
- 银行(27341)
- 行(26427)
- 中国(23516)
- 方法(21989)
- 财(20654)
- 数学(19270)
- 数学方法(18969)
- 制(17866)
- 农(16297)
- 务(13356)
- 财务(13327)
- 财务管理(13297)
- 企业财务(12746)
- 业经(12326)
- 贸(11740)
- 贸易(11729)
- 中国金融(11486)
- 易(11455)
- 地方(11303)
- 策(11184)
- 险(11169)
- 机构
- 学院(192489)
- 大学(190096)
- 济(83365)
- 经济(81394)
- 管理(74358)
- 研究(61833)
- 理学(61706)
- 中国(61533)
- 理学院(61130)
- 管理学(60111)
- 管理学院(59744)
- 财(46536)
- 京(39331)
- 财经(34940)
- 科学(33166)
- 中心(32541)
- 经(31574)
- 江(30423)
- 所(30396)
- 农(27628)
- 银(26940)
- 研究所(26543)
- 融(26184)
- 经济学(25939)
- 财经大学(25920)
- 银行(25903)
- 金融(25736)
- 北京(25657)
- 州(25235)
- 行(24380)
- 基金
- 项目(115097)
- 科学(91012)
- 研究(87626)
- 基金(84286)
- 家(70729)
- 国家(70025)
- 科学基金(61227)
- 社会(56247)
- 社会科(53351)
- 社会科学(53337)
- 省(43981)
- 基金项目(42805)
- 教育(39919)
- 自然(38346)
- 自然科(37536)
- 自然科学(37529)
- 自然科学基金(36877)
- 资助(36799)
- 编号(36592)
- 划(36379)
- 成果(31022)
- 部(26052)
- 课题(25132)
- 重点(25002)
- 发(24075)
- 性(23984)
- 创(23415)
- 教育部(23059)
- 项目编号(22722)
- 国家社会(22680)
共检索到317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华平
快捷支付业务近年来获得飞速发展,已占据网上支付的半壁江山。基于其业务模式所限,金融消费者在快捷支付业务中的消费权益存在受损风险。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快捷支付业务的管理,提升快捷支付业务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关键词:
快捷支付 消费者权益 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杰 黄滟秋 周学贞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愈来越重视,“一行三会”相继成立保护机构,但目前仍存在立法滞后、金融消费领域公诉制度缺失、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内部消保工作机制欠完善、金融知识教育和宣传体系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现状,探析域外相关经验做法,提出对应建议,以期进一步改善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晓光
快捷支付是近年从事互联网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所推出的一种新型支付模式。本文从技术管理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快捷支付业务的技术特征,以及在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策略。
关键词:
快捷支付 风险防控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谦 曾秋霞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得到迅猛发展,正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柱。在第三方移动支付爆发式增长的同时,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面临新的问题,而依据现有的相关法律不能很好地解决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和问题。因此加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川
消费者的市场地位——消费者权益受损害的重要原因○王云川假冒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行为对消费者权益构成的损害,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一现象之所以久禁不绝,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固然是为利之所驱,置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于不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蓉 蒋难
近年来,随着金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和复杂化,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日益突出,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从银行业领域来看,一是随着风险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商业银行通过设立格式合同的保护条款、风险转移条款,将银行业务中潜伏的本应由银行和消费者双方共同承担的风险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二是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朱冠如
金融行业呈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共存局面,随着金融产品越来越细化,金融行业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也越来越明显,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事件屡见不鲜。从四个体系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与问题,通过我国金融消费投诉与发达国家投诉及关涉业态的比较,就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模式选择,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思路与举措:即"一行三会"协调统筹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在评估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基础上做好金融知识普
关键词:
金融消费投诉 金融侵权 金融消费权益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朱冠如
金融行业呈现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共存局面,随着金融产品越来越细化,金融行业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也越来越明显,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事件屡见不鲜。从四个体系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与问题,通过我国金融消费投诉与发达国家投诉及关涉业态的比较,就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模式选择,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思路与举措:即“一行三会”协调统筹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在评估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基础上做好金融知识普及,以自律与监管相结合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等。
关键词:
金融消费投诉 金融侵权 金融消费权益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开禹
金融服务产品提供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日益频繁,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建设和谐的金融经营环境、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发展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先进经验,对构建适应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框架和基本路径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金融服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邵燕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实现普惠金融的同时也会因为网络技术漏洞、法律不健全、监管政策和体制缺失等原因产生比传统金融更大的风险,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互联网金融要想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可以通过健全专门的法律、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立金融消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方式逐渐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旭
本文阐述了移动支付模式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势;揭示移动支付模式下的消费者面临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支付系统风险等信任风险肇因;从建构移动支付法律保障体系以强化消费者法律信任度,提升移动支付系统技术安全水平以增强消费者技术信任度,完善移动支付客户信用测评体系以提升消费者对商户的信任度等方面给出移动支付模式下的消费者信任风险化解的对策。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消费者信任 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洪凯 陈斌彬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激发了网络支付的市场需求,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支付模式应运而生。然而,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在运营中却存在着诸如权利义务关系模糊、信息披露缺失、纠纷解决机制效率不彰等缺陷,加之第三方支付机构固有的道德风险和外部监管的乏力,消费者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中始终处于相当弱势的地位,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来自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身的侵害。是故,我国亟需从法律上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建构起与之相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以确保第三方支付产业在我国持续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消费者权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洪凯 陈斌彬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激发了网络支付的市场需求,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支付模式应运而生。然而,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在运营中却存在着诸如权利义务关系模糊、信息披露缺失、纠纷解决机制效率不彰等缺陷,加之第三方支付机构固有的道德风险和外部监管的乏力,消费者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中始终处于相当弱势的地位,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来自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身的侵害。是故,我国亟需从法律上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建构起与之相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以确保第三方支付产业在我国持续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消费者权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晓慧
一是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监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正逐步加强,但互联网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仍然欠缺,尚处在"无法可依"的境地。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群体相比传统金融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双喜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消费形式已从单一的银行存取款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一体化交易延伸,金融消费者群体迅速壮大,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的不平等日益突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标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础薄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