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4)
2023(3913)
2022(3334)
2021(2907)
2020(2246)
2019(5161)
2018(4817)
2017(9087)
2016(5129)
2015(5485)
2014(5505)
2013(5535)
2012(5069)
2011(4525)
2010(4690)
2009(4293)
2008(4123)
2007(3539)
2006(3155)
2005(2706)
作者
(13831)
(11458)
(11318)
(10610)
(7449)
(5456)
(5198)
(4305)
(4161)
(4123)
(4078)
(3924)
(3759)
(3664)
(3546)
(3469)
(3375)
(3312)
(3273)
(3198)
(2856)
(2781)
(2726)
(2660)
(2569)
(2568)
(2567)
(2427)
(2382)
(2328)
学科
(15976)
经济(15956)
(13574)
管理(11913)
(6940)
企业(6940)
服务(6253)
方法(6026)
(5563)
中国(5538)
工作(5147)
业经(5004)
服务业(4958)
地方(4566)
农业(4337)
(4014)
贸易(4006)
数学(3953)
数学方法(3902)
(3870)
(3807)
(3762)
理论(3633)
读者(3511)
(2935)
银行(2929)
(2894)
(2886)
(2872)
金融(2872)
机构
学院(68230)
大学(67343)
管理(26515)
(23797)
经济(23015)
研究(22967)
理学(22199)
理学院(21899)
管理学(21596)
管理学院(21433)
中国(17837)
(14634)
科学(14331)
(12520)
师范(12431)
(11801)
(11013)
中心(10912)
(10890)
师范大学(10242)
(10229)
(10169)
旅游(10019)
研究所(9893)
北京(9539)
(9274)
(9239)
财经(9057)
(8866)
(8087)
基金
项目(45914)
科学(35948)
研究(35778)
基金(31867)
(27634)
国家(27393)
科学基金(23282)
社会(22834)
社会科(21616)
社会科学(21609)
(18403)
基金项目(17243)
教育(15753)
编号(15323)
(15037)
自然(13808)
自然科(13423)
自然科学(13422)
自然科学基金(13188)
资助(13137)
成果(12765)
(11409)
课题(10281)
重点(10218)
项目编号(9584)
发展(9409)
(9393)
国家社会(9365)
(9231)
(9058)
期刊
(28607)
经济(28607)
研究(17895)
中国(14640)
教育(9266)
图书(8747)
(8510)
学报(8241)
科学(8230)
管理(8052)
(7680)
(6621)
(6600)
旅游(6600)
(6600)
书馆(6543)
图书馆(6543)
农业(6354)
大学(6297)
(5609)
金融(5609)
学学(5425)
业经(5353)
学刊(5322)
旅游学(5302)
游学(5302)
技术(4764)
经济研究(3954)
(3878)
(3682)
共检索到105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津津  沙润  刘泽华  
文章在地质旅游的理论背景下,通过对科罗拉多大峡谷开展实地考察的方法,探析了基于可持续旅游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地质旅游的结构与管理特色及其成功策略:规划艺术体验旅游产品,开展生动形象的解说与地质科学教育;以游客为中心不断完善与优化旅游基础设施;进行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与适应性管理,在资源保护与游客需求间取得可持续平衡;多方筹措与保障地质遗产管理资金,从而促进我国地质旅游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生态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津津  沙润  刘泽华  
文章在地质旅游的理论背景下,通过对科罗拉多大峡谷开展实地考察的方法,探析了基于可持续旅游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地质旅游的结构与管理特色及其成功策略:规划艺术体验旅游产品,开展生动形象的解说与地质科学教育;以游客为中心不断完善与优化旅游基础设施;进行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与适应性管理,在资源保护与游客需求间取得可持续平衡;多方筹措与保障地质遗产管理资金,从而促进我国地质旅游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生态效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红  刘沛林  
黄河流域是富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大区域、大文化带,是华夏民族的摇篮。了解流传于黄河流域的俗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行旅游与文化的开发。晋陕黄河大峡谷是黄河流域中地势最险峻、自然环境变化落差最大的一段,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方民众性格,也衍生出不同特征的俗文化艺术。选取黄河晋陕大峡谷沿岸的河曲、碛口、河津为典型代表区域,通过分析其自然地理特点,进而总结地方民众性格在不同自然条件之下的应对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地方文化,这些地方特色文化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观赏性和愉悦感,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和利用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岩松  
~~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秀美  
在旅游目的地熵正、负熵流之间的抵消、冲突等作用之下,生态旅游经济如何实现有序发展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基于生态需求、生态供给和生态幸福3个层面的框架分析,构建影响正熵和负熵的指标体系,借助于转义的Busselator模型计算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正熵和负熵值。结果表明:目前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尚未达到耗散结构,但负熵与系统的正熵变阈值差距不大,表明系统在近期有达到耗散结构系统的趋势。如何降低熵增、如何引入负熵是生态旅游经济系统实现有序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松茂  郭英之  何昭丽  王艳威  潘稼佳  
国内外旅游地社区居民利益相关研究中,大多是将社区居民作为无差异群体,忽视空间因素对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影响作用。文章以世界遗产地天山大峡谷景区为案例地,基于空间生产等理论,借助K-means、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社区居民不同利益诉求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结果显示:(1)社区居民总利益诉求呈现出中心区→过渡区→边缘区逐步递减的规律。(2)各因子诉求总程度呈现经济诉求?政治诉求?文化诉求?环境诉求的规律。(3)经济、文化等利益诉求由中心区→过渡区→边缘区呈逐步递减规律;环境利益诉求则由边缘区→过渡区→中心区呈逐步递减规律;政治诉求的空间差异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守春  张敏  张长耀  刘秀丽  
根据已建立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共三层指标)和各指标相应的容量值,参考生态监测、生态安全预警的有关文献,结合景区实际建立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监测、预警模型,确定了监测、预警的标准及等级。该模型按指标层次及各项指标监测、预警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弱载、适载、超载等情况。以有记录以来单日接待游客最多数量为例,按瞬时预警方式研究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监测预警模型的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秀美  平措卓玛  胡淑卉  
从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切入,在生态需求、生态供给和生态幸福等层面构建了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健康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的技术手段,选取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为案例点,对其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健康水平整体上处于健康状态。为因势利导,实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从节能减排、提高生态效率、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等角度提出引入了负熵流的建议,以确保生态旅游经济系统形成自组织有序耗散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宗兰  
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与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比较更注重对自然、人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以突出核心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生性、真实性、文化性、独特性为根本出发点,在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的基础上以资源的类型和重要程度划区域、分层级在一定范围内系统综合循环开发,在当地农牧民的积极参与下突出特色民俗文化,采用农户加公司的集体经济模式,在充分保护、利用乡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精准扶贫,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宗兰  
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与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比较更注重对自然、人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以突出核心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生性、真实性、文化性、独特性为根本出发点,在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的基础上以资源的类型和重要程度划区域、分层级在一定范围内系统综合循环开发,在当地农牧民的积极参与下突出特色民俗文化,采用农户加公司的集体经济模式,在充分保护、利用乡村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精准扶贫,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翠平  
[目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农业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了优化现有国家标准对这一新型旅游资源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需要建立新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才能做好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工作。[方法]文章以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为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其次,通过专家打分法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再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并计算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总体评价得分;最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资源自身的美感度、独特性、环境的适宜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秀美  平措卓玛  胡淑卉  
从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切入,在生态需求、生态供给和生态幸福等层面构建了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健康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的技术手段,选取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为案例点,对其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健康水平整体上处于健康状态。为因势利导,实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从节能减排、提高生态效率、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等角度提出引入了负熵流的建议,以确保生态旅游经济系统形成自组织有序耗散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
关键词: 甘肃张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区,全州45万人口中,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和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占92%,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1954年8月建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州各族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94年同建州前的1953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3.5倍,工业产值增长60.5倍。农村贫困面由1985年前的80%多,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全州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我州境内,汹涌澎湃的怒江、澜沧江和独龙江“三江”并流,形成切割很深的高山峡谷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