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0)
- 2023(5884)
- 2022(4750)
- 2021(4411)
- 2020(3729)
- 2019(8409)
- 2018(8089)
- 2017(15642)
- 2016(8040)
- 2015(8796)
- 2014(8628)
- 2013(8424)
- 2012(7826)
- 2011(7048)
- 2010(7101)
- 2009(6864)
- 2008(7156)
- 2007(6267)
- 2006(5456)
- 2005(5211)
- 学科
- 济(37153)
- 经济(37090)
- 业(30721)
- 管理(28571)
- 企(27993)
- 企业(27993)
- 方法(20453)
- 数学(16103)
- 数学方法(16003)
- 财(14806)
- 制(11979)
- 务(11089)
- 财务(11085)
- 财务管理(11070)
- 险(10849)
- 保险(10758)
- 企业财务(10737)
- 银(10704)
- 银行(10699)
- 中国(10600)
- 行(10194)
- 融(9702)
- 金融(9702)
- 业经(9504)
- 理论(8547)
- 体(8083)
- 体制(7342)
- 农(6072)
- 和(5874)
- 学(5736)
- 机构
- 大学(120352)
- 学院(117425)
- 济(53450)
- 经济(52521)
- 管理(48876)
- 理学(41940)
- 理学院(41598)
- 管理学(41078)
- 管理学院(40858)
- 研究(33609)
- 中国(32743)
- 财(32296)
- 财经(25596)
- 经(23592)
- 京(23430)
- 财经大学(19832)
- 经济学(18225)
- 科学(16820)
- 经济学院(16571)
- 江(16365)
- 中心(16310)
- 融(16121)
- 金融(15883)
- 商学(15471)
- 所(15437)
- 商学院(15337)
- 北京(14899)
- 研究所(13472)
- 州(13093)
- 农(12881)
- 基金
- 项目(73961)
- 科学(60511)
- 基金(58610)
- 研究(53287)
- 家(49713)
- 国家(49330)
- 科学基金(44565)
- 社会(38125)
- 社会科(36120)
- 社会科学(36114)
- 基金项目(30623)
- 自然(28728)
- 自然科(28216)
- 自然科学(28209)
- 自然科学基金(27785)
- 省(25901)
- 教育(24533)
- 资助(24448)
- 划(22205)
- 编号(19762)
- 部(17943)
- 国家社会(16515)
- 教育部(16507)
- 人文(16001)
- 重点(15921)
- 成果(15878)
- 创(15385)
- 制(15299)
- 大学(14752)
- 性(14681)
共检索到177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晓艳 徐飞
本文基于声誉理论和忙碌假说,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内外部监督的双重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忙碌董事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董事兼任过多职务会导致精力投入有限、效率低下,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增加代理成本,从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第二,董责险能够有效增强董事的责任心,促使忙碌董事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从而弱化忙碌董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第三,董责险对忙碌董事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弱化作用具有异质性,在两职分离、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几点建议:第一,应理性选聘忙碌董事,兼顾和平衡董事候选人的精力与声誉,降低代理成本从而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第二,应重视并充分发挥董责险的外部治理作用,以激发忙碌董事的监督效应,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伊志宏 于上尧 姜付秀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频率存在极大差异这一现象,检验了董事会会议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及这种影响产生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增加董事会会议次数能够显著提高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进一步地,尽管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并没有显著提高CEO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但可以提高CEO被迫离职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证明董事会会议通过撤换不称职的CEO,向管理层施加替代的压力,使管理层的努力与所有者的利益一致。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忙碌的董事会是董事会成员敬业的表现这一假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志辉 杨思静 孟焰
本文利用我国债券市场中发债上市公司20102013年数据,通过检验独立董事兼任与债券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兼任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分析了独立董事兼任的质量假说与忙碌假说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存在性。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兼任席位越多,独立董事监督效率越低。总体上来看,债券市场中独立董事兼任的忙碌假说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为,随着独立董事兼任数量的增加,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将增大。进一步从公司层面和个体层面进行检验后,发现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和增加独立董事薪酬,减弱了独立董事兼任的忙碌假说效应,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柳 宛晴
股价崩盘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并阻碍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因此,探寻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手段成为当前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使用2009~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有效监督与约束高管利己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该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同时也为监管部门遏制股价崩盘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股价崩盘风险 公司治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剑 于芝麦
以2008~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学术型独立董事声誉和学术型独立董事比例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学术型独立董事的存在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术型独立董事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存在非显著的负相关性,且该非显著性不论是在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样本或国企样本与非国企样本中都成立;学术型独立董事声誉对股价崩盘风险有着显著的激励作用,当学术型独立董事的声誉较高时,公司发生股价崩盘风险的可能性较低。相对于国企和制造业样本而言,该结论在非国企和非制造业样本中更显著。在稳健性检验中,以多重共线性检验、更换股价崩盘风险和声誉衡量的方法、更改信息不透明度的计量方式对所提假设重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与上述一致的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徐灿宇 王瑞华
防范与应对金融风险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借助Lau and Murnighan(1998)提出的断裂带理论,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会内部合作—冲突的角度探索了影响股票市场风险与波动的微观治理因素。研究发现:公司中董事会断裂带的存在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作用机制的检验显示,董事会断裂带通过管理层隐藏坏消息发布以及增加公司的避税程度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区分董事会断裂带的类型后发现,由深层特征形成的董事会断裂带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高于由表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结合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进行考察,行业竞争对董事会断裂带与股价崩盘风险的上述关系起到了抑制作用。本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董事会的结构与监督职能、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春鹏 王小腾 徐璋勇
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发挥了股价稳定效应,降低了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渠道机制研究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提升信息质量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应在法律环境较差、金融科技发展不佳的地区更明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丰 张雪燕
缺乏董事会工作经验、初次担任独立董事的新秀(新秀独立董事),究竟是独立性更差、从业经验缺乏导致监督无效,还是更有动机建立声誉、独立性更强使得监督更有效?本文从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具有重大影响且能较为综合反映新秀独董监督效果的股价崩盘风险入手,针对上述疑问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新秀独董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当新秀独董具有行业专长、不甚忙碌、拥有学术背景、具有海外经历以及面临的法治环境更加严格时,新秀独董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被减弱。机制检验表明:新秀独董履职表现不如人意(更少地提出异议)、履职效果有待提高(降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是新秀独董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路径。本研究一方面丰富了新秀独董和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文献;另一方面对深入理解新秀独董治理行为和效果、完善独董选聘机制,以及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丹妮 刘春林 石睿
本文分别从风险决策和科学决策视角出发,通过竞争性假设探讨新生代董事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利用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新生代董事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支持了科学决策的解释逻辑。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新生代为董事长或CEO的企业,以及面临更高环境动态性水平的企业,新生代董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段海艳
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忙碌董事对董事会监督、咨询效率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忙碌董事与董事会监督效率负相关;忙碌董事与董事会咨询效率正相关,在投资不足企业更为显著;忙碌董事有利于"低监督成本、高咨询需求"企业绩效的改善,对"高监督成本、低咨询需求"企业绩效影响不具显著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权熙 曾海舰
近年来,股价崩盘等极端尾部事件风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巧妙运用证监会强制要求上市公司独董比例在2003年6月30日之前至少达到1/3的政策性外生冲击,通过面板双重差分估计策略发现,独立董事制度的正式引入显著地降低了公司股价发生崩盘的风险。然后,本文进一步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议案发表意见和进行投票的强制披露数据,考察独立董事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我们发现,相比于不存在异议独立董事的公司,存在异议独立董事公司的股价发生崩盘的风险明显较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投资者保护较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加强独立董事的治理机制、特别是引入有不同意见的独立董事,对于防范股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玲玲 李云红 闫永海
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公司治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实中女性董事受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文章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激励机制中晋升机制和薪酬制度的角度,研究性别歧视下女性董事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晋升机制中对女性董事的性别歧视增加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在薪酬激励方面,男性董事和女性董事的薪酬差距越大,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大,意味着薪酬激励方面的性别歧视也增加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研究还发现,象征意义下任职的女性董事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增加了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果说明选聘机制和薪酬制度方面的性别歧视都增加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深化了关于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
性别歧视 象征意义 女性董事 股价崩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松令 王淼 刘亭立
我国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董事联盟关系,其对公司治理产生的重要影响会反映在上市公司股价中。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参与人群的差异性,股价崩盘风险在近几年始终困扰着我国经济发展。鉴于此,文章以2008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董事联盟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存在董事联盟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较大;同时,董事网络中心企业的股票收益向好发展,但股价的稳定性要弱于网络边缘的企业。因此,为维稳我国股市的繁荣发展,上市公司在建立董事联盟关系要秉持适度联结的原则,防范过度联盟造成股价波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玄 谢钟灵
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是股价崩盘风险产生的根源,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代理冲突是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主要途径。独立董事网络具有信息桥功能,能促进独立董事监督与咨询职能的有效履行。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网络位置与企业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且网络位置越接近中心,抑制效应越显著,这种抑制效应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抑制效应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网络的股价崩盘风险抑制效应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绩效与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的路径来实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艾永芳 佟孟华
管理团队任期的异质性导致管理层成员之间产生价值目标差异,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可以缓解代理问题,避免无效投资的发生。本文以股价崩盘风险为视角分析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的公司治理效用,并比较不同情景下其治理效果的强弱。研究发现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可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大股东持股会影响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二者任期交错对股价崩盘风险无抑制作用;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果明显;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影响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