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
2023(1136)
2022(564)
2021(470)
2020(297)
2019(702)
2018(663)
2017(1453)
2016(810)
2015(872)
2014(813)
2013(742)
2012(650)
2011(560)
2010(473)
2009(441)
2008(370)
2007(313)
2006(293)
2005(256)
作者
(1702)
(1382)
(1377)
(1367)
(842)
(660)
(627)
(528)
(508)
(479)
(468)
(461)
(449)
(428)
(428)
(422)
(401)
(389)
(389)
(388)
(375)
(334)
(325)
(324)
(322)
(315)
(314)
(284)
(273)
(270)
学科
(3645)
经济(3643)
管理(2198)
(1912)
业经(1813)
(1715)
企业(1715)
产业(1582)
信息(1322)
总论(1314)
信息产业(1310)
中国(1211)
地方(1003)
(821)
(711)
银行(710)
环境(697)
(693)
(691)
(674)
(643)
地方经济(587)
(560)
贸易(560)
(549)
(542)
方法(524)
农业(494)
(486)
(446)
机构
学院(9212)
大学(8578)
(4317)
经济(4260)
研究(3510)
管理(3360)
理学(2857)
理学院(2828)
管理学(2803)
管理学院(2779)
中国(2753)
(1824)
(1790)
科学(1721)
(1541)
中心(1528)
经济学(1501)
(1434)
(1426)
研究所(1393)
财经(1388)
经济学院(1349)
(1338)
师范(1336)
(1264)
(1162)
(1162)
社会(1153)
研究院(1148)
北京(1085)
基金
项目(6450)
研究(5356)
科学(5346)
基金(4610)
(3913)
国家(3876)
社会(3828)
社会科(3632)
社会科学(3629)
科学基金(3475)
(2581)
教育(2336)
基金项目(2328)
编号(2131)
(2117)
(1793)
自然(1758)
国家社会(1720)
自然科(1711)
自然科学(1711)
自然科学基金(1684)
成果(1677)
发展(1609)
(1577)
(1566)
课题(1564)
(1544)
重点(1506)
资助(1501)
创新(1444)
期刊
(4871)
经济(4871)
研究(3105)
中国(2038)
管理(1460)
(1425)
(1343)
金融(1343)
教育(1320)
经济研究(1061)
业经(1008)
科学(984)
(944)
学报(923)
大学(763)
技术(698)
学学(697)
财经(694)
(627)
农业(605)
商业(594)
问题(530)
现代(505)
改革(478)
(478)
(468)
职业(468)
(440)
论坛(440)
商业经济(424)
共检索到14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海宁  
继多个城市通过取消或放松限购等措施来撑楼市之后,省级救市文件也纷纷出台,前者被称为第一轮救市,后者被称为第二轮救市。第二轮救市覆盖城市更多、力度更大,其中四川、福建、湖北均试图以信贷手段刺激楼市复苏。第一轮救市放宽了限购,然而市场却不买账。以信贷为主打的第二轮救市会不会有效果呢?恐怕也不乐观。这是因为,目前市场普遍看跌房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闰土  
堵不如疏上古时候,华夏大地洪水滔天,尧帝任人治水,皆无功而返。大禹受命,一改此前只堵不疏的做法,决九川,浚细流,因势利导,遂使水流至海,大地展露。治水如此,制止一种不良社会现象也如此:堵不如疏。譬如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以地生财”,竞相出让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彭文胜  
补贴难以奏效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达到了空前加大,不仅免了农业税、保护价收购粮食、开辟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而且实施了一系列的种子、农药、化肥、电价、柴油等补贴政策,希望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但这些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大量的农民依然走外出务工的老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凌冰  
看到很多人写文章谈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引发我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快乐,如何寻找快乐,每个人的解读似乎都有不同,每个人获取快乐的途径也千差万别。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所谓快乐,就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正因为大家的需求迥然不同,因此所谓的"满足"也就大相径庭了。今天,我也谈谈自己的快乐。首先,我觉得,要想让自己快乐,就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是,有烦恼的人不等于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凌冰  
看到很多人写文章谈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引发我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快乐,如何寻找快乐,每个人的解读似乎都有不同,每个人获取快乐的途径也千差万别。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所谓快乐,就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正因为大家的需求迥然不同,因此所谓的"满足"也就大相径庭了。今天,我也谈谈自己的快乐。首先,我觉得,要想让自己快乐,就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是,有烦恼的人不等于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志强  
抽样忙吴志强队员走骄阳,下乡抽样忙;田头复田尾,刈禾共测量;除杂求准确,晒晾称重量。稻菽连阡陌,麦浪起垅黄.(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统计局)(责任编辑/柳树林)抽样忙@吴志强$江苏如皋市统计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商汤  
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问题?是的,这似乎是个问题,难题。6月以来,一些手握着几十套房子的深圳炒房客,哭哭啼啼告诉大众,由于房价下降,供不上房贷,从亿万富翁变成了"穷人",甚至豪言准备把手上的房子改造成仓库。继而有人说,断供的资金恐有上千亿。随后,"有关部门",深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报告,认为深圳全年销售面积"将跌回10年前水平",应该出台一些救市的措施。这与众多开发商的想法不谋而合,据称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已于7月5日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建议逐步上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美国商学院有一项研究,探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一样商品增加了"50%"的量却不加价,它等于是降了"33%"的价。你知道我的意思吗?但是如果有一天,一瓶饮料上面写"加50%的量",而另一瓶饮料上则写着"降33%的价",大部分自以为是的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选前者,因为它的数字看起来比较大。"加50%的量"听起来真棒!听起来真多!当然比"降33%的价"还要棒啦!这个实验的结果非常惊人。研究者找来一群实验者,把他们分成两组,分别看了这两样商
关键词: 实验者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祥民  
企业常娇惯外聘进来的优秀人才,放纵其自由发展,不加管控,结果是人才往往没做出贡献就变质了,不仅害了企业,也坑了人才。21世纪商业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最稀缺的资源不再是资金,而是人才。这是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正因如此,企业一旦发现有对自己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发挥关键助推作用的核心、骨干人才时,就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汪钢  
近年来,土地出让合同争议案件时有发生。通过诉讼来解决土地出让合同争议是国土部门和土地受让人一直以来选择的路径。实践证明,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既费力费钱,效率低下,且效果也不理想。同时国土部门承担着比受让方更大的诉讼风险。所以,还要在诉讼之外探究其他的争议解决路径,而仲裁可能更适合土地出让合同争议的解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秀明  
本研究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为短缺经济,房地产新政没有改变促使房价快速上涨的基础因素,调控新政只能是权宜之计,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发生变化,调控政策很可能会功亏一篑。文章建议要从根本上稳定房市,需改变各利益方的激励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地方政府稳定房价的激励机制,促使其自觉促稳房价,这需要深化税制改革,严惩腐败,抑制投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戴魁早,男,1974年生,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现任浙江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从事经济学教研工作十余年,主要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等研究生课程,以及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本科生课程。近年来,致力于产业组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方向的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邱永志  
在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前,称量银已在明中叶的中国社会渐成广泛流通之势,这首先应归因于国家货币制度和祖例政策的接连失败,但其背后有着显见的市场机制。正统中后期,在经历了之前政府的大力救钞举措后,宝钞在低值层面稍有起色,但正景之际的政治变乱严重冲击了宝钞体制。与此同时,铜钱与实物货币实际并主要支撑着基层的市场交易。然而,明廷囿于祖宗成例依然限制并打压铜钱,国家认可的制度性货币逐步陷于真空状态。随着商业的恢复和市场的拓展,长期通货紧缩的局面无法避免。面对市场上通货不足的局面,国家与市场俱做出了反应。国家"救市"的做法为:先解禁铜钱,而后整顿钱钞法,禁止私铸,乃至不断重开铸局,却连连受挫。市场的反应则步步先于国家:民间挑拣私铸之风很早兴起,物价逐步抬升,继而私铸钱泛滥成灾、难以禁治。劣币竞择的格雷欣法则现象在景泰至嘉靖时期的中国社会达到了极致性的呈现。最终,源于民间的稳定通货白银因需求进入市场,形成"良币驱逐劣币"之势。行钱地区多出现"银进钱退"的现象,但并未完全替代铜钱;未行钱地区,白银及多种实物货币充斥。货币流通在地域上依然呈现分割化、细碎化等欠深度整合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