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6)
2023(11129)
2022(9801)
2021(9307)
2020(7783)
2019(18082)
2018(18225)
2017(34742)
2016(19312)
2015(21853)
2014(22001)
2013(21467)
2012(19590)
2011(17562)
2010(17323)
2009(15774)
2008(15013)
2007(12920)
2006(11207)
2005(9532)
作者
(55211)
(45842)
(45457)
(43361)
(29350)
(21916)
(20793)
(18169)
(17547)
(16363)
(15866)
(15319)
(14592)
(14465)
(14073)
(14060)
(13766)
(13644)
(13059)
(13002)
(11444)
(11311)
(10969)
(10541)
(10219)
(10179)
(10163)
(9942)
(9195)
(9145)
学科
(72412)
经济(72322)
管理(53488)
(49211)
(40951)
企业(40951)
方法(34111)
数学(29456)
数学方法(29122)
(19620)
中国(18835)
(17842)
(17833)
业经(15824)
地方(15682)
(13786)
理论(13417)
农业(12999)
(12272)
贸易(12268)
(12056)
(11866)
技术(11345)
环境(11329)
(11239)
财务(11167)
财务管理(11141)
教育(11121)
(10804)
(10800)
机构
大学(265791)
学院(263999)
管理(106245)
(98351)
经济(95990)
理学(92499)
理学院(91442)
管理学(89835)
管理学院(89358)
研究(88415)
中国(63713)
(56979)
科学(56922)
(44680)
(44650)
(44459)
业大(41922)
研究所(40844)
中心(39957)
(38220)
财经(36083)
(36030)
北京(35797)
师范(35634)
农业(35175)
(33887)
(32799)
(32571)
技术(29659)
师范大学(28756)
基金
项目(187436)
科学(146167)
研究(137039)
基金(134305)
(117287)
国家(116285)
科学基金(99342)
社会(83562)
社会科(78992)
社会科学(78970)
(74185)
基金项目(72085)
自然(65855)
自然科(64296)
自然科学(64280)
教育(63104)
自然科学基金(63081)
(62472)
编号(56924)
资助(55267)
成果(46416)
重点(41416)
(40744)
课题(39319)
(39069)
(38785)
创新(36052)
科研(35979)
项目编号(35085)
大学(34827)
期刊
(106496)
经济(106496)
研究(76412)
中国(50013)
学报(44742)
(40176)
科学(39904)
管理(37827)
教育(33454)
大学(33082)
(32701)
学学(30994)
农业(28192)
技术(23217)
(19902)
金融(19902)
业经(18056)
财经(16417)
经济研究(16408)
图书(16086)
(14202)
(13766)
问题(13726)
科技(13473)
理论(13289)
(12549)
实践(12434)
(12434)
技术经济(11895)
业大(11691)
共检索到380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苗学玲  郭庆  
20世纪80年代,志愿旅游在西方兴起,分为度假为主的志愿观光和志愿为主的志愿旅游两个类别。目前,国内外研究集中于后者,而文章则聚焦前者的体验。根据志愿经验和意愿以及志愿活动的组织水平,志愿观光者被划分为四类,拥有不同的观光和志愿体验组合,而志愿活动也被划分为四类,带来不同的体验。搭便车者和失望的信使更靠近大众旅游者,旅途信使感受到团队互动的归宿感和凝聚力,但真正信使的志愿感受最为丰富,触及到志愿精神的本质。志愿活动能否对旅游者产生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志愿的需求和经验是首要因素,其次是志愿活动的设计和管理。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屈韬  徐印州  
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层次分析亚运经济对广东经济增长的拉动,认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利用亚运的场馆资源和绿色亚运的城市形象,通过品牌营销推动物流、体育、零售、旅游、会展等产业的发展,以调整、优化广东产业结构,推动低碳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刚  周珊珊  
广州主办亚运会这一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亚运会启动了广州新城的建设,但亚运城的长期发展取决于广州新城的发展定位。广州新城应结合亚运城的综合体育设施和亚运带给广州的巨大影响,发挥广州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形成健康产业集群,带动广州产业的升级换代。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俐俐  周舟  
2010年广州亚运会日益临近,亚运会的接待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州和中国的形象。本文从广州居民、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三大客源群体的视角,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亚运会交通、安保和服务培训三大核心服务体系质量提升诉求的异同之处,并为广州亚运会服务质量的改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艳玲  胡艳芳  
亚运会作为亚洲地区的一项体育盛典,不仅能极大地推动举办地的体育事业发展,而且能给举办地带来不可忽视的经济效应。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将在广州召开,届时除了体育产业本身,亚运会还将带动工程建筑、金融、物流、教育、旅游等各方面的蓬勃发展。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亚运会对广州服务贸易产生的影响,结合当前广州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广州的地方特点,得出以下三方面的应对措施:适度市场开放,优化出口结构;创新服务思想,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动服务贸易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爱霞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从层次分析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亚运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广州各物流中心建设状况以及亚运场馆布局等情况进行了概述,接着重点研究了层次分析法在亚运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结合广州亚运物流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亚运物流配送中心应该设在空港的结论,并就该结论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小玉  杨国川  
随着2010年广州市亚运会的临近,作为本次重大赛事接待窗口的广州市酒店业,也正为迎接亚运会的到来积极努力地做好相应准备。文章就现阶段亚运会给广州市酒店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了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广州酒店业的发展应走集团化道路,避免恶性竞争;构建酒店危机管理预警体系;建立酒店电子商务信处化系统;注重员工"亚运"培训和绩效考核;借鉴以往奥运会及亚运会经验;增强环保意识,融入循环经济等对策及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红  王世刚  
第十六届亚运会将在广州召开,届时将会产生庞大的物流需求,为了满足爆发性激增的物流需求,需要设立物流中心。亚运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是亚运物流中心设立的关键。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广州市政府规划的八大物流园区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最终得出相对较优的选址方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红  胡艳芳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将极大的促进广州服务贸易的发展,给广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用。文章利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需求贸易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行业竞争、机遇和政府等方面对此作出理论分析,提出"亚运会影响下的广州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广州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得到一些启示及发展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星  张捷  张宏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情境下的主客交往方式愈发多元和复杂。现阶段旅游地主客交往的研究较多关注当地居民,而从游客视角深入研究旅游动机、主客交往意愿和旅游体验的相互影响机制较少。本文选取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为案例地,以实地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主客交往意愿角度切入,构建了观光型旅游地游客视角的MCE(动机—交往意愿—体验质量)模型,并运用多群组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恒等性检验。结果表明:(1)三清山游客的旅游动机可以划分为体验生活、刺激/冒险、放松/逃避和社交/求知4种类型,主客交往意愿则划分为适度交往和密切交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爽  甘巧林  
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式,加强和完善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为游客提供优质、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期间来广州旅游的国内游客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及IPA等方法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构建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的评价体系,并找出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评价因子的期望与绩效感知的差异,客观评价广州市第16届亚运会期间的旅游公共服务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广州市乃至我国其他地区举办大型节事活动供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秀英  
在体验经济的运行中,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及与此相关的环境条件对消费者的体验行为产生着影响,而在大文化背景下,区域亚文化对消费者的体验行为更是具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亚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在体验行为的选择上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而在同一亚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在体验行为的选择上则具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2010年6月17日下午,由科研处主办、《国际经贸探索》编辑部承办的学术沙龙在编辑部办公室举行。肖红主编主持沙龙,副校长董小麟,左连村、杨友孝以及经贸学院、管理学院部分师生和编辑部成员,围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2010年12月31日下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组织举办广州地区金融机构2010年度年终决算慰问暨亚运金融服务表彰活动。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捍东、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邬毅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泳涛  朱竑  陈淳  
儿童游憩空间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儿童的游憩体验也备受学者的关注。该研究以广州市儿童公园为案例地,采用照片引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尝试探究儿童视角下的儿童游憩体验。研究发现广州市儿童公园的儿童游憩体验类型主要为3种:基于感官愉悦的感官式体验、基于认知的判断式体验和追求互动的社交式体验。影响儿童游憩体验的因素主要包括3方面:游憩设备与空间环境、儿童幻想与社会认知以及同伴关系。其中,在同伴关系中,区别于以往监督者的角色,家长的陪伴者角色更加突出,亲子间的亲密交流互动、强凝聚力的家庭氛围培养同样影响儿童的游憩体验。基于此,园区应选择高参与度、高安全性的游憩设备,提高游憩空间的功能可供性,提供符合儿童审美的游憩环境,并考虑游憩空间按年龄分区的管理模式促进儿童积极的游憩体验。园区应设置更多合作型游憩设备,提供亲子间交流合作的空间和机会。研究以期丰富儿童游憩体验以及儿童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并为城市儿童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