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8)
- 2023(10467)
- 2022(8762)
- 2021(8085)
- 2020(6663)
- 2019(15305)
- 2018(14947)
- 2017(29118)
- 2016(14945)
- 2015(16795)
- 2014(16330)
- 2013(15798)
- 2012(14042)
- 2011(12113)
- 2010(11828)
- 2009(10328)
- 2008(9625)
- 2007(7721)
- 2006(6173)
- 2005(5152)
- 学科
- 济(59005)
- 经济(58933)
- 业(45372)
- 管理(44238)
- 企(35787)
- 企业(35787)
- 方法(30765)
- 数学(26791)
- 数学方法(26417)
- 中国(17036)
- 农(15710)
- 财(15640)
- 业经(13933)
- 贸(11385)
- 贸易(11379)
- 理论(11100)
- 易(11089)
- 农业(10809)
- 技术(10437)
- 地方(10227)
- 学(10116)
- 制(10097)
- 务(9783)
- 财务(9744)
- 财务管理(9722)
- 企业财务(9219)
- 和(9059)
- 环境(8441)
- 银(8197)
- 银行(8192)
- 机构
- 大学(198615)
- 学院(197714)
- 管理(84912)
- 济(84757)
- 经济(83146)
- 理学(75138)
- 理学院(74476)
- 管理学(73341)
- 管理学院(72954)
- 研究(56537)
- 中国(42521)
- 京(38906)
- 财(38233)
- 科学(31815)
- 财经(31442)
- 经(28984)
- 中心(28324)
- 经济学(27029)
- 江(26904)
- 业大(26355)
- 范(25377)
- 师范(25147)
- 经济学院(24563)
- 农(24380)
- 所(24095)
- 财经大学(23861)
- 北京(23189)
- 商学(22646)
- 商学院(22450)
- 经济管理(22268)
- 基金
- 项目(145794)
- 科学(118433)
- 研究(110916)
- 基金(108883)
- 家(93076)
- 国家(92299)
- 科学基金(82464)
- 社会(73965)
- 社会科(70252)
- 社会科学(70238)
- 基金项目(58117)
- 省(56313)
- 教育(51608)
- 自然(51579)
- 自然科(50503)
- 自然科学(50493)
- 自然科学基金(49606)
- 划(46882)
- 编号(45212)
- 资助(42268)
- 成果(35160)
- 部(33282)
- 重点(32412)
- 创(32257)
- 国家社会(31613)
- 发(31211)
- 创新(29937)
- 教育部(29910)
- 人文(29711)
- 课题(29184)
共检索到271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书琬 郭冉
本文在借鉴和拓展福盖特"就业能力三维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评估监测调查"2020年基期数据,创新性地对全国范围内全年龄段劳动者参与志愿服务及其就业促进作用的机制进行讨论。本文的研究结论验证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适应性和职业认同程度对于就业的正向作用,而通过对志愿服务调节作用的分析发现,劳动者参与志愿服务可以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增强社会链接、促进人与人间的信任、提高个人适应能力,进而增加劳动者获得工作和提高工作报酬的机会。上述结论为理解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和工作获得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就业能力 调节作用 第三次分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靖 王冰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语境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相关研究明确了文化志愿服务与社会文明提升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促进后者的重要路径,但具体逻辑还有待条梳。从社会文明提升是目标、文化志愿服务是实现目标的一种路径的基本判断出发,论文首先对社会文明的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并从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事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的组成这一定位,提出在缺少测量指标的情况下,可以从文化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文化志愿服务的秩序建设,以及文化志愿服务的风尚形成三个方向观察文化志愿服务在社会文明促进提升中的能动逻辑。论文进而透过政策文本和实践案例,分别观察文化志愿服务在社会文明提升中的政策逻辑和能动空间。研究发现,依照文化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参与主体的文明素养、提升志愿服务秩序建设的文明规范以及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文明风尚三大促进社会文明提升政策逻辑,文化志愿服务案例体现了在文化服务专业培训、文化社交优质平台、主体权益有效保障、主体互动有序增强、传统文化精神底色以及核心价值道德基础六个维度的促进社会文明提升能动空间。基于上述政策逻辑分析和能动空间观察,论文以文化志愿服务的六维能动空间深化了社会文明三大观察方向,初步建构了文化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提升理论模型,走出了从观察方向到测量指标体系的重要一步。而在这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与社会文明提升的逻辑关系中,还可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进行具体的观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雯
老年人继续社会化是老年人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和角色变化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品质。本文基于徐汇区老年教育志愿者的调查研究,从社会适应、交往适应、角色适应、群体适应四个方面,分析参与志愿服务对提高老年人四个适应力的帮助,进一步验证参与老年志愿服务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意义,扩大老年志愿服务支持,积极倡导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发展自我,提升价值。
关键词:
老年志愿服务 老年人继续社会化 适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鼓励教师成为注册志愿者,建立教师志愿服务"绩分银行",对教师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认证和登记,有关表现可在教师考核评价中予以参考。意见强调,要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优势,发挥教师志愿服务的示范效应和育人功能,立足教育,服务社会,将志愿服务与促进学生成长相结合,与提升教师品德修养和学识水平相结合,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时,意见指出,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坚持自愿原则和量力原则,讲求实效,尽力而为。学校领导和党员教师应率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轩东 孔晓娟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了解了当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基层就业意向的现状,并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与基层就业意向运用皮尔森积差相关系数做相关分析发现,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将会推进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促进基层就业观念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基层就业双促进的路径: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社会舆论导向模式;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建立基层就业大学生与在校生的传、帮、带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基层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春美
教育志愿者送教下乡作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有效形式,对破解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比民间教育志愿者和大学生教育志愿者,官方组织的教师志愿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使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多重价值目标。实践证明,为了保证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开展,志愿者组织必须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组织管理规范、志愿服务标准和志愿服务激励办法等。
关键词:
教育志愿者 乡村教育 志愿服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晓辉 张丽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今天发布《关于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鼓励教师成为注册志愿者,建立教师志愿服务"绩分银行",对教师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认证和登记,有关表现可在教师考核评价中予以参考。意见强调,要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优势,发挥教师志愿服务的示范效应和育人功能,立足教育,服务社会,将志愿服务与促进学生成长相结合,与提升教师品德修养和学识水平相结合,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媛 梅强
为揭示旅游志愿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本文在TPB理论基础上增加人格特质变量,构建旅游志愿服务意愿模型。通过对239份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旅游服务提升态度、个人规范、便利程度、开放性人格和责任性人格对旅游志愿服务意愿存在正向影响;自我价值提升态度、社会压力、自我效能和宜人性人格对旅游志愿服务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轶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旅游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不足是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的核心原因。本文基于扎根理论视角探索志愿服务行为如何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同时分析影响旅游志愿服务的核心因素。通过对187份有效问卷的质性分析和结构模型检验发现:一、旅游志愿服务意愿是志愿服务行为的先导,旅游志愿服务行为能够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贸易水平;二、我国志愿者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核心原因在于提高自我价值,而非履约社会责任义务;三、自我效能感和服务便利感有利于志愿者产生志愿服务意愿;四、具备责任性和开放性的志愿者更易激发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意愿,而外倾性并不激发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意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阳
加快完善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提升服务工作效能,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的题中之义。我国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已相对完整,服务可及性增强,人均财政就业支出和重点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总体看,基本劳动就业创业服务建设起到了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使用公共财政就业支出作为代理变量,采用岭回归估计方法,获得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对就业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关系。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增加1%,那么全国就业人员增长0.033%、城镇就业人员增长0.083%。然而仍存在政策"三重分割",财政均衡机制薄弱,服务实用性和效果偏低,部分领域的政策空白和管理落后等问题。建议尽快健全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标准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完善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网,加强政府购买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建设,及培育高素质服务人员队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彩英
当前个体资源贫乏、组织资源缺失、环境资源不均的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仍得不到根本改善,要在社会资本理论的指导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结构的劣势,进一步扩宽其就业途径。
关键词:
社会资本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就业形势严峻的要害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是《就业促进法》出台的重大背景因素。然而,对就业形势严峻的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