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
2023(208)
2022(224)
2021(208)
2020(206)
2019(497)
2018(452)
2017(927)
2016(496)
2015(517)
2014(463)
2013(468)
2012(413)
2011(358)
2010(382)
2009(317)
2008(324)
2007(277)
2006(218)
2005(247)
作者
(1106)
(927)
(899)
(856)
(577)
(425)
(379)
(318)
(317)
(315)
(315)
(292)
(275)
(275)
(274)
(264)
(261)
(259)
(250)
(245)
(213)
(210)
(208)
(203)
(203)
(202)
(191)
(187)
(182)
(180)
学科
(3274)
管理(2833)
(2762)
企业(2762)
(2336)
(2294)
财务(2294)
财务管理(2294)
企业财务(2281)
(1406)
经济(1402)
方法(1025)
数学(926)
数学方法(922)
(602)
农业(576)
(550)
劳动(549)
动力(509)
劳动力(509)
人口(503)
农业劳动(502)
农业人口(491)
教育(419)
(325)
人事(305)
人事管理(305)
(288)
(280)
研究(260)
机构
大学(6251)
学院(6112)
管理(2780)
理学(2566)
理学院(2529)
管理学(2468)
管理学院(2459)
(2170)
经济(2118)
(1517)
研究(1368)
财经(1236)
(1171)
中国(1096)
(1087)
会计(1053)
商学(1044)
商学院(1040)
财经大学(998)
会计学(838)
(823)
师范(815)
会计学院(808)
学会(763)
(730)
科学(715)
师范大学(682)
北京(677)
(653)
中心(648)
基金
项目(3858)
科学(3258)
基金(3103)
研究(2733)
(2562)
国家(2537)
科学基金(2469)
社会(1830)
自然(1793)
基金项目(1774)
自然科(1766)
自然科学(1766)
社会科(1748)
社会科学(1748)
自然科学基金(1744)
教育(1541)
(1359)
资助(1275)
编号(1186)
(1120)
(1009)
成果(982)
人文(966)
教育部(951)
大学(857)
项目编号(830)
(812)
科研(803)
重点(773)
青年(760)
期刊
(1899)
经济(1899)
(1875)
研究(1828)
中国(1101)
管理(948)
财会(926)
教育(863)
学报(823)
财经(743)
会计(730)
大学(697)
学学(637)
(611)
通讯(605)
会通(598)
科学(582)
(468)
图书(426)
(425)
金融(425)
(417)
月刊(376)
书馆(363)
图书馆(363)
(328)
财经大学(325)
经济研究(322)
之友(301)
评论(287)
共检索到8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运国  
厦门大学已故文科资深教授、我国现代管理会计学奠基人余绪缨先生是我的博士导师。余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近五年了,2012年也是余绪缨先生诞辰90周年的日子。余绪缨先生是我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我国现代会计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虽然余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仿佛仍在我们眼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良伟  
余绪缨教授离世已十年有余,但作为我国老一辈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中外会计交流的使者以及注重立身与为学之道的学界典范,他始终常驻人心,不曾被人遗忘。余教授一生学贯中西、卓然有成,在30多部专著、教材和译著及150多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汇聚了许多对我国会计学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是他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突破创新,一系列富有开拓性的成果为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就了他作为我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重要地位。他历经10年艰辛,建立起适合我国不同层次需要的管理会计教材体系,培养博士、博士后近50名,其中包括我国第一名外籍博士研究生。他的"文章千古事""甘坐冷板凳""敢于讲真话"的学术品格是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了更好地缅怀和纪念这位会计大师,我们邀请了数位余教授的学生或追忆往昔或品评余教授的文章,共同感受他"发白未懈青云志""无求无愧在杏坛"的大师风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运国  
2022年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中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余绪缨教授诞辰100周年。余绪缨教授较早深入地研究了通货膨胀会计、较为系统地论证了“复式记账法”(尤其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与优越性。余绪缨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并论证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没有阶级性”“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现金流动”“现代管理会计的方法是差量分析方法”“会计学与企业财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等观点。进而,他提出建立管理会计教材体系并构建了广义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还对战略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社会文化观、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知识经济和行为科学对管理会计的影响等课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学术思想。同时,余绪缨教授对我国会计学科建设、会计国际学术交流亦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独特的管理会计育人理念,开展了丰富的管理会计育人实践。围绕上述主题,本文从学术、学科、学人三个视角回顾、总结余绪缨教授的学术思想。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胡玉明  
余绪缨先生一生学贯中西、卓然有成、著述颇丰,堪称中国当代会计大师。余先生的许多学术思想对中国会计学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余先生一生出版了专著、教材和译著34部,发表学术论文151篇,涉及会计基本理论、经济活动分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运国  潘奕君  
2022年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中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奠基人余绪缨教授诞辰100周年。余绪缨教授率先致力于现代管理会计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引进、吸收、创建和发展,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富有开拓性的成果。近年来,管理审计在规范公司财务收支、加强内部控制、提升经济效益、明确经济责任、规避各类风险、提供战略咨询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结合管理审计的发展现状,从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系统观、社会文化观、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谈谈先生的管理会计学术思想对管理审计的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峰  
目前,厦门大学举行隆重集会,庆祝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葛家澍教授和余绪缨教授从教50周年。福建省、厦门市和厦门大学的党政领导,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学院等兄弟院校的代表,来自北京、深圳、福州等地的校友,以及该校会计系的部分师生共500多人到会祝贺。 葛教授、余教授都是194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并留校任教的。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锡良  
中国著名金融经济学家、金融史权威专家孔祥毅先生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宛在,时常令我想起。他辞世时我因另有要事未能前往悼唁并送最后一程,一直心怀惴惴,总想写点什么以兹怀念。我与孔祥毅先生的友谊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金融研究动态》编辑部与山西财经学院金融教研室编辑的《货币银行论文选》五卷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金融方面的书籍少之又少,因此,五卷本成为我们重要参考书,而编者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经济史学会前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汪敬虞先生辞世一年多了,但是他那些抽丝剥笋般的经济分析,高屋建瓴式的史学论述,以及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然活在我们的心里。在汪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笔者把上世纪80年代我读研究生以来汪公对我的教诲作一追忆,以更好地了解汪敬虞先生为人及学术思想。一上世纪80年代初我本来是要报考其他专业研究生的,在读了汪敬虞先生和吴承明先生等老一辈学者所撰写的有关中国经济史的论著后,对中国经济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下决心改考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在硕士生阶段,我的导师聂宝璋先生一再要求我们精读严中平和汪敬虞先生等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王承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在漫长的教学科研生涯中积累形成了独特而宝贵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王承绪先生认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必须要掌握外语、资料和考察三个方面的基本功。他非常重视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学习和掌握比较教育具体研究方法的基础。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强调学术、借鉴和咨政三个方面的目的与功用。他主张比较教育研究中应着力解决"民族性"、"主观性"和"可比性"等方面的难题。他非常强调比较教育研究要敢于创新,敢于研究和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模式"。王承绪先生的这些思想对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镇伟  
潘树广先生悄然离开我们已经近一年了。20多年来,与先生在教学科研中一起经历困难,协力分担任务,共同欢享喜悦,其情其景时时闪现于脑际,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我们至今还没有适应失去了先生的工作环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玉茹  
恩师吴承明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先生走后的日子,每每念及先生,都会翻开先生为我书写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语、我赴东瀛访学先生写给我的信与贺年卡、博士研究生阶段先生指导我读书学习的信件、先生为我修改的博士学位论文手稿、为我的博士论文和个人文集撰写的序言,看着先生娟秀的笔迹,在先生指导下学习的过往历历在目,仿佛昨日;翻开相册看到昔日的照片,和先生一起品美食、小酌聊天,听先生讲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镇上牙科诊所的镶牙的人如何从一脸盆的假牙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予庆  
汪敬虞先生是我国学术界的老前辈,他在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卓越建树,学术界已有公论。同时他在传授学生,培育新人方面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作为汪先生的学生,在这里我想谈谈他对我的研究生教育。1989年下半年,作为"文革"后毕业的大学生,在高校任教七八年的我,愈来愈感到由于"文革"的耽搁,基础单薄,学力不足,已不能适应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于是就萌生了报考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念头。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自然就想报考敬慕已久的汪先生。于是我给汪先生写了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并附上了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信寄出后,又感到有点冒昧,汪先生这么著名的专家,和自己素昧平生,能有回音吗?但不久,汪先生就回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阚阅  李志永  
王承绪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和新中国比较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在入读师范、求学浙大、留学英伦、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等阶段不断发展和完善。他在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并由此奠定了新中国比较教育发展的基础。王承绪先生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敏锐的前沿性等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