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1)
- 2023(8705)
- 2022(7010)
- 2021(6467)
- 2020(5624)
- 2019(12536)
- 2018(12703)
- 2017(23748)
- 2016(13138)
- 2015(14593)
- 2014(14537)
- 2013(13962)
- 2012(12956)
- 2011(11178)
- 2010(11847)
- 2009(11656)
- 2008(12215)
- 2007(11114)
- 2006(10317)
- 2005(9808)
- 学科
- 业(73169)
- 企(70244)
- 企业(70244)
- 管理(60632)
- 济(59826)
- 经济(59734)
- 业经(25398)
- 财(24001)
- 方法(23308)
- 农(20695)
- 务(18666)
- 财务(18653)
- 财务管理(18631)
- 企业财务(17637)
- 制(16810)
- 技术(15527)
- 数学(15349)
- 农业(15156)
- 数学方法(15152)
- 划(14949)
- 策(13933)
- 体(13894)
- 中国(13233)
- 理论(13090)
- 和(12663)
- 体制(12292)
- 企业经济(12262)
- 环境(12126)
- 经营(11354)
- 技术管理(10266)
- 机构
- 学院(192860)
- 大学(187009)
- 济(82835)
- 经济(81309)
- 管理(78089)
- 理学(65768)
- 理学院(65179)
- 管理学(64369)
- 管理学院(64006)
- 研究(60292)
- 中国(50970)
- 财(42559)
- 京(40068)
- 科学(34228)
- 财经(32152)
- 江(32041)
- 农(31559)
- 所(30398)
- 经(29041)
- 中心(27681)
- 研究所(26666)
- 业大(25541)
- 北京(25501)
- 州(24698)
- 农业(24489)
- 经济学(24187)
- 财经大学(23283)
- 商学(22814)
- 商学院(22607)
- 范(22344)
- 基金
- 项目(115280)
- 科学(92545)
- 研究(87886)
- 基金(84088)
- 家(71339)
- 国家(70588)
- 科学基金(62956)
- 社会(57350)
- 社会科(54236)
- 社会科学(54218)
- 省(46397)
- 基金项目(44180)
- 教育(39681)
- 自然(39532)
- 自然科(38625)
- 自然科学(38616)
- 自然科学基金(37996)
- 划(36797)
- 编号(35267)
- 资助(33966)
- 业(30459)
- 成果(28307)
- 创(27263)
- 部(25479)
- 重点(25449)
- 发(24796)
- 创新(24485)
- 制(24360)
- 课题(24085)
- 国家社会(23558)
- 期刊
- 济(104650)
- 经济(104650)
- 研究(61211)
- 中国(42023)
- 财(38855)
- 管理(36141)
- 农(30605)
- 科学(24850)
- 学报(24217)
- 教育(21088)
- 农业(20615)
- 融(20325)
- 金融(20325)
- 大学(19804)
- 技术(19522)
- 业经(18866)
- 学学(18710)
- 财经(17369)
- 经济研究(15733)
- 经(15171)
- 业(13245)
- 问题(13084)
- 技术经济(12330)
- 财会(11728)
- 现代(10589)
- 世界(10270)
- 贸(10140)
- 会计(9933)
- 经济管理(9851)
- 商业(9468)
共检索到309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井源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只能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脱困阶段性目标 ,有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需亟待解决。这不仅需要企业改制的深化运作 ,而且与整个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快财政、金融领域的改革步伐 ,营造与深化国企改革同步运作的宏观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志勇
国有企业办社会 ,承担政府职能 ,一直是传统计划经济的重要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还国有企业本来面目 ,就成了改革的当务之急 ,国企改革应从构建新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与委托经营体制、强化政府职责、减轻企业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从而使国企在改革中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优化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分为两个层次来考虑和进行:(1)宏观的层次,这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确定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继续保留和发展,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退出,而在国有企业需要保留和发展的部门中,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保持垄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洪峰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实现战略重点转移李洪峰经过十五年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的总体运行状况仍然没有明显改观,原因在哪里?出路在何方?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过小,遍地开花的不合格总体格局没有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总体格局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是违...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志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玛丽·舍利 约翰·奈利斯 李小平
在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其他各个地方建立国有企业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市场的运作失灵,那也就是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无法提供最佳的结果,比如某产品产量不足,或社会贫富悬殊。例如像电力、通讯、供水和港口那些通常被称为“自然垄断”的行业往往被认为是市场失灵的典型例子,政府对这些部门的运作进行干预。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某些政治上的考虑也建立了很庞大的国有企业部门,例如避免外国势力主宰某些行业。政府希望国有企业可以有助于发展“战略”部门,由国有企业来填补市场的空白,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储蓄和投资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洛林 江小涓
20 0 0年中国经济的“热点”集中在 3个方面 :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见效 ,经济是否开始回升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否进一步具体化 ,是否形成有效的政策框架 ;国有企业脱困工作的成效如何 ,3年目标能否实现。本文分三个部分 ,分别讨论上述 3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西部大开发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树清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统筹解决几个根本性问题郭树清自颁布实施《条例》以来,国有企业改革重新掀起高潮。过去多年没有落实的一些经营自主权得以落实,企业内部的财务制度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又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但是,现实情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汝明
本文认为,当前一些国有企业遇到不少困难,细究起来,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一些企业把改革与加强管理对立起来,以为采取某种改革措施就可以解决企业的全部问题,然而事与愿违,企业的生产发展步入困境。应当看到,一个企业的改革搞得好不好,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的管理水平是否提高了,能否以强有力的管理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传兴 赵新浩 廖富洲
前一时期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出现了出售成风、一卖了之的偏差 ,而目前则出现了畏首畏尾、停滞不前的现象。这两大偏差的存在 ,有害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 ,会坐失当前改革的大好时机 ,影响广大群众的改革积极性。要克服这两大偏差 ,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出售国有企业这一改革形式 ,既不能把它当作灵丹妙药 ,也不能全盘否定 ;还要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和实践的选择 ,因企制宜 ,大胆探索 ;并要加快配套改革步伐 ,为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 出售 停滞不前 偏差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明春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问题朱明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制度创新阶段,加快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培育较为发达的产权组织和产权市场已势在必行。这既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的需要,也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俊峰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传统国有企业存在效率不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低、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主要包括软预算约束问题、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信息、激励、企业创新、集权化等固有的低效率机制问题和劳动产权不明晰等。文章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硬化预算约束,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改革传统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根本机制,明晰国有企业劳动产权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市场社会主义 国有企业 改革观 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雅男
国企改革的根源还在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虚置",即国有企业名义上归全民所有,但因全民中的任何人皆无排他性的各项权利,实际变成了无人所有,自然也就无人真正关心国有企业的营运效率、增产增值。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市场上最先进生产力,调动各方力量,引入社会监督,以充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目标。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 国有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