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7)
2023(4551)
2022(3554)
2021(3324)
2020(2719)
2019(5923)
2018(6207)
2017(10704)
2016(6194)
2015(7237)
2014(7675)
2013(7157)
2012(6867)
2011(6153)
2010(6243)
2009(5672)
2008(5597)
2007(5613)
2006(4993)
2005(4154)
作者
(19401)
(16076)
(15934)
(15269)
(9932)
(7572)
(7256)
(6211)
(6186)
(6015)
(5530)
(5467)
(5300)
(5278)
(5133)
(4847)
(4660)
(4654)
(4592)
(4573)
(4207)
(4091)
(4089)
(3792)
(3753)
(3708)
(3660)
(3492)
(3453)
(3363)
学科
(18403)
经济(18292)
管理(16793)
(10666)
中国(8503)
(8313)
(7872)
企业(7872)
(6571)
地方(6135)
(6084)
(5564)
教育(5182)
(5119)
理论(5090)
业经(4933)
农业(4786)
(4429)
银行(4406)
(4294)
金融(4287)
(4286)
方法(4190)
(3878)
教学(3507)
环境(3460)
(3349)
制度(3348)
体制(3285)
(3281)
机构
学院(83280)
大学(81865)
研究(32709)
(26887)
管理(26781)
经济(25926)
中国(24935)
理学(21379)
科学(21360)
理学院(21074)
管理学(20458)
管理学院(20316)
(19333)
(19079)
(17243)
(15639)
研究所(15514)
中心(15201)
农业(15002)
(14703)
业大(14626)
(13134)
技术(13085)
(12757)
师范(12549)
(12528)
北京(12342)
(12095)
财经(10150)
(10013)
基金
项目(54062)
研究(41678)
科学(40138)
基金(34719)
(31369)
国家(31038)
科学基金(24713)
社会(23223)
(23207)
社会科(21500)
社会科学(21496)
教育(19728)
(19174)
编号(18678)
基金项目(17807)
成果(16765)
自然(15191)
自然科(14748)
自然科学(14738)
课题(14715)
自然科学基金(14438)
资助(13983)
重点(12732)
(12034)
(11954)
(11411)
(11030)
项目编号(10758)
(10564)
(10474)
期刊
(38750)
经济(38750)
中国(27568)
研究(25542)
(18769)
教育(18084)
学报(16968)
科学(13255)
农业(12660)
大学(12421)
(12013)
学学(11326)
管理(11157)
技术(9422)
(7905)
金融(7905)
图书(7226)
业经(7150)
(6354)
职业(6306)
书馆(5470)
图书馆(5470)
(5238)
论坛(5238)
(5166)
经济研究(5074)
财经(5064)
问题(4819)
业大(4688)
(4440)
共检索到14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树菡  
一、我国煤矿事故高发原因 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城镇化进程中,在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似乎也都出现过事故高发期——平稳期——下降期的过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否不重复或尽量缩短这一过程呢?毕竟,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汉川  陈宁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近年频繁发生,煤矿安全生产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特点与规律的总结发现: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构建一套综合的、系统的、严密的、持续改进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为此,本文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思想、制度、监察、技术、全员和全过程等方面出发,初步构建了一套综合的、系统的、严密的、持续改进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与运行模式,并提出了我国近期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制度措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绍兰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已成为未来发展的生命线,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将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归纳为四个方面:法律保障、政策保障、技术保障和组织保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竭咏松  王敏  荀烨  
为提升我军战时海上物资保障效能,在分析当前保障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指挥结构、加强保障力量建设、应用信息技术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海上物资保障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举办奥运,是中华民族百年梦想,所有华夏儿女都在为奥运欢欣鼓舞。为中国健儿呐喊助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要求全国各行各业全力支持北京办好奥运会。
关键词: 中国健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荩予   刘川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同时体系建设过程也可能造成风险的转化。分析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风险要素有利于更好地完善体系建设中的风险治理体系。通过体系建设与风险治理因素中的映射关系可以看到二者在理念、方法、流程、技术和实践上的共融。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完善风险治理的关键在于优化风险感知能力,避免风险的社会放大和在体系建设协调中有效完成风险处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浩森  杨会改  
水安全关系特大型城市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是维系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成都这一典型的特大型城市为例,运用改进的DPSIR模型,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查找影响城市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问题,构建了以五大体系为支撑的成都市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以期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青娥  柴玄玄  张譞  
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何应对伴随的信息安全挑战,保障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从我国智慧城市基础架构和安全环境分析入手,研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信息安全风险的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内容,分析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在技术、管理和建设运营方面的需求,并根据风险的4项来源构建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旨在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科学防范,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安全稳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珊珊  
食品安全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食品领域的"德国制造"是高质量的象征,这得益于德国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系统,并执行严格的保障原则和网络式的管理模式,共同构成了德国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金旺,陈智  
本文运用粮食安全指标客观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提出应建立合理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浩森  杨会改  
水安全关系特大型城市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是维系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成都这一典型的特大型城市为例,运用改进的DPSIR模型,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查找影响城市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问题,构建了以五大体系为支撑的成都市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以期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茉楠   何欣如  
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中美博弈加剧以及全球数字竞争日趋白热化,数字平台作为数字技术和数字规则治理的重要交集,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在我国数字平台企业规模迅速崛起并不断壮大之际,美西方及其部分新兴经济体以“泛国家安全”为旗号,对数字平台采取“强监管”的施策方针,制造壁垒以限制我数字企业国际化发展,遏制围堵打压全面升级,使我数字平台企业“走出去”成本大幅抬升,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与此同时,我国数字平台企业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国际化程度严重滞后、业务本地化能力及合规体系建设不足等瓶颈。要以加快推动数字制度型开放与数字营商环境改革、深度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制定与规则融合对接、探索构建中国数字领域的“长臂管辖”制度与司法体系、积极构建支持国际海外服务体系、鼓励数字平台构建海外合规体系等为着力点,做好战略应对,保障我国数字平台企业安全“走出去”及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中堂  
一、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及其含义国家经济安全问题除少数国家有明确的、系统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及相关措施外,大多数国家尚无这方面的官方政策。比如日本早在80年代初即发表过《以确立经济安全保障为目标》的国家经济安全报告,俄罗斯在去年亚洲金融风波上演激烈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永建  刘宁  杨建华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从当前来看,应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中介及研究单位的推动体系等九大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