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6)
- 2023(7562)
- 2022(6501)
- 2021(6499)
- 2020(5524)
- 2019(12829)
- 2018(12931)
- 2017(26367)
- 2016(14350)
- 2015(16247)
- 2014(16398)
- 2013(16316)
- 2012(15050)
- 2011(13665)
- 2010(14358)
- 2009(13623)
- 2008(13417)
- 2007(12399)
- 2006(11477)
- 2005(10517)
- 学科
- 济(65061)
- 经济(65008)
- 农(44979)
- 业(44097)
- 管理(32909)
- 农业(29890)
- 方法(28726)
- 数学(26170)
- 数学方法(25621)
- 企(23818)
- 企业(23818)
- 制(20111)
- 银(19779)
- 银行(19634)
- 行(18303)
- 中国(16483)
- 业经(16469)
- 融(12995)
- 金融(12994)
- 地方(12954)
- 财(12523)
- 度(12365)
- 制度(12355)
- 学(11140)
- 业务(10543)
- 体(10505)
- 贸(10389)
- 贸易(10369)
- 策(10251)
- 易(10140)
- 机构
- 学院(202389)
- 大学(199023)
- 济(87527)
- 经济(85626)
- 管理(78193)
- 理学(66232)
- 理学院(65617)
- 研究(65313)
- 管理学(64221)
- 管理学院(63891)
- 中国(61467)
- 农(51471)
- 京(42243)
- 财(40434)
- 农业(39002)
- 科学(37906)
- 业大(34072)
- 江(33492)
- 中心(33265)
- 所(33081)
- 财经(31088)
- 研究所(29407)
- 经(28199)
- 银(27352)
- 州(26948)
- 经济学(26435)
- 北京(26379)
- 银行(26248)
- 范(25781)
- 师范(25601)
- 基金
- 项目(124771)
- 科学(98363)
- 研究(93743)
- 基金(90779)
- 家(77561)
- 国家(76834)
- 科学基金(66546)
- 社会(60031)
- 社会科(56565)
- 社会科学(56550)
- 省(49864)
- 基金项目(47069)
- 教育(43100)
- 自然(41796)
- 自然科(40852)
- 自然科学(40848)
- 划(40423)
- 自然科学基金(40107)
- 编号(39989)
- 资助(38905)
- 成果(32129)
- 农(28741)
- 部(28352)
- 重点(27493)
- 发(27188)
- 课题(26727)
- 创(25134)
- 国家社会(24576)
- 教育部(24194)
- 人文(24160)
- 期刊
- 济(103812)
- 经济(103812)
- 研究(65444)
- 农(55849)
- 中国(46949)
- 融(38862)
- 金融(38862)
- 农业(36219)
- 财(30905)
- 学报(29397)
- 科学(28201)
- 管理(25729)
- 大学(23985)
- 学学(22583)
- 教育(22123)
- 业经(21969)
- 技术(19057)
- 业(16909)
- 财经(16448)
- 农村(15824)
- 村(15824)
- 问题(14963)
- 经(13970)
- 经济研究(13885)
- 农业经济(13604)
- 统计(12196)
- 世界(11443)
- 技术经济(11415)
- 版(11286)
- 经济问题(10694)
共检索到329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良芳
我们需要合理确定农贷增长总规模。合理地安排好每年农贷增长总规模,既关系到有利于贯彻稳定货币的总方针,又关系到能否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农村金融部门能否在农村发挥信用主渠道作用的问题,很有必要进行探讨和研究。一农贷规模过大或失控,超过信贷资金来源,会影响增加货币投放,给货币流通带来不良的影响;也会助长农村经济发展超高速,使经济发展出现大上大下。农贷规模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这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军雄
如何缓解中小企业信贷困境始终困扰着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本文选取中国各地区1999年-2007年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具体考察了银行业规模结构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更少、期限结构更短。同时,研究发现随着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银行信贷的差异随之缩小。这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扩大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兰
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利用我国1979-2014年的年度数据,定义经济增速为门槛变量研究信贷规模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当门槛变量处于不同的阶段时,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增速处于5.2%以下时,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最为明显;处于9.2%以上时,影响低于前者;处于5.2%到9.2%之间时,影响最小。故而在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的现状下,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力变弱,应积极探索银行信贷之外的措施,联合信贷手段共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晚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珍华
银行缺乏信贷约束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资金约束软化。1985年,专业银行改革了资金管理体制,实行了信贷资金“实拨制”。以存定贷,从表象来看,似乎可以形成“存款”与“贷款”的平衡与约束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姗姗
本文将一个银行信贷变量引入索罗增长模型,推导出均衡资本是关于银行信贷的函数,再将均衡资本引入内生增长模型,推导出均衡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银行信贷的函数。通过将均衡结果引入碳排放函数,证明银行信贷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碳排放:一是作用于经济增长影响碳排放规模,二是作用于技术进步影响碳排放强度。进一步地,本文运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信贷促进人均GDP增长,对碳排放产生规模效应,同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产生技术效应。但是,工业贷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却显著为正,其技术效应不明显。而利用实证结果评估综合效应下碳排放变化量时发现,规模效应主导碳排放变化,但是当信贷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技术效应则异常显著。
关键词:
银行信贷 碳排放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亚斌 黄顺绪 李成
利用我国1981至200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极低。我国银行信贷的使用效率极低,我国经济增长还处于一个低效率的粗放阶段,应该维持信贷规模稳步健康增长,防止信贷萎缩,促进经济稳步持续增长;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金融市场化改革;推动微观经济主体对银行信贷利用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银行信贷 经济增长 贡献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慧
本文在Deidda(2006)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商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半参数和动态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商业银行信贷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经验研究发现: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结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函数的倒U型特征明显,信贷规模的最优区间大约在80%-90%之间。银行集中度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效应,该结论与林毅夫等(2009)所提出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相一致;在我国当前既定的经济结构下,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体系,加剧银行业竞争,有利于满足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对于资金的有效需求,有利于实体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小涛
本文选取2000年~2009年的季度数据,以金融危机爆发为经验值临界点,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测算研究。研究发现:第一,自2000年以来,中长期贷款相对其他类型的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最显著,且金融危机爆发后较此前影响效应提高了0.24;第二,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后下降了0.18,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短期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金融危机前为正值,金融危机后为负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积仁
一、1988年计划工作的回顾和经验教训1988年农业银行信贷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其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存款超额完成计划,各项贷款控制在规模之内。1988年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221.6亿元,完成人民银行下达的220亿元的计划任务。年初贷款总规模为321亿元,实际执行结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信贷计划是国家计划的重要构成部分,国民经济计划体制决定了信贷计划体制。国家实行产品经济体制时期,是一种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与此相适应,信贷实行统收统支的体制,存款、放款两条线,存款集中由国家统一使用,贷款由国家下达指标。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要同时发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为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启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会场结构在不断地变化,虽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体系,但在加剧的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信贷业务扩张行为,为更好地调整银行业市场结构,规范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本文选取HHI指数测度银行业市场结构,来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垄断程度越来越低,竞争程度越来越高,竞争的环境会促进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市场结构 银行信贷规模 HHI指数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鲁
运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构建银行业信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宏观经济形势、地区信用意识以及客户信用状况三个层次。应用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银行业信用环境与信贷规模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业信用环境与信贷规模增长存在协整关系,且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银行业信用环境改善会促进信贷规模增长,而信贷规模增长又有利于银行业信用环境的改善,具有长期的相互促进效应,但短期的互相促进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沙振林
实施资本充足率办法前后,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因素各有不同。从总体上看,实施资本充足率办法后,商业银行信贷将会保持稳定并适度增长,信贷结构可能会发生较大调整,个人金融业务和投融资业务的占比将会有所提升,银团贷款也会得到发展。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 信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樊志刚 何崇阳
自2008年11月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出台以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增速持续加快,在2009年1季度实现了4.58万亿元的巨量增长规模。信贷高速增长极大提振了社会信心,各类经济先行指标表明经济回暖迹象已经出现。本文分析了信贷高速增长对于改善企业及全社会流动性状况、促进经济周期结构调整方面的积极作用,剖析了信贷高速增长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归纳总结了信贷增长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商业银行在危机中实现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规模 信贷结构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