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
- 2023(1545)
- 2022(1402)
- 2021(1286)
- 2020(1315)
- 2019(2119)
- 2018(2002)
- 2017(3473)
- 2016(1915)
- 2015(2210)
- 2014(2241)
- 2013(2175)
- 2012(2077)
- 2011(1600)
- 2010(2044)
- 2009(1973)
- 2008(1672)
- 2007(1225)
- 2006(1076)
- 2005(1067)
- 学科
- 审计(12057)
- 济(6542)
- 经济(6537)
- 各类(5823)
- 地方(3988)
- 管理(3710)
- 业(3105)
- 中国(2325)
- 方法(2251)
- 企(2229)
- 企业(2229)
- 学(2201)
- 财(2034)
- 农(1879)
- 地方经济(1821)
- 环境(1478)
- 农业(1465)
- 贸(1428)
- 贸易(1415)
- 易(1351)
- 专业(1326)
- 技术(1289)
- 家(1279)
- 数学(1236)
- 数学方法(1218)
- 国家(1216)
- 务(1215)
- 财务(1212)
- 业经(1189)
- 制(1169)
- 机构
- 学院(25120)
- 大学(24087)
- 研究(9161)
- 管理(8418)
- 济(7958)
- 中国(7710)
- 经济(7705)
- 理学(7093)
- 理学院(6970)
- 管理学(6820)
- 管理学院(6767)
- 京(6638)
- 科学(6396)
- 审计(5574)
- 财(5305)
- 所(5091)
- 农(4689)
- 中心(4510)
- 省(4506)
- 江(4383)
- 财经(4181)
- 研究所(4153)
- 会计(4079)
- 业大(3824)
- 经(3724)
- 院(3701)
- 州(3647)
- 北京(3630)
- 农业(3520)
- 局(3212)
共检索到42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1.教育部在京党组成员和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向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学校师生和同胞致哀(中国教育报记者高海涛摄) 2.第二军医大学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在抢救受伤骨折的小学生(中国教育报记者樊世刚摄) 3.大学生志愿者在医院帮助转运伤病员(中国教育报记者樊世刚摄) 4.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徒步抵达汶川县映秀镇开始施救(新华社特约记者赵建伟摄) 5.中国政法大学师生们踊跃参加捐款(中国政法大学宣传部艾群摄) 6.北京理工大学学子向灾区募捐(中国教育报记者修伯明摄) 7.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在为抗震救灾义务献血(沈岩摄) 8.东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执点睛之笔,现场作画所得全部款项作为支援灾区之用(东北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工商银行在第一时间组织抗震救灾,积极恢复灾区金融服务。截至5月21日,
关键词:
工商银行 四川分行 第一时间 汶川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全国各地各部门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紧急行动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财政部以及各级财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级协会的精心组织,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迅速开展赈灾募捐活动。截至6月12日,全行业已通过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各种途径,向地震灾区捐款累计4300万元,各地的捐款行动还在继续进行。地震无情人有情。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彭政
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四川审计战线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其中五位披挂上阵的"穆桂英"。她们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奋战在救灾一线,充分展示了四川审计人的公仆意识和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就像开在地震灾区的"五朵金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钟开斌
对口支援灾区是在我国政治生态环境中萌芽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对灾害损失严重地区的对口支援是三种主要模式之一。文章采取历史分析方法,探讨了对口支援灾区政策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并将该过程划分为探索与孕育(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提出与起步(1978~1998年)、巩固与提高(1998~2008年)、扩大与持续(2008年以来)四个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口支援灾区政策在规模、内容、机制、投入和时间上都有了新的飞跃,覆盖领域从自然灾害拓展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5.12"地震对灾区地形地貌改变巨大,大量山体塌方、滑坡、塌陷和泥石流直接导致大面积的耕地损毁。据报道,四川地震灾区遭破坏耕地达5.833万公顷,其中由于塌陷、山体掩埋等因素消失的不可复垦耕地1.1万公顷.另一方面,由于地震引起生活环境的恶化,不少山区的环境已难以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原有居民需要外迁,一些耕地难以耕种。另外,随着山体的变化,部分耕地变成了大于25度的不适宜耕种的坡耕地,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必须进行退耕还林。灾区耕地数量的减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祀人
在遭遇了地震和海啸袭击后,东南亚和南亚的许多灾区开始逐渐恢复生气。掩埋了亲人的尸体,擦干了脸上的泪水,灾区的民众又开始面对新的生活。尽管伤痛仍然萦绕心头,一切还都那么艰难,但是生活毕竟还要继续下去。恢复生机位于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班达亚齐是印尼此次遭遇地震和海啸袭击的重灾区,至少有3万居民在灾难中丧生,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迪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灾区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灾情发生后,四川金融系统迅速采取措施,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区金融服务工作,确保灾区金融服务及时恢复、信贷投放能力增强、金融秩序保持稳定、保险理赔迅速展开。保障金融服务有序开展人民银行承担着社会资金运转的枢纽,其重要业务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对"金融高速公路"的畅通和灾区的金融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蒋秀中
"2008年首次对全县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审计,完成建设项目审计28项,核减工程造价300多万元,首次召开了全县审计工作大会;首次对全县四大组织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 这是一条来自甘肃陇南灾区徽县审计局的报道,是一条从救灾板房里飞出的喜讯。也许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喜讯,但对于一个只辖15个乡镇的小县城,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5·12"地震灾难的重灾县,对于一个实际只有12名审计人员,一个因地震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怀宇
随着地震灾区救援工作的结束,灾区(尤其是受损严重的农村)重建已成为抗震救灾的中心工作。系统地研究、科学地预测灾后重建中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案是当前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认为:于2007年开始的成都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在地震灾害发生后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且城乡统筹已显现出解决灾区农村重建中一系列问题的一种全新模式。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灾后重建 城乡统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苏芳 张真 孔祥波 王鸿斌 蔡道雄 陶怡
【目的】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发生最为严重的针叶林食叶害虫,呈现周期性暴发。不同暴发区松林生理特征影响松毛虫暴发过程的机制还不清楚。植物挥发物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生态过程,通过揭示不同松毛虫发生区域马尾松挥发物的释放特性,以及不同地区的松针挥发物含量与松毛虫暴发情况的相关性,可为更加精确地利用植物挥发物进行松毛虫趋避或者天敌引诱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在广西凭祥大青山地区选取3个典型的松毛虫暴发类型区即无灾区、偶灾区和常灾区,鉴定并比较3个林场松针挥发物的组分及含量。【结果】马尾松针叶挥发物主要包括S-α-蒎烯、R-α-蒎烯、月桂烯、R-β-蒎烯、S-β-蒎烯、(+)-3-蒈烯、α-萜品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旖 邓玲
通过对灾区自然经济特征的分析,结合灾害损毁程度,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对灾区重建进行研究,认为灾后重建的空间优化途径主要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对灾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进行思考,认为应针对灾区中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进行建设:灾区中的平原地区在推进恢复同时要重点开发;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等生态脆弱区要以限制和禁止开发的要求进行生态恢复与发展。
关键词:
空间结构 优化 主体功能区 生态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冬冬 陈更 沈慧雯
街区色彩,作为视觉体验的首要因子,饱含着城市文化情怀的必需元素,理应在规划设计中予以重视。根据色彩地理学、色彩景观理论,以四川绵竹富新镇区灾后重建的色彩规划作为实践案例,探索了以细致的现状调研、色彩基调的准确把握、针对不同街区给出不同的色彩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色彩设计、景观色彩设计的街区色彩设计手法。
关键词:
街区 色彩规划 灾后重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建民 李华强 范春梅 郝辽钢 王顺洪 解洪
5.12汶川地震及所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给灾区民众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感知,导致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文章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对比分析重灾区和非重灾区民众的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对地震的熟悉性、可控性程度,以及伴随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应对行为反应。文章最后总结了对比分析结果,并提出地震风险感知与应急沟通方面可资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风险感知 心理健康 应对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