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3)
- 2023(14166)
- 2022(12032)
- 2021(11312)
- 2020(9852)
- 2019(23082)
- 2018(22405)
- 2017(43060)
- 2016(22987)
- 2015(26290)
- 2014(26091)
- 2013(25891)
- 2012(24006)
- 2011(21621)
- 2010(21285)
- 2009(19955)
- 2008(19639)
- 2007(17125)
- 2006(14567)
- 2005(13082)
- 学科
- 济(98129)
- 经济(98027)
- 管理(63980)
- 业(61837)
- 企(50354)
- 企业(50354)
- 方法(48846)
- 数学(43544)
- 数学方法(43053)
- 财(27240)
- 中国(26880)
- 农(24708)
- 贸(21395)
- 贸易(21387)
- 易(20902)
- 学(19447)
- 业经(18922)
- 制(17341)
- 务(16671)
- 财务(16629)
- 财务管理(16589)
- 农业(16345)
- 地方(16180)
- 融(15850)
- 金融(15847)
- 企业财务(15779)
- 银(15125)
- 银行(15081)
- 行(14415)
- 和(14396)
- 机构
- 大学(335160)
- 学院(330889)
- 济(143996)
- 经济(141397)
- 管理(127451)
- 研究(115569)
- 理学(110765)
- 理学院(109503)
- 管理学(107514)
- 管理学院(106911)
- 中国(88220)
- 京(70658)
- 科学(69463)
- 财(64257)
- 所(58282)
- 农(56214)
- 研究所(53285)
- 中心(52944)
- 财经(52013)
- 业大(49535)
- 经(47549)
- 江(46591)
- 经济学(45594)
- 农业(44747)
- 北京(44642)
- 范(41724)
- 院(41490)
- 经济学院(41251)
- 师范(41227)
- 财经大学(38975)
- 基金
- 项目(224746)
- 科学(177632)
- 基金(167137)
- 研究(159951)
- 家(147275)
- 国家(146123)
- 科学基金(124860)
- 社会(103406)
- 社会科(98192)
- 社会科学(98161)
- 基金项目(87755)
- 省(84428)
- 自然(81921)
- 自然科(80098)
- 自然科学(80067)
- 自然科学基金(78667)
- 教育(74253)
- 划(73102)
- 资助(69920)
- 编号(62526)
- 部(51630)
- 重点(51162)
- 成果(50647)
- 发(47676)
- 创(46597)
- 教育部(44351)
- 科研(44158)
- 国家社会(44127)
- 创新(43696)
- 课题(42976)
共检索到482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易江玲 陈传明
心理距离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已有文献大多从信息流动和主观感知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则从缘分的视角出发,利用1990-2011年中国和84个经济体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数据,分析了中国心理距离的构成维度,并测量了中国对内心理距离和对外心理距离(分别对应投资于中国的跨国公司、投资于外国的中国企业)。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内心理距离和对外心理距离都由三个维度构成,即典缘、地缘和人缘;典缘由政治制度和文化构成,地缘由地理距离和共同边界构成,人缘由华人社会网络和语言构成。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中国对内心理距离中,最近的是中国香港,最远的是乌拉圭;在中国对外心理距离中,最近的是中国香港,最远的是丹麦。依据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江玲 陈传明
目前,关于国际商务领域心理距离的研究主要有三大视角:信息流动视角、主观感知视角和缘分视角。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阐明了这些视角的主要观点、相互联系和区别。并且,由于研究情境不同,研究视角相应不同,心理距离的定义内涵等方面也随之存在差异,因此,本文从这些视角入手,系统评述、分析和总结了心理距离的定义内涵、构成维度、测量方法、对称性和悖论等。最后,结合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心理距离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孟寒 黎艳
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对54个国家和地区OFDI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考察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的影响。采用动态综合评价的二次加权法构建涵盖政治、经济的综合性制度测度指标,检验制度距离、双边投资协定对OFDI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距离会抑制中国OFDI的流出,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减少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障碍,并且双边投资协定对制度距离的抑制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其次,双边投资协定对OFDI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与发达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直接作用不显著,间接作用显著;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比较显著。最后通过门槛回归模型确定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距离 双边投资协定
[期刊] 预测
[作者]
武立东 杨军节
本文选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数据,以不同国家间制度距离和双边外交关系作为切入点,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和双边外交关系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高制度质量的国家中,制度距离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U型关系。同时,双边外交关系对于中国向低制度质量国家的投资具有促进作用。此外,两国之间的双边外交关系能够有效地调节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较为亲密的双边外交关系能够弥补两国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研究对于融合制度理论和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以及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国际政治关系 跨国投资 走出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制度观和行为学视角下,母国与东道国腐败程度的差异影响投资者对风险和机会的感知从而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以及2003—2011年中国对168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腐败距离对中国是否进入东道国开展直接投资并无显著影响,但对进入东道国后的直接投资规模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区分腐败距离的不同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型等投资动机后,结论依然成立;相对于欧洲地区和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中国在非欧洲地区和金融危机后在腐败距离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拥有更多的OFDI存量。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企业敢于在腐败程度与母国差异较大的东道国开展投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腐败距离 制度观 行为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慧敏 刘辉煌
地理距离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新"新经济地理视角,在Melitz,Helpman及Chen的企业异质性模型基础上,引入与地理距离相联系的中间投入品运输与增加的固定成本函数,考察距离因素与东道国特征如何影响企业进入的生产率门槛值。采用2000~2010年中国企业在118个国家(地区)建立的1052家子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境外投资企业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异质性,地理距离与企业生产率门槛值正相关,存在"随机的自我选择机制",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选择进入邻近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投资于距离较远,市场需求较小的东道国。
关键词:
距离 企业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国伟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距离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中间产品、工资差距、距离等因素的混合型国际直接投资模型,该模型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两国间的距离越远,则两国间的国际直接投资量越少。在本文的国际直接投资模型中,国际直接投资既是为了减少贸易成本,也是为了利用其他国家工资低的优势,包含了水平型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垂直型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这与现实中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一致。利用美国2008年国际直接投资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国际直接投资与距离之间的负向关系确实存在。
关键词:
距离 国际直接投资 运输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镇
利用2000-2003年间69个投资国和地区的国别资料,本文分析了制度上的差异与作为东道国的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制度差异越大,投资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越少;包括法律完善程度和私有财产保护程度在内的法律制度差异越大,投资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越少;贸易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管制政策等宏观经济制度差异越大,投资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越少;政府干预程度、工资控制程度和市场规范程度等微观经济制度差异越大,投资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越少。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度因素 投资环境 市场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辉煌 肖慧敏
笔者利用"两国两公司"模型论证了距离对跨国公司ODI决策的影响。采用中国对其他51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样本国聚类分析后,考察了中国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ODI)对距离的敏感度,发现相对于资源寻求型ODI,距离对市场寻求型ODI的阻碍效应更大,这主要是由我国ODI的动机和特性所致。
关键词:
ODI 距离 敏感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林发勤
距离因素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与其他32个国家和地区双边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基于引力模型,运用稳健OLS回归法、Tobit回归法和Poisson回归法研究发现,距离对中国双边直接投资虽然有阻碍影响,但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与距离对于双边贸易的影响不同。主要原因是,投资和贸易特性的差别导致它们对距离的敏感度不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苏莉 黄新飞
遗传距离是指两个民族的人追溯到他们最近的共同祖先所过去的时间,时间越久远即遗传距离越大,双方投资的契约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开展。使用中国对104个经济体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工具变量法分析了遗传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区位的影响及机制。经验验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遗传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低遗传距离组,遗传距离显著抑制投资规模;而在高遗传距离组,遗传距离转而正向影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对"一带一路"经济体的投资受遗传距离负向作用影响,而对非"一带一路"经济体的投资呈正向的影响;友城交流能改善遗传距离对投资的抑制效应。
关键词:
遗传距离 对外直接投资 友城交流 Ⅳ估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黄凯
以"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而法制制度距离则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制度距离差异分为大、小两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存在明显的惯性特征即前期投资会显著影响当期投资,又遵循着出口导向型投资,而且还倾向于投资那些汇率估值较低、基础设施更完善、劳动产出更高的国家或地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齐云 肖双薇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多维距离(制度、经济和地理距离)考察距离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首先运用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和固定效应方法,对东道国与我国在制度、经济与地理上的差距如何影响中国OFDI进行了定量研究,然后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制度距离影响中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距离对我国OFDI具有负面影响,即我国OFDI具有制度相似性特征;相较于发达国家,制度距离对发展中国家OFDI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呈倒"U"型结构。经济距离对我国OFDI存在国别差异但门槛效应不明显,经济距离与发达国家OFDI正相关,而与发展中国家OFDI负相关。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存在显著的阻碍作用;我国对地理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存在明显的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最后对制度、经济与地理三维距离影响OFDI的总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理距离对OFDI的负面作用最大,占据主要影响因素,经济距离的影响程度居于其次,而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相对最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先明 郭树华 蒙昱竹
腐败惩治推进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这一命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本文收集了世界主要国家2013—2016年的数据,采用双向静态固定效应方法,研究腐败惩治和腐败距离对各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影响。为解决内生性问题,进行了GMM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模型的稳健性。进一步,本文以腐败惩治和腐败距离的均值为分类标准,把各国划分为四种类型,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就多数国家而言,腐败距离小且腐败严惩治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各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清廉的投资环境是有利的,得到了腐败距离小且腐败严惩治国家的分组回归经验支撑。第二,对腐败宽惩治的国家,腐败距离小且腐败严惩治的投资环境会带来摩擦效应,这类国家更擅长在投资过程中寻租获利。尽管如此,放松对其腐败惩治也非上策,更好的选择是充分发挥其资源、能源与要素成本优势,降低投资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军
本文首先对心理距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心理距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基础上的心理距离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心理距离是影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当从政府和企业层面采取相应措施以缩短心理距离,从而更好地助推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心理距离 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