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
2023(1702)
2022(1469)
2021(1326)
2020(1176)
2019(2795)
2018(2687)
2017(5241)
2016(2654)
2015(3169)
2014(3202)
2013(3229)
2012(3031)
2011(2768)
2010(2925)
2009(2715)
2008(2458)
2007(2139)
2006(1901)
2005(1835)
作者
(7226)
(6190)
(6060)
(5553)
(3951)
(2876)
(2787)
(2348)
(2215)
(2121)
(2026)
(1981)
(1966)
(1905)
(1841)
(1812)
(1808)
(1778)
(1748)
(1733)
(1594)
(1427)
(1399)
(1381)
(1376)
(1361)
(1359)
(1348)
(1223)
(1195)
学科
(12261)
经济(12251)
管理(7234)
(7130)
(6092)
企业(6092)
(5609)
贸易(5607)
(5514)
方法(5203)
(4634)
数学(4256)
数学方法(4210)
(3671)
金融(3671)
收入(3242)
国际(3073)
中国(3030)
(2984)
业经(2887)
世界(2744)
(2549)
银行(2547)
(2495)
关系(2421)
国民(2397)
(2313)
(2235)
(2227)
国民收入(2224)
机构
大学(40017)
学院(39663)
(19413)
经济(19115)
管理(14622)
研究(13985)
理学(12620)
理学院(12413)
管理学(12215)
管理学院(12144)
中国(11340)
(8989)
(8580)
财经(7109)
科学(6812)
(6779)
经济学(6556)
(6513)
研究所(6084)
中心(6006)
经济学院(5964)
北京(5683)
财经大学(5356)
(5271)
师范(5247)
国际(5214)
(5139)
(5108)
(5092)
商学(4854)
基金
项目(23805)
科学(19099)
研究(18259)
基金(17926)
(15225)
国家(15121)
科学基金(13033)
社会(12276)
社会科(11747)
社会科学(11742)
基金项目(9062)
教育(8813)
(8051)
自然(7842)
资助(7819)
自然科(7719)
自然科学(7716)
自然科学基金(7579)
编号(7305)
(7258)
成果(6165)
(5957)
教育部(5414)
重点(5287)
国家社会(5212)
人文(5168)
中国(5122)
课题(5083)
(4965)
(4944)
期刊
(21544)
经济(21544)
研究(14341)
中国(7149)
国际(6490)
(6361)
管理(5922)
(5235)
(5171)
金融(5171)
教育(4762)
经济研究(4729)
学报(4538)
科学(4471)
大学(3842)
业经(3523)
学学(3503)
财经(3426)
(3297)
世界(3249)
商业(3236)
问题(3054)
(2995)
技术(2716)
(2499)
贸易(2499)
农业(2307)
商业经济(2129)
国际贸易(2098)
经贸(2003)
共检索到63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旭晖  
国际贸易中,心理距离是指对文化及商业环境等差异的感知与理解而形成的母国市场与国外市场之间的距离,主要由国家文化距离与商业环境距离构成。人们普遍认为公司在与母国市场相似的海外市场上经营的绩效比较高是由于心理距离与组织绩效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因而将实践中存在的心理距离与组织绩效的正相关关系称之为心理距离悖论。《心理距离悖论与国际零售商海外扩张》以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零售商在对方市场的扩张绩效为例,分析了心理距离悖论的存在"对企业的海外经营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如何化解这一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市场邻近模型是以地理邻近与文化邻近为基点,并增加了经济、社会、零售结构与公共政策这几个标准,而构建起的市场邻近六角模型。国际零售商在海外市场选择时,尤其是在国际化初期,将偏好于向与母国市场具有邻近性的海外市场进行扩张。通过心理距离来对市场邻近程度进行衡量,更符合零售商海外扩张团队决策的实际。本文对心理距离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心理距离的测量方法,并对心理距离悖论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市场邻近模型与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国际零售商海外市场选择中的作用进行了评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零售商海外扩张的区域选择问题是零售国际化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在综合了大量的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 ,通过实证分析 ,构建出国际零售商海外扩张市场选择的一种理论框架 :市场邻近性模型。并由地理、经济、文化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市场邻近三角形扩展成由文化、经济、社会、公共政策以及零售结构组成的市场邻近五角模型 ,为国际零售商海外扩张的市场选择 ,尤其是国际化初期阶段的市场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旭晖  
推动因素与拉动因素在研究跨国零售商海外扩张动因问题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探讨了欧洲跨国零售商进入东亚市场的影响因素,认为欧洲跨国零售商东亚市场进入是推动因素与拉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江  兰传海  李俊  
扩张模式是零售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其未来的生存与绩效。将扩张模式分为扩张顺序、扩张规模以及扩张速度三部分,通过对扩张模式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零售企业海外市场扩张模式选择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定量研究了4家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经营的扩张模式,得到了和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的结果,并与以往定性研究成果相符合,实证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定量研究零售企业海外市场扩张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闫星宇  吴波  
在国际零售巨头纷纷涌入我国大中小城市、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收取通道费成为大型零售商盛行的盈利模式。但连续多年位居全国连锁10强的华润苏果超市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盈利模式——多业态扩张模式。本文将分析华润苏果的蜂窝式多业态密集布点、直营与特许加盟双轮驱动的渗透式扩张,以期对我国零售商的发展有所启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洪芬  
连锁经营是现代零售组织形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对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和全面提升流通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意义非凡。因此,厘清行业增速趋缓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对行业增速趋缓的原因进行剖析,首先还需了解连锁零售商的空间扩张机理.本文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竞食效应、密度经济与连锁零售商的空间扩张进行探索,并对连锁零售商的空间扩张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瑞娟  
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网上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商品,既方便又快捷。连锁零售商已由传统的实体经营模式向网络销售模式发展,依托互联网技术可以降低空间阻力和选址约束,同时产生新的零售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对新零售模式下的连锁零售空间扩张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分析预测新零售模式的扩张方式及趋势,以期为我国连锁零售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旭晖  
本文通过对天客隆与联华海外扩张的案例,引出了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问题。在目前中国零售市场发展环境下,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基本具备了国际化的可行性,国际化是零售企业成长的重要战略之一。笔者在对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要点,包括重视海外市场的调研,准确选择目标市场、进入方式与业态,以及注重海外市场经营过程中的策略调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兰传海  周江  
金融危机给零售企业的海外扩张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影响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先进经济体所受的冲击明显大于新兴经济体,百货等业态受到的影响大于超市等业态,奢侈品类及高端品牌的业绩比日常用品及中低端商品下滑显著。同时,危机也使零售业扩张的新途径——网络零售业得以迅速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夏春玉  
本文认为,并购、特许、合资、有机增长与战略联盟是目前跨国零售商进入海外市场的常用模式,这几种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不同的适用条件;跨国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应综合考察东道国环境因素(包括市场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法律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与零售商特定因素(包括零售商规模、零售商专业技能和国际化经验)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铁立  
零售业国际化空间分布表现为不均衡特征:进入优势和面对的进入壁垒。其往往使零售企业国际化采取不同的空间扩张方式,主要有渐进式、跳跃式和综合式三种方式。中国零售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应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并充分利用自身市场较大区域优势,增强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网络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勇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对实体经济产生阶段性巨大冲击的同时,也让生鲜配送、线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新型"宅经济"增长迅速,带动了各行各业新一轮数字化转型的高潮,推动金融业务特别是零售金融业务朝着零接触服务、全线上运作、智能化经营的方向加速前进。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与服务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面对新的消费需求,金融业将持续深化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通过"零距离"金融创新服务,在"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振宇  谢志华  
随着零售商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少数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将日益强大,零售商跨国扩张必然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组织产生影响。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零售业内部的企业间关系,也影响到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纵向关系并影响制造商的行为,甚至对国际产业组织和分工格局也将产生诸多影响。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赢者通吃的时代,这种多方面的影响将更为深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向东  刘雨诗  陈成漳  
交易活动的空间扩张与竞争是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关注的重要课题,零售商的合理布局对发展城乡经济、配置流通资源、满足居民消费需求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化零售组织形式,得到业界广泛实践和政府高度关注。然而近年来,中国连锁零售业陷入"增长困境",以门店扩张为主的传统空间扩张方式受制于内在机制与外在环境的双重约束,不可能再为企业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究其原因,是这种粗放式扩张虽然能够简单直接地降低空间阻力,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竞食效应。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调和这种矛盾提供了技术基础,对商业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化动力机制造成深刻的影响。在现实的行业实践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通过直接虚化门店来避免实体空间的种种约束,而"新零售模式"的出现,又相较于电商在"权衡竞食效应与密度经济"和"降低消费者空间阻力"上展示出更大的优势。因此,本文以模型推演结合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数字经济时代连锁零售商空间扩张与竞争的创新机制,以期为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乃至整个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