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2)
- 2023(8649)
- 2022(6979)
- 2021(6483)
- 2020(5533)
- 2019(12622)
- 2018(12447)
- 2017(24587)
- 2016(13277)
- 2015(14854)
- 2014(14393)
- 2013(13933)
- 2012(12199)
- 2011(10798)
- 2010(10843)
- 2009(9915)
- 2008(9761)
- 2007(8488)
- 2006(7259)
- 2005(6295)
- 学科
- 济(53811)
- 经济(53755)
- 业(44263)
- 管理(43264)
- 企(38734)
- 企业(38734)
- 方法(31117)
- 数学(28511)
- 数学方法(27995)
- 财(18924)
- 务(13417)
- 财务(13385)
- 财务管理(13366)
- 企业财务(12830)
- 农(12595)
- 中国(11613)
- 业经(11529)
- 贸(11066)
- 贸易(11061)
- 易(10822)
- 制(9827)
- 学(9189)
- 技术(8850)
- 农业(8600)
- 理论(8332)
- 划(7609)
- 体(7259)
- 地方(6997)
- 银(6974)
- 环境(6973)
- 机构
- 学院(187207)
- 大学(186613)
- 管理(77135)
- 济(75425)
- 经济(74110)
- 理学(68916)
- 理学院(68206)
- 管理学(66726)
- 管理学院(66435)
- 研究(55550)
- 中国(42170)
- 京(37467)
- 科学(35602)
- 财(33751)
- 农(33346)
- 业大(31253)
- 财经(28055)
- 所(27688)
- 农业(26662)
- 中心(25828)
- 经(25738)
- 研究所(25552)
- 江(25148)
- 北京(22871)
- 经济学(22807)
- 商学(21754)
- 商学院(21570)
- 财经大学(21263)
- 范(21055)
- 经济学院(20824)
- 基金
- 项目(132944)
- 科学(105105)
- 基金(99212)
- 研究(89249)
- 家(88608)
- 国家(87936)
- 科学基金(76396)
- 社会(58535)
- 社会科(55811)
- 社会科学(55794)
- 自然(52922)
- 基金项目(52908)
- 自然科(51853)
- 自然科学(51839)
- 省(51639)
- 自然科学基金(50948)
- 划(43968)
- 教育(42383)
- 资助(41449)
- 编号(34270)
- 重点(29690)
- 部(29132)
- 创(28297)
- 科研(26452)
- 发(26418)
- 创新(26403)
- 计划(25786)
- 成果(25410)
- 教育部(25137)
- 大学(24682)
共检索到251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霍杰 蒋周文 杨洪青
基于65 670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据,本文使用群组Logit模型,分析了心理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语言差异和工业发展水平差异与跨国公司采取独资模式进入的机会比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宗教差异与跨国公司采取独资模式进入的机会比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教育水平差异和民主差异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康宏 林润辉 董坤祥
文章研究了制度逆差背景下,制度距离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制度逆差背景下,随着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管制距离、规范距离以及认知距离的增大,跨国公司会更倾向于选择成立全资子公司。此外,文章还剖析了管制、规范制度距离子指标与进入模式的关系,发现只有法律制度距离与进入模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牛冲槐
国家之间制度环境差异往往使得跨国公司处于难以获取合法性的外来者劣势,如何选择合适的进入战略以规避这种劣势逐渐成为众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由此,在将制度距离分成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合法性视角出发,以178家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了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合资与独资这两种进入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国际经验和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独资而言,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越远,中国跨国公司越偏好于选择合资进入东道国市场;国际经验负向调节了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合资与独资选择的影响,社会资本负向调节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建红 陈怀超
笔者依据三支柱制度理论,从组织合法性视角出发,采用权变的观点,在将制度距离分为远近两种情形后,分析了制度距离影响跨国公司进入战略选择的机制,并构建了相应的权变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在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远时,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应该首先遵从当地制度环境的要求,以获取外部合法性,优先考虑的进入战略是并购、合资以及在合资企业中采用少数股权;而在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近时,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应该首先遵从跨国公司内部制度环境的要求,以获取内部合法性,优先考虑的进入战略是绿地、独资,如选择合资的话,则在合资企业中采用多数股权。研究结果可以为跨国公司从内外合法性视角出发,在制度距离下选择合适的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晓云 陈怀超
众多学者从知识的特点、企业和国家层面提出了知识跨国界转移的影响因素,而鲜有学者从国家之间制度差异视角就知识跨国界转移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总部和国外分支机构之间双向和单向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距离越远,跨国公司跨国界转移知识越困难。并且,管制距离下更难于转移明晰性知识,而规范和认知距离下更难于转移默会性知识。此外,本文进一步指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国际经验的累积和企业社会资本的构建,减弱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本文从组织合法性视角出发,以178家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了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战略两阶段(并购/绿地、合资/独资)选择的影响,验证了国际经验、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采用层级回归探究了制度距离与跨国公司进入战略的匹配对其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距离越远,相对于绿地,中国跨国公司越可能选择并购;相对于独资,中国跨国公司越可能选择合资。国际经验负向调节了制度距离对并购与绿地以及合资与独资选择的影响;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资本负向调节了制度距离对合资与独资选择的影响。此外,制度距离远时,相对于绿地,中国跨国公司选择并购的国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康宏 林润辉 李娅 周常宝
本文分析了管制制度落差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着重对比了管制制度顺差与逆差对企业进入模式决策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与制度落差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海外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东道国管制制度水平低于中国时,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合资进入模式;当东道国管制制度水平高于中国时,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独资进入模式。研究同时表明,东道国市场开放程度对以上两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冰洁
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战略投资的基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愈来愈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历程中,其进入模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独资模式成为主导,并购趋势加强。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中国市场 进入模式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薛求知 韩冰洁
作为东道国投资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腐败不但会对FDI流入总量产生影响,还会对跨国公司的战略产生影响,而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战略。本研究以1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745家跨国公司子公司作为样本,运用MANOVA分析、判别分析、Logistic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东道国国家层面感知腐败、产业层面感知腐败会使跨国公司采用持股比例较低的合资(控股或非控股)进入模式;第二,东道国腐败程度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战略的影响会受到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战略动机的调节。
关键词:
腐败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 战略动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于李娜
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战略的基石,也是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当地竞争以及当地的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进入模式 合资企业 独资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春丽
本文从股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视角对跨国公司股权进入模式进行了动态的博弈分析。跨国公司的股权进入模式,尤其是对控制权的配置,是在满足东道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双方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的条件下,由双方共同决定的一种相机性配置机制,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当地企业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同时又能适时地给予当地合作者以足够的激励,以尽可能地利用当地资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股权进入模式 控制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国新
为了获取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和最大的国际化经营利润,跨国公司必须正确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与模式。典型的进入模式有三种:出口、对外直接投资、许可证交易。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有几种选择进入模式的典型方法,包括成本比较法、净现值比较法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决策变量阐明了跨国公司选择进入模式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而为决策者选择最优进入模式提供了方法参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洁 张天顶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模式:绿地投资和并购。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对跨国公司如何在这两种进入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在不同的进入模式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水平有何不同,以及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选择和技术转移水平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有关促进跨国公司提高对华技术转移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进入模式 技术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冰洁 冯宗宪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熏吸收外商投资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研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各因素及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模式是独资,其次是合资和合作。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跨国公司 进入中国市场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付竹;
文化距离会负向作用于企业的财务绩效,而企业如果选择控股比例较高的进入模式,则能减少文化距离对绩效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反,文化距离会正向作用于企业的战略绩效,此时企业选择控股比例较低的进入模式,将会扩大文化距离给企业绩效带来的正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