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2)
- 2023(10464)
- 2022(8750)
- 2021(8286)
- 2020(6951)
- 2019(15538)
- 2018(15250)
- 2017(28907)
- 2016(15551)
- 2015(17469)
- 2014(16671)
- 2013(16342)
- 2012(14838)
- 2011(13525)
- 2010(13468)
- 2009(12636)
- 2008(12332)
- 2007(11193)
- 2006(10111)
- 2005(8746)
- 学科
- 济(62937)
- 经济(62856)
- 业(54723)
- 农(46853)
- 管理(44256)
- 企(33723)
- 企业(33723)
- 农业(31296)
- 方法(21069)
- 业经(19584)
- 数学(18504)
- 数学方法(18261)
- 地方(17836)
- 中国(16303)
- 技术(16273)
- 制(15742)
- 财(15110)
- 体(11419)
- 农业经济(10786)
- 发(10782)
- 学(10701)
- 技术管理(10692)
- 策(10102)
- 银(9834)
- 银行(9821)
- 环境(9578)
- 收入(9390)
- 行(9382)
- 村(9296)
- 农村(9284)
- 机构
- 学院(212502)
- 大学(206235)
- 济(87106)
- 经济(85199)
- 管理(84373)
- 理学(73459)
- 理学院(72602)
- 管理学(71294)
- 管理学院(70882)
- 研究(70708)
- 中国(55814)
- 农(53906)
- 科学(44131)
- 京(42555)
- 农业(40863)
- 业大(37862)
- 财(37857)
- 所(35097)
- 中心(34987)
- 江(33743)
- 研究所(31715)
- 范(29244)
- 师范(29030)
- 财经(28929)
- 省(27191)
- 州(26978)
- 经(26180)
- 北京(25677)
- 经济管理(25536)
- 农业大学(25416)
- 基金
- 项目(146506)
- 科学(116350)
- 研究(111168)
- 基金(104759)
- 家(90813)
- 国家(89902)
- 科学基金(77851)
- 社会(71384)
- 社会科(67082)
- 社会科学(67060)
- 省(62279)
- 基金项目(56892)
- 划(48902)
- 教育(48615)
- 自然(48599)
- 自然科(47405)
- 自然科学(47395)
- 编号(46594)
- 自然科学基金(46516)
- 资助(39727)
- 成果(36289)
- 发(33375)
- 创(33325)
- 重点(32547)
- 部(31554)
- 课题(31494)
- 农(31345)
- 创新(31206)
- 制(29479)
- 国家社会(29190)
- 期刊
- 济(105077)
- 经济(105077)
- 研究(59762)
- 农(57963)
- 中国(49059)
- 农业(39236)
- 学报(31522)
- 科学(31208)
- 财(28411)
- 管理(27538)
- 大学(25108)
- 业经(24298)
- 学学(23687)
- 教育(22024)
- 融(21845)
- 金融(21845)
- 业(19304)
- 技术(18916)
- 问题(14915)
- 农村(14271)
- 村(14271)
- 农业经济(14049)
- 经济研究(13218)
- 财经(13077)
- 资源(13057)
- 版(12290)
- 科技(12117)
- 经(11181)
- 技术经济(11137)
- 经济问题(10947)
共检索到322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俊峰 赵源
笔者构建了基于心理距离的新农合农户满意度测评模型,利用河南省18个省辖市124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潜变量分析法,考察在两种心理距离状态下参合农户满意度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户与新农合制度心理距离较远时,农户预期与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负相关,当农户与新农合制度心理距离较近时,农户预期与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正相关;新农合农户满意度随着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的提高而提高;参合农户与新农合医疗机构的接触程度对新农合满意度评价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提升新农合制度的运行绩效,就不能仅局限于提高新农合制度的质量与价值,还应加大力度引导农户产生更高的预期,以期在高绩效与高预期中推进新农合制度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俊峰 赵源
笔者构建了基于心理距离的新农合农户满意度测评模型,利用河南省18个省辖市124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潜变量分析法,考察在两种心理距离状态下参合农户满意度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户与新农合制度心理距离较远时,农户预期与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负相关,当农户与新农合制度心理距离较近时,农户预期与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正相关;新农合农户满意度随着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的提高而提高;参合农户与新农合医疗机构的接触程度对新农合满意度评价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提升新农合制度的运行绩效,就不能仅局限于提高新农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良健 罗凤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以期改善我国农村的经济现状,其绩效如何?通过对我国粮食主产区部分省份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本文从农民满意度的角度出发,运用满意度测评方法对我国惠农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就单项政策而言,取消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费等政策实施绩效较高,而农技培训、农村小额贷款等的实施绩效较低。整体而言,我国现阶段惠农政策实施绩效农民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关键词:
农民满意度 惠农政策 绩效评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冬平 郭震 边英涛
农户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本文利用河南省18个地市的43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良种补贴政策满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现金补贴的农户而言,其教育程度和对良种补贴政策的认识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满意有明显的正相关影响;而对于补贴券的农户,其对供种公司的服务满意直接影响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此外,粮食面积变动、对良种补贴政策了解、补贴政策能否调动积极性、对政府组织的行为满意程度、良种补贴的作用效果等变量与农户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满意正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海龙
本文使用2005—2008年河南省农户微观层面的截面数据,运用参数方法测算了近年河南省农户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报酬。结果表明:2005—2008年河南省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呈递增趋势,平均技术效率在0.77~0.87之间,且生产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亚恒 曲春红 刘现武
农户兼业问题是在我国人地矛盾较尖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制约下形成的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均衡形态,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户兼业经营现象将长期存在,并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普遍趋势。近年来我国农户兼业现象进一步不断深化,且兼业农户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纯农户。文章首先对河南省农户兼业整体情况进行阐述,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对样本农户数据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河南省2004~2011年间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值较高,同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3种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兰惠敏
在对国内外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在同事、自我实现两方面满意度较高,对报酬的满意度最低。性别对教师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影响;未婚教师对工作条件和自我实现的满意度均高于已婚教师;专业课教师在工作条件和领导与管理两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低于基础课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整体满意度基本呈现U型趋势;市区教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县区教师。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 工作满意度 河南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军波 喻超 戈大专 陈建华
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致贫因素的多尺度探索,对揭示乡村贫困成因规律、提升减贫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分层线性模型和多维贫困数据,从户-村-县三级尺度研究了河南省及其平原、丘陵、山地3种地理环境下农户致贫因素的尺度差异及机理比较。结果表明:①河南省农户致贫因素存在显著的尺度差异特征,农户尺度总体上解释了82.0%的农户致贫方差变异,村和县尺度分别为10.6%和7.4%。平原、丘陵、山地地区农户尺度的致贫方差变异占比分别为85.4%、89.7%和74.7%,村域尺度分别为14.6%、10.3%和25.3%,表明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的主要致贫因素均聚集在农户尺度,村级尺度对农户致贫也有一定的作用,而县级尺度因素影响相对较小。②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户致贫因素显著不同。未成年抚养负担、种植业收入占比高和转移性收入依赖是贫困农户的主要致贫因素,其中平原地区的直接致贫因素是较高医疗支出及未成年人抚养负担,而种植业收入依赖是丘陵和山地地区的关键致贫因素。③县域地形地貌条件及涉农投资是农户致贫的宏观背景,传统农业种植收入依赖及较重的家庭负担是农户致贫的个体因素,村平均高程及人均耕地规模加剧了个体因素的致贫作用。区域减贫政策制定不但要强调县域尺度的区域差异性,更须重视农户及村域尺度的微观特征,发挥农户脱贫主体地位,完善农户需求导向的减贫政策体系,提升减贫政策实施成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庆 李小建
基于共生理论,笔者提出农户群发展的共生分析框架,并以河南省孟寨村农户群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增加共生界面、改进共生模式、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加强信任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互补作用以及完善农户群的整体规划是促进孟寨村农户群共生发展的主要思路。研究表明,共生理论特别适用于专业村农户群的发展研究,同时,共生理论能为村庄发展提出许多重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生 共生发展 农户群 孟寨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燕子 罗剑朝 张颖
基于河南省305个家庭农场实地调研数据,对影响家庭农场主贷款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6.56%的家庭农场主对贷款评价为满意;农场主的文化程度、银行关系、家庭农场的示范等级、经营类型、经营规模、总资产、银行的服务态度以及政府的利率优惠政策对农场主贷款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家庭农场主贷款满意度影响程度最高的变量是利率优惠政策,最低的变量是总资产。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出明确、可行的家庭农场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重视家庭农场贷款业务,为不同经营类型的家庭农场设计贷款产品,调整家庭农场授信等
关键词:
家庭农场主 贷款满意度 边际贡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映晖 张正河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 ,深入分析了农村改革后二十年来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 ,得出如下结论 :1 983~ 2 0 0 3年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总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生活费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稳步下降 ,文教娱乐费、医疗保健费和工时费的比重却明显提高 ,其中文教娱乐费上升幅度最大。比较而言 ,城乡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仍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再生产 成本 人力资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流涛 翟彬 樊鹏飞
借鉴MA分析思路,构建农户生产行为环境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河南省传统农区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指标,定量分析农户生产对农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行为主要是通过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和规模等方面的传导,通过改变或影响生态环境直接因子对农业环境的变化产生影响;(2)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特征(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和劳动力数量)、农户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农户生产规模、细碎化程度和农产品商品化对农业环境影响显著。其中,农户生计方式兼业化加大了农户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户增收行为,比如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商品化增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陈淑兰 李小建
对农户打工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典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区位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打工簇现象,在自然村尺度上,少数的打工簇集中了多数的打工者。其形成主要由打工决策和打工区位选择中打工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决定,主要基于传统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关系网络在打工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种子打工者和潜在打工者在由关系强度决定的博弈中造成了打工簇的形成和扩散。
关键词:
打工簇 关系网络 农户 中部农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成玉
本文根据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地质量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质量对农户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对转出和转入影响方式不同;对于同一转出户,农户将优质农地留作口粮田,愿意先转出劣质农地;对于同一转入户,农户处于经济收益的考虑,更愿意转入优质农地;受农地质量的影响,农户转入、转出意愿差异较大,改善农地质量有利于减少农地撂荒形象。
关键词:
农地质量 农户 流转意愿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三友 林艳丽 郭金玲 董新刚 宗上纲 张健锋 卢祖洵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研究16个西医技术项目的推广绩效。方法:从适宜技术推广能力、推广效率和推广效果3个方面入手,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现场调查,最终确定医疗质量、医疗工作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12项指标评价推广绩效。结果:参与推广的技术人员中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81.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7.0%;接受培训的1841名卫生技术人员中88.4%熟练掌握了培训内容;推广适宜技术2272例,人均推广1.23例;以《高渗氯化纳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技术推广效果最好。结论:河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绩效显著,不但推广能力强,而且推广效率高。
关键词:
卫生 适宜技术 推广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