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1)
- 2023(16553)
- 2022(14291)
- 2021(13366)
- 2020(11296)
- 2019(25408)
- 2018(25156)
- 2017(48384)
- 2016(26490)
- 2015(29505)
- 2014(28704)
- 2013(28107)
- 2012(25585)
- 2011(23152)
- 2010(22975)
- 2009(21285)
- 2008(20954)
- 2007(18407)
- 2006(16164)
- 2005(14146)
- 学科
- 济(97456)
- 经济(97312)
- 管理(84103)
- 业(79240)
- 企(67930)
- 企业(67930)
- 方法(44436)
- 数学(37900)
- 数学方法(37502)
- 财(29566)
- 农(26607)
- 中国(26482)
- 业经(23861)
- 制(23015)
- 学(21923)
- 技术(20758)
- 务(18990)
- 财务(18922)
- 财务管理(18890)
- 地方(18322)
- 贸(18058)
- 贸易(18046)
- 企业财务(17983)
- 农业(17792)
- 易(17528)
- 理论(17410)
- 银(17046)
- 银行(16977)
- 行(16099)
- 融(16018)
- 机构
- 大学(371721)
- 学院(368883)
- 管理(147214)
- 济(145002)
- 经济(141923)
- 理学(128206)
- 理学院(126748)
- 管理学(124621)
- 管理学院(123958)
- 研究(121917)
- 中国(90314)
- 京(78509)
- 科学(76712)
- 财(68721)
- 农(63403)
- 所(60965)
- 业大(58495)
- 研究所(55705)
- 中心(54997)
- 财经(54797)
- 江(53833)
- 农业(49917)
- 经(49847)
- 北京(49111)
- 范(46824)
- 师范(46259)
- 院(44088)
- 经济学(43605)
- 州(43047)
- 财经大学(40848)
- 基金
- 项目(257031)
- 科学(202006)
- 基金(186988)
- 研究(184582)
- 家(164477)
- 国家(163102)
- 科学基金(139951)
- 社会(117186)
- 社会科(111025)
- 社会科学(110999)
- 省(100858)
- 基金项目(100033)
- 自然(92225)
- 自然科(90077)
- 自然科学(90050)
- 自然科学基金(88476)
- 划(85085)
- 教育(84693)
- 资助(75697)
- 编号(73949)
- 成果(59472)
- 重点(57391)
- 创(57042)
- 部(56171)
- 发(53648)
- 创新(52665)
- 课题(50897)
- 科研(49152)
- 制(48784)
- 国家社会(48173)
- 期刊
- 济(156182)
- 经济(156182)
- 研究(106616)
- 中国(72157)
- 学报(63659)
- 农(56935)
- 科学(56372)
- 管理(55216)
- 财(53281)
- 大学(47885)
- 学学(45324)
- 教育(40746)
- 农业(38563)
- 融(31719)
- 金融(31719)
- 技术(30196)
- 财经(27118)
- 业经(25818)
- 经济研究(25081)
- 经(23122)
- 业(20502)
- 科技(20200)
- 问题(20057)
- 版(18314)
- 技术经济(17526)
- 图书(17431)
- 理论(17415)
- 业大(16632)
- 现代(16199)
- 商业(16111)
共检索到532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凤莲
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下,创新已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作为组织创新的主体——员工的创新将对组织整体创新绩效和变革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创新活动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唯有强大的内驱力才能驱使个体将创新活动坚持到底。因此,探寻员工创新行为的内驱力,并打开其作用机制的"黑箱",已成为当前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184名企业在职员工的调查,运用SPSS19.0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不仅直接影响,而且还部分通过知识共享间接影响员工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凤莲
"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已成为当前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员工心理资本视角来回答这一问题,并创造性地将知识共享引入到心理资本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之中,构建并验证了"心理资本→知识共享→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试图揭开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的"暗箱"。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183名在职员工的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心理资本、知识共享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心理资本、知识共享对员工创新行为以及心理资本对知识共享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心理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丁晨 王绍龚 赵曙明
学习目标导向会对员工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员工创新,有必要厘清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整合社会认知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运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化综合检验关于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关系的84份实证研究文献。结果显示: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显著正相关,团队层面的正向影响比员工个体层面更强;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在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即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激发知识共享促进员工创新;员工特征、企业特征、文化背景等情境因素,以及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测量因素,均显著影响学习目标导向与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三银 刘洪 刘健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然而至今为止还是没有一种有效且被广泛接受的结论。文章通过对341份来自于15家高科技公司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度的组织创新氛围,即同事支持、主管支持和组织支持对员工的组织认同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与此同时,组织创新氛围还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的发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种作用除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正向作用以外,还会在组织认同的中介下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组织创新氛围 组织认同 员工创新行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景保峰 康萌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296位组织员工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组织自豪在二者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部门工作年限显著调节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对组织自豪的影响,调节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经由组织自豪的中介对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即对工作年限长的员工,这些影响效应更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龙均 龙静 柳汝泓 万文海
员工通过越轨创新带来的拓荒式创新成果在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文献还未从动机视角研究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因此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整合了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这一组认知要素,并从动机视角引入绩效趋近目标导向作为中介,探讨其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来自53家科技型企业的468份三时间节点的员工数据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有促进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双高组合比双低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一致性组合比不一致性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高低组合比低高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主要通过形成绩效趋近目标导向进而影响越轨创新行为;差错管理氛围能正向调节绩效趋近目标导向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在越轨创新行为形成机制的研究上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企业如何驱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王丽璇 朱瑜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一个跨层次模型,探讨了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变革开放性和交互记忆系统分别在其中的中介及调节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可以有效预测员工创新行为;员工的变革开放性部分中介心理资本和创新行为;交互记忆系统在心理资本-变革开放性-创新行为这一中介机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交互记忆系统水平越高,变革开放性对心理资本-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越强。文章有助于打开心理资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黑箱"并能够有效指导企业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管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梅洁 朱瑜
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整合的研究视角,文章通过219份针对中国华南地区企业员工的两阶段追踪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与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完全中介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不仅调节了心理资本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还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梅洁 朱瑜
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整合的研究视角,文章通过219份针对中国华南地区企业员工的两阶段追踪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与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完全中介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不仅调节了心理资本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还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丁贺 林新奇 徐洋洋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试图构建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意愿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来自5家科研设计单位的214个样本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员工创新行为不存在直接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意愿均中介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还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意愿的链式中介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建锋 谢鹏 杨文艳 乔小涛
为进一步探究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构建以工作意义感和消极情绪为中介变量,积极归因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负向作用;工作意义感和消极情绪在不合规任务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积极归因不仅正向调节不合规任务和工作意义感的关系,而且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和消极情绪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星 程豹
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行为学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探究二者之间关系对指导和促进组织与员工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基于294份有效问卷数据,考察知识共享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员工情绪劳动在共享型领导与知识共享之间的调节作用。层级回归结果表明:共享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劳动在共享型领导与知识共享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表层行为会削弱共享型领导对知识共享的正向效应,而深层行为会强化共享型领导对知识共享的正向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罗瑾琏 赵莉 钟竞
基于领导理论和创新理论,本研究旨在探究双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16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281名R&D员工为调查对象,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与领导—成员交换(LMX)关系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灵活性在双元领导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及LMX关系之间起增强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领导者打破传统单一行为路径转而采用动态互补双元领导行为提升员工创新水平提供了新视角,并对企业创新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游浚 郑倩倩 张宁俊
基于310名员工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授权对雇佣关系与服务创新关系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一是互相投资型雇佣关系对服务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投资不足型、投资过度型雇佣关系对服务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二是互相投资型雇佣关系对知识型员工心理授权有正向影响,投资不足型、投资过度型雇佣关系对心理授权的部分维度有负向影响;三是投资不足型、投资过度型雇佣关系通过不同的心理授权维度影响员工服务创新行为。
关键词:
雇佣关系 服务创新 心理授权 知识型员工
[期刊] 预测
[作者]
霍伟伟 罗瑾琏
本文依据创新和公平理论,对比分析变革型与交易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的情境限制,以289位主管及759位员工为样本,采用跨层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变革型与交易型领导行为具有相关关系,但二者影响员工创新的作用情境和作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变革型领导通过组织创新氛围和LMX平均水平的跨层次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但此种领导行为也可能导致团队内LMX差异水平的扩大,进而形成阻碍创新的"圈内及圈外人"的差序氛围;交易型领导对员工创新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此种领导行为可以提升组织分配公平,进而正向调节员工创新水平。研究结论为领导者准确把握不同领导行为的适用情境提供了实证依据,具有较强的...
关键词:
领导行为 员工创新 跨层次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