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7)
2023(12152)
2022(10709)
2021(10244)
2020(8590)
2019(19572)
2018(19618)
2017(37912)
2016(20394)
2015(22886)
2014(22167)
2013(21758)
2012(19814)
2011(17764)
2010(17634)
2009(16022)
2008(15567)
2007(13601)
2006(11797)
2005(10047)
作者
(56358)
(46815)
(46481)
(44172)
(29890)
(22344)
(20993)
(18341)
(17661)
(16559)
(15946)
(15536)
(14731)
(14711)
(14305)
(14096)
(13928)
(13811)
(13356)
(13225)
(11484)
(11468)
(11230)
(10696)
(10477)
(10401)
(10334)
(10203)
(9267)
(9202)
学科
(77879)
经济(77791)
管理(65074)
(62995)
(54984)
企业(54984)
方法(37322)
数学(31701)
数学方法(31365)
(20605)
中国(20562)
(19995)
技术(18915)
业经(18580)
(16966)
地方(15613)
理论(15028)
(13931)
(13827)
财务(13769)
财务管理(13750)
农业(13698)
(13208)
贸易(13198)
技术管理(13131)
企业财务(13125)
(13124)
(12746)
(12100)
银行(12059)
机构
大学(283154)
学院(280815)
管理(118702)
(109819)
经济(107445)
理学(104092)
理学院(102935)
管理学(101250)
管理学院(100748)
研究(88849)
中国(65330)
(59495)
科学(55202)
(49525)
(43029)
业大(41187)
(40579)
财经(40376)
中心(40113)
(39501)
研究所(39419)
北京(37460)
(37095)
师范(36801)
(36790)
(32625)
(32540)
经济学(31929)
农业(31545)
商学(31413)
基金
项目(197857)
科学(157366)
研究(146315)
基金(144489)
(124775)
国家(123700)
科学基金(108105)
社会(92719)
社会科(87757)
社会科学(87736)
基金项目(77907)
(77513)
自然(70628)
自然科(69024)
自然科学(69009)
自然科学基金(67821)
教育(67249)
(64766)
编号(59640)
资助(58252)
成果(47679)
(45380)
(43376)
重点(43226)
创新(41470)
(41080)
课题(40410)
教育部(37673)
项目编号(37563)
大学(37470)
期刊
(116424)
经济(116424)
研究(81573)
中国(52338)
管理(44425)
学报(42200)
科学(40402)
(36714)
(35804)
教育(34102)
大学(32414)
学学(30304)
农业(25186)
技术(24594)
(22106)
金融(22106)
业经(19698)
财经(19396)
经济研究(18573)
(16452)
科技(15928)
图书(15654)
问题(14591)
技术经济(14422)
理论(14134)
(13260)
实践(13072)
(13072)
现代(12863)
商业(12824)
共检索到397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振刚  李云健  李娟娟  
本研究从个体特质和组织环境感知两个视角对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对310名在职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均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的影响;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知识分享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作用;知识分享意愿在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丁贺  林新奇  徐洋洋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试图构建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意愿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来自5家科研设计单位的214个样本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员工创新行为不存在直接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意愿均中介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还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意愿的链式中介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甄美荣  朱永跃  庄晋财  郭本海  
关键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庆金  苏杭  
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差序氛围,深刻影响着个体心理与行为机制。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框架,从社会信息加工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差序氛围感知影响创新行为的双重中介模型,包括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代表的认知路径和以情感承诺为代表的情感路径,探究特质性调节定向在认知和情感路径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273份员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差序氛围感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情感承诺在差序氛围感知与创新行为间起双重中介作用;特质性调节定向增强了差序氛围感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情感承诺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茜  陈睿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全球最著名的研发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例,分析了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与知识创新的关系以及团队创新氛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根据SECI模型,探索了团队层面的R&D团队知识创新的结构维度,得到R&D团队领导行为、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间关系的修正模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对团队知识创新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创新氛围实现的;社会情境在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之间起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茜  陈睿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全球最著名的研发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例,分析了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与知识创新的关系以及团队创新氛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根据SECI模型,探索了团队层面的R&D团队知识创新的结构维度,得到R&D团队领导行为、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间关系的修正模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对团队知识创新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创新氛围实现的;社会情境在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之间起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茜  陈睿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全球最著名的研发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例,分析了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与知识创新的关系以及团队创新氛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根据SECI模型,探索了团队层面的R&D团队知识创新的结构维度,得到R&D团队领导行为、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间关系的修正模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对团队知识创新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创新氛围实现的;社会情境在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之间起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三银  刘洪  刘健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然而至今为止还是没有一种有效且被广泛接受的结论。文章通过对341份来自于15家高科技公司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度的组织创新氛围,即同事支持、主管支持和组织支持对员工的组织认同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与此同时,组织创新氛围还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的发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种作用除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正向作用以外,还会在组织认同的中介下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建彬  景奉杰  
现代营销的运行模式源于经济学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顾客与企业相互分离且独立,企业产品创新来自于企业本身,顾客是企业的外源体,被动地接受企业创造的产品。实际上,企业的产品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行为,还需要借助外部顾客的创新行为,尤其在品牌社群出现以后,企业应该视顾客为内源体而不是外源体,顾客应该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品牌社群是让顾客成为企业创新源泉的一种有效方式。已有研究表明,在线品牌社群组织成员关系对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但没有考察在线品牌社群组织本身的一些特征是否也会对顾客创新行为产生影响。以在线品牌社群组织氛围为起点,研究社群组织氛围对顾客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把社群氛围分为支持性氛围和控制性氛围,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常阳  
创新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重要战略,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实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关于员工创新行为与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工作动机关系的研究,一是较少关注外在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二是侧重组织创新氛围整体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探讨,忽视组织创新氛围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同时引入工作动机的两个维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创新氛围不同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中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常阳  
创新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重要战略,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实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关于员工创新行为与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工作动机关系的研究,一是较少关注外在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二是侧重组织创新氛围整体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探讨,忽视组织创新氛围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同时引入工作动机的两个维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创新氛围不同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中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来自50家企业323名在职员工的数据,运用SPSS 21.0、AMOS 21.0和HLM 6.08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跨层次回归分析,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创新氛围的3个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内在动机在自主工作性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团队协作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组织激励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同时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作动机的两个维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的3个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中的作用路径,丰富了组织创新氛围、工作动机、员工创新行为三者关系的理论研究,而且对组织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企业管理者应注重为员工提供一个创新氛围浓厚的"软环境",并重视从员工工作动机视角改善组织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舒勇  李硕  
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越来越依赖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氛围已经成为服务创新的关键因素。首先对知识共享的涵义、作用机制,以及团队氛围和服务创新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分别讨论了知识共享和团队氛围对团队服务创新的影响,并构建了基于团队氛围的知识共享与服务创新的作用过程模型,以揭示在团队氛围情景下服务创新与知识共享的互动机制。团队氛围和知识共享都会促进团队的服务创新,并且前者还调节着后者对服务创新的作用关系,而服务创新的要素改进也对知识共享有推动作用,其中信息交互在两者的互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期通过分析团队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萍  张筱  
以知识共享为中介,构建了信任氛围与组织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广东珠三角地区122家IT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任氛围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过知识共享促进组织创新,知识共享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不同维度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存在差异,非正式知识共享在信任氛围影响整体组织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正式知识共享仅在信任氛围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杜璿  邱国栋  
本文将组织创新氛围分为工作氛围、领导效能和任务属性三个维度,考察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涉入发挥中介作用时,组织创新氛围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不同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路径和效应差别,任务属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领导效能,工作氛围的影响最小;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涉入发挥了双重中介效应,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作用于心理涉入进一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我心理调适过程发挥作用,揭示出激励员工创新需要关注员工心理变化和工作过程中的组织情境再塑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弘钰  于佳利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组织创新氛围、个人—组织匹配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个人—组织匹配不仅正向调节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创新氛围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