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6)
2023(12769)
2022(10862)
2021(10097)
2020(8231)
2019(18385)
2018(18351)
2017(34881)
2016(19015)
2015(21235)
2014(20892)
2013(20170)
2012(18375)
2011(16760)
2010(17071)
2009(16138)
2008(15882)
2007(14477)
2006(13104)
2005(11829)
作者
(52789)
(44557)
(44156)
(41919)
(27900)
(21201)
(19836)
(17025)
(16931)
(16029)
(15228)
(14914)
(14254)
(13760)
(13750)
(13466)
(13317)
(12879)
(12843)
(12767)
(11237)
(10956)
(10679)
(10478)
(10154)
(10005)
(9910)
(9890)
(9034)
(8748)
学科
(69395)
经济(69280)
(61674)
管理(55561)
(47494)
(41213)
企业(41213)
农业(31619)
方法(22993)
业经(22767)
(21176)
(21051)
中国(19588)
数学(18565)
数学方法(18293)
(14826)
(14724)
(13468)
银行(13445)
地方(13384)
(13236)
贸易(13228)
(12903)
(12853)
理论(12595)
(12519)
财务(12487)
财务管理(12442)
(11864)
金融(11859)
机构
学院(268694)
大学(261358)
(106540)
经济(104152)
管理(100037)
研究(88282)
理学(85698)
理学院(84711)
管理学(83170)
管理学院(82685)
中国(69685)
(60976)
(54119)
科学(53545)
(52025)
农业(46624)
(44647)
业大(43736)
(43718)
中心(42092)
财经(39963)
研究所(39834)
(36449)
师范(36124)
(36076)
(34347)
北京(32946)
经济学(31621)
(30972)
(30272)
基金
项目(174420)
科学(137945)
研究(134247)
基金(125223)
(108429)
国家(107363)
科学基金(91992)
社会(85014)
社会科(79960)
社会科学(79940)
(69964)
基金项目(66347)
教育(61491)
编号(57999)
(57497)
自然(57080)
自然科(55690)
自然科学(55675)
自然科学基金(54660)
资助(48841)
成果(47696)
重点(39244)
课题(39213)
(38827)
(38683)
(38454)
(37012)
(35291)
国家社会(34912)
创新(34414)
期刊
(130225)
经济(130225)
研究(78781)
(64208)
中国(60251)
农业(42993)
(41729)
学报(40943)
科学(38757)
管理(34375)
教育(33661)
大学(32175)
学学(30305)
(28586)
金融(28586)
业经(27766)
技术(22738)
(20701)
财经(19526)
经济研究(17774)
问题(17721)
(16805)
(15818)
农村(15253)
(15253)
农业经济(14554)
世界(13550)
现代(12694)
经济问题(12471)
图书(12230)
共检索到411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沃林  曹壹帆  邹宝玲  
农地流转是改造小农户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农民普遍将农地流转给亲友邻居的行为并未完全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对此,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解构农户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发生学机理。研究表明,(1)农地的产权属性导致农户形成农地心理账户,并根据交易对象的差异性,分割成熟人心理账户和陌生人心理账户。(2)根据心理账户的核算规则,农户将农地流转给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构成)大于损失(由显性成本构成);转给陌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构成)小于或等于损失(由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构成)。为此,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提高陌生人心理账户的收益或者降低损失。基于江西绿能公司的案例及“广东千村调研”的实证检验发现:以村委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农地流转,帮助农户“土地入股参股”,搭建农地流转服务平台或集中流入农户土地再流转出去是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沃林  曹壹帆  邹宝玲  
农地流转是改造小农户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农民普遍将农地流转给亲友邻居的行为并未完全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对此,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解构农户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发生学机理。研究表明,(1)农地的产权属性导致农户形成农地心理账户,并根据交易对象的差异性,分割成熟人心理账户和陌生人心理账户。(2)根据心理账户的核算规则,农户将农地流转给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构成)大于损失(由显性成本构成);转给陌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构成)小于或等于损失(由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构成)。为此,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提高陌生人心理账户的收益或者降低损失。基于江西绿能公司的案例及“广东千村调研”的实证检验发现:以村委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农地流转,帮助农户“土地入股参股”,搭建农地流转服务平台或集中流入农户土地再流转出去是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同山  徐雪高  
本文在理论分析流转不畅会造成的土地产出损失的基础上,利用黄淮海农区738户农户数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WLS)和基于多值处理效应模型的平均处理效应(ATE)估计法,测度了农户的流转意愿对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农户想"流出"或"流入"土地而不得,会造成明显亩均产量下降和单位土地产出损失;如果农户能够通过流转获得理想规模的土地,土地产出率会大幅提升。因此,应加快消除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人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林波  朱兴婷  
心理账户理论的提出有助于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际支出行为,但心理账户的影响因素研究却仍是一片空白。鉴于此,文章结合"大五"人格特质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消费者个体属性、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心理账户之间关系,进而从理论层面建立消费者心理账户形成机制,为心理账户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最后提出可供继续研究的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辉  钟涨宝  
市场失灵的存在决定了地方政府介入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农地流转中,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选择"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偏离公共利益的目标,产生政府失灵。为了将地方政府行为导入社会福利最大化追求,从成本—收益的视角探讨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机理,提出构建"公共型"、"规范型"、"服务型"和"市场型"政府是农地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合理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倩  肖渊实  余劲  
在农地流转的影响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土地利用效率发生了改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全面探析农地流转行为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效果的影响,以期阐明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文献的梳理得出:农地流转中,"非农化"及"非粮化"倾向明显,且土地流转市场、土地利用比较收益、政府引导是三大主要驱动力;随着农地规模的扩大,单位面积劳动投入减少,劳动产出率提高;农地流转对农地投入及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何种影响,国内外学者仍存在分歧,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研究不够系统深入,未考虑土地流转市场、地权稳定性、农户类型、流转方式、流转用途等因素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梅  鹿凡凡  
心理预算是指个体对分配到不同心理账户中的资源设定预算,并对各项花费进行追踪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预算包括预算设定、花费追踪和账户结算三个过程。与传统经济学的经济预算不同,心理预算受到花费类型、时间偏好、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准确性低、弹性小以及非理性的特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燕  熊玉双  盛璐  
本文以农地流转与农业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之困境,即农地产权主体缺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剖析了农地流转困境之原因: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收入二元分割。从农地产权制度、农村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结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资本、劳动力三元结构协调机制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明利  
随着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农地流转日益加快,二者关系也开始引起关注。本文基于比较优势视角,结合家庭分工理论和推拉理论对其进行学理分析,认为:在农户内部静态比较优势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并不一定带动农地流转;在农户间动态比较优势下,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关系因劳动力流动动因不同而有差异。最后给出相关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同山  
本文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户乡城迁移和农业转型发展要求农地流转出发,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农地流转不畅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利用中国黄淮海农区5省18县(市、区)708户小麦种植户的一手调查数据,在处理内生性和选择偏误的基础上,采用处理效应模型估计了农地流转不畅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想流出或流入农地却不能实现,会显著影响农户的小麦产量。从平均处理效应(ATE)看,想减少或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户不能流出或流入理想规模的农地,会造成12.16%的小麦亩均产量损失。基于加权最小二乘(WLS)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发现,这一结论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应尽快消除农地流转的各种障碍,推动农村人地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文龙娇  李录堂  
为试图解决农地市场化流转中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激励与农民转出(退出)农地的生存保障问题,本文提出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想。对9个省(区、市)49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条件下愿意转入和转出农地的农户比例分别为57.8%和51.6%,表明该制度设想中针对农地转入方和转出方的激励与保障内容符合多数农户的利益诉求。运用Gologit模型对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想条件下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户主年轻、有农地经营借贷需求、参加了农业保险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较高或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户,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想条件下具有较高农地转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光武  张春阳  宋军  
研究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不能只就账户论账户,而要把其置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整体格局之中。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银行机构设置、账户管理制度设计、涉农补贴发放、支付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关联分析,提出完善农村地区账户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西玉  
近年来,各地除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宏观环境外,土地制度安排上也出现了一些调整和变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不同方式促进农地流动和集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以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农村改革实践,分析建立有效的农地流转机制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锦绵  邵佳莹  刘映辰  
从农户角度出发,对其在农地流转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风险系统性地归类,并剖析这些风险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市场和农户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全面综合的农户风险规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翟伟娟  
本文首先基于农户行为视角构建解释农地流转诱因的微观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的农村家庭数据,分析农户土地流转决策行为并评价福利效应。研究发现,租入和租出土地均有利于提升农户收入并降低贫困发生率,但福利效应在不同家庭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土地价值、农业补贴以及涉农贷款对农户租入土地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市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是农户租出土地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主要诱因。此外,对福利效应的分解结果表明:土地租入户的净收入效应依次来源于耕地规模扩大、技术效率提高和中间投入增加,租出户的净收入效应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增加,部分来源于土地租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