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4)
- 2023(3405)
- 2022(2826)
- 2021(3063)
- 2020(2355)
- 2019(5516)
- 2018(5747)
- 2017(8843)
- 2016(6215)
- 2015(7187)
- 2014(7535)
- 2013(6405)
- 2012(6216)
- 2011(5807)
- 2010(6173)
- 2009(5455)
- 2008(5619)
- 2007(5433)
- 2006(4901)
- 2005(4613)
- 学科
- 教育(19909)
- 济(12648)
- 经济(12624)
- 管理(11223)
- 中国(10951)
- 业(8316)
- 理论(7917)
- 学(7336)
- 企(7249)
- 企业(7249)
- 教学(6784)
- 方法(4925)
- 政治(4769)
- 思想(4259)
- 发(4079)
- 财(3873)
- 发展(3781)
- 思想政治(3777)
- 政治教育(3777)
- 治教(3777)
- 德育(3746)
- 数学(3691)
- 展(3658)
- 农(3644)
- 研究(3598)
- 数学方法(3499)
- 革(3497)
- 技术(3222)
- 改革(3206)
- 高等(3163)
- 机构
- 大学(82837)
- 学院(76814)
- 研究(30853)
- 教育(28001)
- 范(22595)
- 师范(22482)
- 京(20235)
- 管理(19307)
- 科学(18988)
- 济(18976)
- 师范大学(18605)
- 经济(18107)
- 中国(17161)
- 理学(16096)
- 所(15875)
- 理学院(15684)
- 管理学(14937)
- 管理学院(14769)
- 研究所(14297)
- 江(14193)
- 北京(13906)
- 技术(13782)
- 中心(13062)
- 职业(13016)
- 州(11086)
- 院(10885)
- 农(10830)
- 教育学(10706)
- 财(10588)
- 业大(9620)
- 基金
- 项目(43105)
- 研究(38286)
- 科学(34340)
- 教育(27413)
- 基金(26579)
- 家(22401)
- 国家(21999)
- 社会(20449)
- 成果(19324)
- 编号(18813)
- 社会科(18782)
- 社会科学(18775)
- 省(18070)
- 划(17633)
- 科学基金(17500)
- 课题(16837)
- 年(14969)
- 基金项目(12651)
- 规划(11793)
- 资助(11378)
- 项目编号(11353)
- 重点(11293)
- 部(11265)
- 性(10974)
- 度(10688)
- 研究成果(10331)
- 教育部(10303)
- 自然(9939)
- 发(9819)
- 阶(9801)
共检索到135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页
文章对心理疏导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心理疏导的必要性进行说明,同时就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方式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军秀
大学生既是承载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也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在最终成才、体现自我价值等主观愿望方面,这个"特殊群体"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大学里出现了一些虽不普遍却也并不罕见的令人担忧的负面现象:苦闷、彷徨、焦虑、偏执、脆弱,于是乎休学者有之,退学者有之,轻生自杀者有之……这些非同寻常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如何帮助大学生舒缓压力、调试心理,确保其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而且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淑珍
心理疏导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和手段,辅导员需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要通过科学理解和把握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心理疏导工作的具体内容,不断提升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的能力等措施,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武春芳
思想认识水平低、学习动力缺乏、人际适应不良和盲目恋爱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出现了各种不良的心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只有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催化剂"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新桂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非正面的、非直接的、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法,具有显性教育所不具备的互补、育人、示范、导向等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实现隐性教育与高校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结合,通过加强校园建设、教职工自身建设、把握好网络阵地和打造优质社团等途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隐性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石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以"助人自助、尊重平等及服务"为理念的社会工作方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成功运用,使思想政治走向了知行合一、形式多样及教育主体主动参与的道路。可见,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对社会工作方法的内涵、运用及成效做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社会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曦红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由于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存在弱化人的主体性,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人本意识尤为重要。“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人格健全、心理现代化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华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经济条件、学科专业和政治背景等差异,大学生内部出现了群体分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客观分析这些群体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实施有效的引导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引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君君
文章以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应用为核心问题,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实践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从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目标基础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可行性,最后,从积极理念和积极方法两个层面阐述了高校应用积极心理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雪晴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逐步走入大众视野,大学生群体作为年轻一代,常常利用互联网接收大量新鲜事物,但同时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在虚拟世界中,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年轻人往往因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在产生心理问题后无处解决。因此,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互联网中高效地开展工作,以及针对网络中发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如何解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问题 高校学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晓辉 赵永吉
在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教育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心理相容有利于辅导员与教育对象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群体保持良好的心境,发挥群体共同活动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运用心理相容方法,辅导员要进行必要的感情投资,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开突破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创造条件。
关键词:
心理相容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雪飞
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正在崛起,并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对其教育功用的探索。本文探讨了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博客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汝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人”的工作,只有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平等的沟通,形成 双方的积极互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海鸿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使师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所要求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在高校思想教育诸多方法中,心理疏导(咨询)方法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更易于疏通被教育者思想问题、被教育者接纳和内化教育者导向的人性化方法。正确认识心理疏导方法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特性,旨在校正认识和实践中的不足,更好地驾驭其规律,提高其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使用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