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4)
2023(6423)
2022(5168)
2021(5403)
2020(4163)
2019(9715)
2018(10208)
2017(15848)
2016(10620)
2015(12590)
2014(13224)
2013(11528)
2012(10881)
2011(9786)
2010(10522)
2009(9202)
2008(9404)
2007(9049)
2006(8066)
2005(7518)
作者
(27488)
(22510)
(22353)
(21686)
(14425)
(10987)
(10691)
(8883)
(8795)
(8756)
(7829)
(7530)
(7516)
(7274)
(7155)
(7010)
(6935)
(6762)
(6711)
(6703)
(6077)
(5813)
(5707)
(5442)
(5348)
(5249)
(5082)
(4952)
(4755)
(4732)
学科
管理(23369)
教育(22840)
(21550)
经济(21506)
(16812)
中国(15186)
(13988)
企业(13988)
理论(12374)
教学(12169)
(9151)
(8204)
(7708)
方法(7166)
(6986)
学法(6933)
教学法(6933)
研究(6148)
学校(6055)
工作(5784)
(5688)
业经(5627)
学理(5604)
学理论(5604)
思想(5104)
农业(5085)
数学(5010)
政治(5009)
发展(4879)
(4870)
机构
大学(135813)
学院(130341)
研究(46384)
管理(36493)
教育(34133)
(33206)
(32281)
(31924)
师范(31701)
经济(31554)
中国(30895)
理学(29127)
科学(28841)
理学院(28551)
管理学(27380)
管理学院(27113)
(25598)
师范大学(25283)
(23889)
技术(22866)
北京(21849)
职业(21690)
中心(21519)
研究所(21060)
(20727)
(20113)
(18806)
(16882)
业大(16788)
(15172)
基金
项目(72585)
研究(64984)
科学(55366)
基金(43071)
教育(41532)
(35745)
国家(35150)
社会(32812)
编号(32740)
成果(32386)
(31967)
社会科(30310)
社会科学(30301)
科学基金(28451)
(28214)
课题(27263)
(24416)
基金项目(21063)
项目编号(19730)
规划(18588)
重点(18207)
资助(18156)
研究成果(18035)
(17992)
(16940)
(16870)
自然(16120)
大学(16110)
(16108)
(16027)
期刊
教育(65549)
研究(51842)
中国(48504)
(47078)
经济(47078)
学报(20451)
技术(18561)
(18420)
(17587)
职业(17388)
大学(17088)
科学(15876)
管理(15165)
图书(14836)
学学(12916)
农业(11804)
书馆(11188)
图书馆(11188)
技术教育(11081)
职业技术(11081)
职业技术教育(11081)
(10462)
金融(10462)
(9891)
论坛(9891)
高等(9038)
(8195)
成人(8058)
成人教育(8058)
高等教育(7553)
共检索到234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喜亭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使教育者和学生都能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成长中的学生个体。目前高校正在尝试的心理拓展训练是一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本文论述了心理拓展训练的含义和特点、对象和内容以及实施效果等。实践证明,将心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明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霞  
相信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课间,你正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学生心急火燎地跑来"老师,谁和谁打起来了";"谁谁抢我的东西";"谁和谁不和我玩儿,还孤立我";……不胜枚举。这些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不好很容易上升为家校矛盾,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了规范学生行为,便于学生管理,很多班主任结合班级情况制定班级公约;任课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提出课堂行为要求;家长为了帮孩子养成良好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学果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和谐社会的呼唤,人文关怀理念的体现和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建构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从强化积极观念,形成积极认知;搭建活动平台,激发积极潜能;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积极发展;整合积极资源,发挥教育合力等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江霞  
文章首先对正念训练进行了概述,然后指出正念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最后论述了正念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运用正念训练提升大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正念训练提升大学生的个体人际交往能力;运用正念训练提升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伟  
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下,北京市洋桥学校立足"为健康成长铺路,为幸福人生奠基"办学宗旨,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为抓手,提出"积极人生教育"理念,以"理念引领、唤醒积极、文化先导、正向关注、项目攻关、课程跟进"为实施策略,进行了积极心理支持实验、积极学校文化建设等教育实践,激发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增添了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促进了师生对幸福人生的体验和追求,为进一步构建幸福课堂,创建幸福校园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颍惠  王瑞  
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要传递幸福,教育是实现幸福的有效途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既以幸福教育为导向,又是幸福教育落地生根的有效载体。海淀区将心理品质培养、生涯规划、发展指导进行有机融合,建立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培育学生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创新自主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打造全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创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推进立足全面,彰显主体,注重体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为每一位学生成才奠基,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师生共享教育幸福,推进了海淀教育的内涵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计敏  陈冬寒  李金应  李德乾  穆俊风  邵春欣  李蔚  徐建民  王恕民  边廷涛  李振义  安伟  曹丽屏  周秉伟  唐维彦  王瑞  毛鹤灵  王秀莉  孟欣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喜灵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在探讨积极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萌  张冲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探索适合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引入职业教育中,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从而为提高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的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春勇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障碍,个体身心疾病或人格缺陷以及职业倦怠等。目前,传统的"诊治式"的教师心理健康应对策略"治标不治本",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和发展性。要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来,可通过增进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增进自我效能感等途径,促进教师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克服职业倦怠,并由此带动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实现师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庞亚男  李泊  朱丽娟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社会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如何依据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适合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是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出发,分析如何看待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主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的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茅晓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以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营建和谐幸福的校园,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本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统领,从营造文化环境、铸造精神文化、构建人文管理等维度来探讨幸福学校构建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