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3)
- 2023(4238)
- 2022(3581)
- 2021(3444)
- 2020(2873)
- 2019(6963)
- 2018(6662)
- 2017(12174)
- 2016(6686)
- 2015(7538)
- 2014(7357)
- 2013(6766)
- 2012(6322)
- 2011(5932)
- 2010(6105)
- 2009(5243)
- 2008(5357)
- 2007(4743)
- 2006(4370)
- 2005(4134)
- 学科
- 济(26712)
- 经济(26674)
- 管理(17998)
- 业(16358)
- 企(14955)
- 企业(14955)
- 方法(10465)
- 中国(10050)
- 理论(8282)
- 数学(7698)
- 数学方法(7566)
- 农(7160)
- 业经(6698)
- 学(6557)
- 财(6171)
- 教育(5817)
- 制(5458)
- 农业(4752)
- 策(4362)
- 体(4150)
- 和(4011)
- 技术(3998)
- 关系(3849)
- 银(3825)
- 银行(3819)
- 融(3804)
- 金融(3804)
- 贸(3789)
- 地方(3788)
- 贸易(3784)
- 机构
- 学院(91777)
- 大学(91661)
- 济(36534)
- 经济(35706)
- 管理(33862)
- 研究(31397)
- 理学(29368)
- 理学院(28980)
- 管理学(28345)
- 管理学院(28174)
- 中国(22204)
- 京(19777)
- 财(18062)
- 科学(16943)
- 所(15507)
- 范(15166)
- 师范(15085)
- 江(14789)
- 财经(14062)
- 研究所(13918)
- 中心(13485)
- 教育(13241)
- 职业(13017)
- 技术(12901)
- 经(12783)
- 北京(12757)
- 农(12711)
- 师范大学(12146)
- 经济学(11369)
- 业大(11338)
- 基金
- 项目(57517)
- 科学(47464)
- 研究(46318)
- 基金(42113)
- 家(36079)
- 国家(35707)
- 科学基金(30959)
- 社会(29228)
- 社会科(27498)
- 社会科学(27493)
- 教育(25446)
- 省(22010)
- 基金项目(21779)
- 编号(20520)
- 划(19837)
- 自然(19026)
- 自然科(18656)
- 自然科学(18650)
- 自然科学基金(18321)
- 资助(16799)
- 成果(16626)
- 课题(15291)
- 部(14208)
- 重点(13599)
- 教育部(13028)
- 年(12901)
- 规划(12436)
- 发(12246)
- 项目编号(12024)
- 制(11970)
共检索到145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储小平 刘清兵
本文比较系统地述评了心理所有权理论,并对影响心理所有权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不完全的初步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职业经理职务侵占行为进行了新的解释。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或企业主与经理人分享企业控制权,使掌握控制权的职业经理人常常认为自己的期望收益低于实际收益,从而导致侵占行为的发生。其发生的机理是:所有权决定了公司制度,公司制度决定了经理人的实际收益;而经理人在行使控制权时,会产生心理所有权,进而产生收益期望。一旦实际收益低于他们的期望收益,经理人就有可能产生侵占倾向或行为,并且,这种实际收益和期望收益之间的差别越大,侵占倾向就越高,经理人就越有可能实施侵占行为。
关键词:
心理所有权 职业经理人 职业侵占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歌旋
理论界与实务界均认为,职务侵占罪既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吞自己保管的本单位财物,又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骗取本单位财物,但是这种观点难以做到罪刑相适应,也不利于保护法益。应当对"本单位财物"进行限制解释,将其限制为个人管理、占有的财物,对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骗取本单位财物的,应以盗窃罪或诈骗罪论处,如此方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也能使刑法条文相协调。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罪刑相适应 限制解释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沆 韩晓燕 黄婷
私营企业中职业经理的奉献精神与家族经理的高承诺为何难以兼得?本文融合心理所有权理论与本土社会心理学相关观点,提出在私营企业中没有股权的职业经理主要通过形成共享心理所有权来获得工作激励;而与企业主密切关系,形成"我们"意识,是职业经理产生共享心理所有权的关键路径,企业主的家族成员涉入管理会诱导职业经理自我归类为"外人",阻碍他们形成"我们"意识,削弱他们的工作激励,仅在无家族涉入时职业经理才有机会通过这一路径提升心理所有权。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同时检验假设,发现家族涉入管理与双方的工作关系亲密度、经理的心理所有权之间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而关系亲密度完全中介了家族涉入管理对经理心理所有权的...
关键词:
心理所有权 家族涉入管理 工作关系亲密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新军
国有公司、企业是刑法上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刑法中的许多罪名、如贪污罪、受贿罪等,单位能否认定为国有公司、企业,不仅涉及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这两大定罪的基本问题,而且涉及到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管辖,即是由公安机关以职务侵占罪等罪名立案侦查,还是由检察机关以贪污罪等罪名立案侦查。因此,厘清刑法意义上的国有公司、企业的含义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鲍盛祥
本文按照行为经济学的方法,引入心理所有权(psychologicalownership)理论,解释了职工持股影响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这种从持股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研究持股效应的研究方法,对于分析我国职工持股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心理所有权 所有权 企业绩效 职工所有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邑早 于洪鉴 黄诗华
从组织-成员互动视角切入,考察了管理者职务侵占的微观心理动因。当管理者感知的心理契约破坏感越强时,在自我补偿动机的驱使下,其实施职务侵占行为的倾向性则越强。采用情景模拟的研究方法,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推断,心理契约破坏对管理者的职务侵占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责备归因、负性道德情绪在心理契约破坏和职务侵占倾向之间发挥着同步和链式中介效应。此外,通过对比发现,负性道德情绪所揭示的情绪作用路径最大,责备归因所揭示的认知作用路径次之,而两者的链式作用路径影响最低。本文深化了现有研究对于管理者职务侵占动因的认识,进一步揭示了管理者伦理道德决策的心理黑箱,为法务工作关于管理者犯罪溯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忠余 安静
笔者结合查证一宗职务侵占案的实践,就职务侵占一般作案手段及其司法会计检查要点浅议拙见。一、案情及查证去年,根据当地公安机关的委托,我们对A某涉嫌职务侵占一案进行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生钰 梁东黎
居民小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客体问题不是个法学问题而是个经济学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确定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客体应该立足于物品功能的发挥和购房者需求的满足。以此为原则,如果一个物品属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客体,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与商品房核心部分在功能上应该互补;第二,独立销售时对购房者来说其属于垄断性物品且不属于自然垄断;第三,属于俱乐部物品或私人物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献文
一段难忘的经理人生涯1999年从暨南大学获得MBA学位后,我毅然结束了"小老板"生涯,受邀到当时销售额已近亿元的真彩文具公司任副总经理,开始了我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作为初入行的文具"新人",为尽快熟悉行业和企业,我利用刚学到的营销知识,对公司几年来的产品销售状况进行销售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终极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进而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内部重要的代理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终极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对利益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所有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低;终极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高;终极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利益侵占水平就越高。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关终极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经验证据。
关键词:
所有权 控制权 利益侵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负债 大股东利益侵占 私有化 控制权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凌 王钧力 童瑶
基于情绪与认知整合框架,采用道德许可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58份两阶段员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正向影响员工时间侵占行为;心理特权和情绪耗竭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职场地位正向调节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与心理特权的关系,以及心理特权在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与时间侵占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职场地位负向调节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与情绪耗竭的关系,以及情绪耗竭在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与时间侵占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 白智奇 于洪鉴
本文从契约参照点的视角切入,利用我国A股2010—2016年上市企业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契约参照点作用下,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高管职务侵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倾向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明显受到契约参照点影响,高管薪酬激励相较于契约参照点得益越少,其职务侵占动机越强。进一步,"得益—损失"价值函数下处于损失区域的高管职务侵占倾向对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反应更为敏感,且契约参照点效应与职务侵占二者的敏感度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存在着显著差异。抑制机制方面,所选取的外部监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及个体补偿激励皆能有效抑制高管职务侵占倾向。本文解释了激励实践与最优契约产生偏差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及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微 杨治忠
本文通过对龙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涉嫌职务侵占案的分析,追根溯源,提出案件的根源在于大多数企业家缺乏法律意识,尤其民营企业家缺乏法人财产的概念。
关键词:
法人财产 内部控制 司法会计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