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6)
2023(5388)
2022(4347)
2021(4385)
2020(3465)
2019(7968)
2018(8049)
2017(12383)
2016(8513)
2015(10153)
2014(10535)
2013(9131)
2012(8741)
2011(8101)
2010(8509)
2009(7238)
2008(7405)
2007(7071)
2006(6398)
2005(5893)
作者
(22595)
(18967)
(18708)
(18147)
(12171)
(9148)
(8752)
(7461)
(7387)
(7118)
(6573)
(6370)
(6214)
(6152)
(6096)
(5943)
(5908)
(5848)
(5679)
(5508)
(5254)
(4886)
(4774)
(4750)
(4332)
(4320)
(4190)
(4099)
(3999)
(3994)
学科
教育(21917)
管理(20745)
(19435)
经济(19414)
(19025)
(15878)
企业(15878)
中国(13518)
技术(13080)
理论(11353)
教学(11200)
方法(8268)
(7969)
数学(6647)
(6617)
数学方法(6416)
学法(6302)
教学法(6302)
技术管理(5987)
研究(5765)
学理(5528)
学理论(5528)
(4893)
农业(4436)
发展(4412)
(4327)
业经(4289)
(4287)
学校(4182)
思想(4020)
机构
大学(114438)
学院(111141)
研究(42230)
教育(32752)
管理(32399)
(30809)
经济(29597)
(27762)
师范(27577)
(27313)
理学(27289)
理学院(26749)
科学(26414)
管理学(25782)
管理学院(25537)
中国(23508)
师范大学(22444)
技术(22286)
(21953)
(20282)
职业(20038)
研究所(19900)
北京(18417)
中心(18050)
(17318)
业大(15794)
(15735)
(15101)
职业技术(13886)
(13738)
基金
项目(67453)
研究(58422)
科学(53216)
基金(41389)
教育(38724)
(35592)
国家(35050)
社会(30904)
(30082)
社会科(28780)
社会科学(28771)
科学基金(28455)
编号(28053)
(27123)
成果(25823)
课题(24287)
(21022)
基金项目(20639)
重点(17327)
规划(17306)
资助(17100)
自然(16686)
(16551)
项目编号(16476)
自然科(16349)
自然科学(16346)
自然科学基金(16021)
(15592)
(15356)
(15251)
期刊
教育(60815)
研究(42749)
中国(41052)
(36939)
经济(36939)
技术(20328)
学报(18029)
职业(17603)
科学(15884)
(15823)
大学(14854)
管理(13430)
学学(12014)
技术教育(11780)
职业技术(11780)
职业技术教育(11780)
农业(11444)
(11036)
(9862)
论坛(9862)
高等(7200)
成人(6942)
成人教育(6942)
图书(6931)
(6784)
(6751)
科技(6514)
技术经济(6335)
高等教育(6098)
职教(5718)
共检索到187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黄亮  
本文基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心理过程、发展的心理基础及评价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解读,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积极心理策略:在教育理念上应该促进心理发展,培养目标上要重视心理资本建设,在课程开发上要强化心理建构,教学模式上要优化心理训练,评价标准上要突出心理能力,成长过程上拓展心理辅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力  郑玉华  
教育评价一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增值评价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在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增值评价,可以通过探索增值评价的有效应用破解职业教育评价难题,通过精准评估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真实反映学校办学绩效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增值评价需要在方法上坚持科学量化原则,在内容上坚持知能并重原则,在过程上坚持动态评估原则,在价值上坚持面向全体原则。要立足发展实际,构建增值评价指标体系;要整合数据资源,建立学生数据收集平台;要加强政府规划,健全评价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凤敏  沈亚强  
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战略选择。从心理学视域来看,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知识与技术技能兼具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它经历了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了鲜明的心理特征。为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技术技能人才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规律,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为促进我国经济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教学流程是教学资源和教学主体的组织形式和时空安排,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流程具有"拼接式"的横向安排和"应用式"的纵向安排两个弊端,职业院校应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教学流程再造。包括校企双主体全程参与能力培养;设计生涯导向,从基础到核心再到方向的能力梯度进阶路径;以"做中学"贯穿两个学习场所的交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炳荣  
在深入调研114家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素、道德和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其成长路径做出理性判断,依托相应成熟的会计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科学的政(政府)、校(中高职院校)、培(培训机构)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和评价制度,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建议,对于规范中小企业会计运行,提高会计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现代化水平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洁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输送国家产业建设大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程的时代要求,对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对于中职教育还能走多远的议论持续不断。从国家需求、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说,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地位和作用。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建议从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基础条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动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实力四个方面,全面增强中职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晶晶  沈敏敏  
从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视角探索高技能人才开发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提出构建一个学习者终身参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合作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为开放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中央领导对职教战线同志们的嘱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没有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体系,滞后发展的职业教育绝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实现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菊素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演变分析出发,提出了"高技能人才"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定位,并进一步阐释了高技能人才的类型与内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很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些内容分布在不同条款中,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领会。故此,对有关“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中国特色学徒制”“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融合应用”以及“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等条款中蕴涵的职业教育学理论学脉进行梳理和解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灯明  毕树沙  
加强职业素养培养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湖南通过"芙蓉工匠"新生代职业素养培养研究与实践,构建了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基于这一框架,可重点关注类型教育的核心要素,在相对微观的层面完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加快修订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科学性;重构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生成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独特性;将职业素养全面融入技能教学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培养的可操作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栋  王海军  
"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的渗透和改造,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职业教育要积极响应"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对接新经济形态下的人才技能要求,借助互联网思维,树立开放、多元、共享的新型教育观念,通过交互式教学、慕课、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手段优化教育供给,逐步构建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武媚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大批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的必须。高等职业教育有义务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压缩型"模式和复杂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不适合当下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于是,适宜的多专业融合模式就呼之欲出。复合型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整合和渗透与人才素质的综合和拓展上。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应在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环节的整合、教学能量的复合和教学机制的配套上作出努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玲  庄西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维持都离不开制造业。目前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调整对策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指明了方向。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快速有力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制造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丽红  李晓宁  卓丽杰  
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实习实训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从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各自的优势、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利用"双师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等几个方面,制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重点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流程和"553"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三个方面对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培养,由浅入深,有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