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5)
2023(6361)
2022(5744)
2021(5435)
2020(4720)
2019(11227)
2018(11363)
2017(21113)
2016(12412)
2015(14618)
2014(15437)
2013(14933)
2012(14102)
2011(12897)
2010(13282)
2009(12145)
2008(12470)
2007(11735)
2006(9939)
2005(8957)
作者
(37617)
(31687)
(31317)
(30300)
(20084)
(15336)
(14609)
(12422)
(11840)
(11601)
(10673)
(10622)
(10437)
(10239)
(10001)
(9947)
(9897)
(9307)
(9273)
(9106)
(8049)
(8046)
(7840)
(7509)
(7177)
(7163)
(7140)
(7085)
(6579)
(6532)
学科
(47315)
经济(47269)
管理(31832)
(30384)
(23838)
企业(23838)
方法(23711)
数学(20778)
数学方法(20562)
(14602)
中国(12937)
(12824)
(11569)
理论(10722)
地方(9756)
教育(9584)
(9392)
农业(9391)
贸易(9389)
业经(9251)
(9188)
(9087)
教学(8339)
(7989)
财务(7968)
财务管理(7934)
(7907)
企业财务(7412)
(7279)
银行(7244)
机构
学院(181208)
大学(179160)
(67076)
经济(65258)
管理(63087)
研究(59600)
理学(53419)
理学院(52660)
管理学(51486)
管理学院(51145)
中国(44351)
科学(39187)
(38672)
(35379)
(32325)
(32044)
(30527)
业大(29216)
研究所(29168)
农业(28141)
中心(28140)
(26058)
师范(25745)
财经(25072)
北京(24545)
(24358)
技术(23594)
(22436)
(20982)
经济学(20532)
基金
项目(112060)
科学(84534)
研究(83546)
基金(75328)
(65518)
国家(64854)
科学基金(53571)
社会(47583)
(47098)
社会科(44747)
社会科学(44728)
教育(41881)
基金项目(40098)
(38969)
编号(37379)
自然(34689)
自然科(33811)
自然科学(33796)
自然科学基金(33150)
资助(32178)
成果(31241)
课题(26936)
重点(25887)
(24606)
(24356)
(23060)
(22016)
大学(21777)
(21630)
科研(21579)
期刊
(77244)
经济(77244)
研究(51986)
中国(41152)
(31716)
学报(31440)
教育(31170)
(27310)
科学(25991)
大学(22770)
管理(21245)
农业(21092)
学学(21055)
技术(18787)
(14513)
金融(14513)
业经(13534)
财经(12500)
(11794)
经济研究(11671)
(10771)
问题(10482)
图书(10431)
职业(9979)
(9828)
技术经济(9203)
商业(8788)
理论(8611)
(8417)
论坛(8417)
共检索到274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薇  
在追求短、平、快的效益之中,容易导致工匠精神缺失,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阐释工匠精神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表现四个结构层面。培育工匠精神的心理机制要从增强理性认知,引发情感认同,强化心理调适,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四方面入手,立足于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探析工匠精神培育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洵  陈姣  
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与积极心理学三者紧密相连,这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在一种尊师重道、敬业乐业、勤奋创新、知行合一的积极职业心理美德下开展的。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加强高职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加强高职学生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借鉴先进国家地区经验,为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提供教学参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天  周珏  
已有文献对工匠精神内涵及培养途径的阐述多是将工匠精神视作一种价值观或精神特质,采用的一般是自上至下的宏观性培养办法。动机心理学则为理解工匠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动机心理学中自我决定理论,工匠精神是自主动机的体现,是长期自主动机驱动的学习和练习培养出的专注、细致、创新、孜孜不倦的工作状态。据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无动机和外部动机向自主性动机转化,这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认同工匠精神的价值,更需要给予其参与和选择的机会,提供非控制性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树立为内部目标并避免受到物质主义的侵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乃新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迫切需要,作为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吃苦耐劳、具有奋斗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业、勤勉精业和奉献事业精神品质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通过价值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培育和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品质的养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做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提质的精神支柱,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学校育人对“工匠精神”缺乏整体培养计划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文化,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培养路径来滋养工匠行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玲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工科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以及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此,需要工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萍  甄真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代言,是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实践参照,更展现着整个社会的时代风貌和精神价值。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视阈下的"工匠精神"的探讨,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于"工匠精神"形成和培育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以期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工匠精神"背后的深刻内涵与哲学根源,并提出哲学视阈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龙  陈鹏  
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现代社会亟需工匠精神的回归。文章基于技术哲学,以技术作为工匠精神的载体为逻辑起点,根据米切姆的技术类型学概念框架,分别从作为人工物、知识、过程和意志的技术分析了工匠精神生成的起点、可能、关键和内核,思考了职业教育作为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不能"与"不为",提出工匠精神的培育需在教育中前置并探究了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校园文化三个前置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唐衍军  
弘扬和培育以忠诚诚信、敬业尽责、精益求精为内核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工匠精神,是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职业化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红船精神"体现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体,是党的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之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员和从业人员职业价值观塑造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注册会计师职业化建设应以"红船精神"为指引,打造具备团结协作、笃实好学、革故鼎新精神的审计"工匠"队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艾素平  朱勋春  高再秋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国家职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孕育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是其使命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理解工匠精神实质,在校园文化中孕育工匠精神,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找好培养工匠精神的切入点,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融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同放异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玉  高明  
受传统理念束缚、认识程度不足、知识体系缺失、教育发展失衡等因素影响,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遭遇瓶颈。从协同发展视角看,我国工匠精神的培养主体亟需根据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属性,共同承担培育使命,形成整体培育系统。政府层面要强化市场管理制度,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社会层面需培育高品质消费市场;企业要不断完善技术技能人员薪酬体系,建设工匠精神激励机制;学校需构建三站互动机制,发挥主体性培育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工匠精神应当是全社会倡导和培养的一种精神,应当具有全民性和全覆盖性。工匠精神为新时代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素材和思路。使工匠精神内化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智慧  
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求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当然是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具体实施者理应是高职教师。然而,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诸多现实困境。文章针对这些现实困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首先,在思想理念上确立培育工匠精神的根本地位;其次,在实践管理上完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最后,在师资培养上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