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2)
2023(11953)
2022(10521)
2021(10191)
2020(8377)
2019(19117)
2018(19068)
2017(36368)
2016(20019)
2015(22710)
2014(22446)
2013(21408)
2012(19217)
2011(17261)
2010(16995)
2009(15524)
2008(14415)
2007(12314)
2006(10498)
2005(8761)
作者
(53605)
(44224)
(44095)
(41809)
(28101)
(21196)
(20142)
(17480)
(16830)
(15711)
(15145)
(14569)
(13760)
(13634)
(13554)
(13490)
(13228)
(13202)
(12608)
(12479)
(10890)
(10690)
(10473)
(10040)
(9982)
(9886)
(9758)
(9684)
(8881)
(8815)
学科
(69316)
经济(69231)
管理(56022)
(50745)
(43151)
企业(43151)
方法(33272)
数学(28469)
数学方法(28096)
中国(19586)
(18875)
(17800)
业经(16451)
(15535)
理论(14640)
教育(14431)
地方(13930)
(13100)
贸易(13094)
(12712)
农业(12578)
(12227)
(11824)
财务(11760)
技术(11748)
(11746)
财务管理(11741)
环境(11444)
企业财务(11068)
(10250)
机构
大学(269651)
学院(266204)
管理(107339)
(97463)
经济(95140)
理学(94305)
理学院(93198)
管理学(91389)
管理学院(90917)
研究(83384)
中国(58843)
(56561)
科学(53181)
(43800)
(40090)
业大(39609)
(38829)
师范(38535)
(38475)
中心(37805)
(36949)
研究所(36890)
财经(36178)
北京(35473)
(32980)
师范大学(31084)
(30879)
(30815)
农业(30155)
技术(29104)
基金
项目(189170)
科学(148957)
研究(143055)
基金(135103)
(116030)
国家(114995)
科学基金(99617)
社会(87771)
社会科(82933)
社会科学(82913)
(75091)
基金项目(72473)
教育(67997)
自然(64666)
(63213)
自然科(63147)
自然科学(63135)
自然科学基金(61958)
编号(60691)
资助(54724)
成果(49457)
重点(41947)
课题(41654)
(41518)
(40022)
(39664)
项目编号(37932)
大学(37432)
创新(36919)
教育部(36163)
期刊
(103072)
经济(103072)
研究(78873)
中国(49105)
教育(44026)
学报(41007)
管理(37712)
科学(37261)
(34953)
大学(32107)
(32076)
学学(28719)
农业(25210)
技术(23049)
业经(18817)
(17805)
金融(17805)
图书(17016)
财经(16560)
经济研究(16482)
(14063)
科技(13528)
理论(13069)
问题(12985)
(12300)
实践(12281)
(12281)
(11793)
商业(11763)
现代(11761)
共检索到373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琼  秦喆  
随着通信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精进,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力军,由于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的手机世界,从而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对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探析,并从大学生、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相英  
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突显行为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心境改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孤独水平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詹启生  许俊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对自我隐瞒和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我隐瞒量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和自尊量表对80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手机成瘾、自我隐瞒、反向自尊与心理压力均呈现两两相关,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结论:自我隐瞒不仅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并通过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若彬  
分析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不诚信行为可能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危害,认为加强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并能促进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提出从心理学视角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诚信心理品格的培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认知,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形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亚利  陆桂芝  金童林  李森  蒋怀滨  梁丽  
探索大学生述情障碍在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适应性间的中介作用。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际适应性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472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1)手机成瘾倾向及各因子与人际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述情障碍呈显著正相关;述情障碍与人际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2)在中介模型中,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对人际适应性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通过述情障碍对人际适应性的间接效应显著。这说明大学生述情障碍在手机成瘾倾向对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晶晶  刘丽芳  方晓义  
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选取五所大学的118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的问卷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问卷。研究发现: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对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有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而非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利苹  
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学习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不容忽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来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缓解学习倦怠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理论背景,通过对被试的学习倦怠测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和原因,并利用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从自我认识、情绪体验、应对挫折和反思性观察4条途径来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金明  王雷  李小红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入手,探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为高校开展幸福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素勤  
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上网成瘾成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新动向。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经济承受力等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亟须建立国家、网络、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有机结合的立体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上网观,远离手机上网成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晓峰  郑雪  
目的:编制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并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编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确定最终题目;以最终题目为指标,对15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及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均满意或非常满意,效度可靠;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r=0.326~0.374,P<0.001)。结论:大学生网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巧莲  
当代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不仅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也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积极心理学与当前“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教育理念相符,将其用于高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文章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特点,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方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小平  
文章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手机使用动机量表,调查职教师资本科生手机成瘾和使用动机的关系,结果显示职教师资本科生手机成瘾人数所占百分比略高于普通师范本科生;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现象;女生比男生更易出现手机成瘾的戒断症状和心境改变;文科生比理科生和艺术生更易手机成瘾。结果还显示信息获取是职教师资本科生使用手机的首要动机,后面依次是人际沟通、休闲娱乐和自我表达。人际沟通和休闲娱乐可以显著预测戒断症状和心境改变,休闲娱乐对突显行为和手机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信息获取和休闲娱乐可以显著预测社交抚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满林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比较复杂,有需要、动机等动力因素,有抑郁、孤独、自制力差等个性特质,有认知歪曲因素,也有社会压力过大、社会支持系统缺损等社会心理因素。综合考察成瘾的心理机制是成功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前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燕  余仙平  
通过正性注意偏向训练增加手机成瘾倾向高职学生对积极信息的关注,探讨该训练缓解高职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有效性。同时采用手机成瘾量表(MPATS)对某学院892名高职学生进行测量,其中具有手机成瘾倾向的为139人,占比17.58%,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确定手机成瘾倾向被试80人,将被试分入空白对照组和注意偏向训练组,每组40人。采用改版的点探测注意训练任务对注意偏向训练组40例进行注意偏向的训练,随后进行后测及4次手机成瘾倾向追踪评估。经测量研究后,发现在后测以及2周、4周、8周、3个月的追踪评估中,训练组被试的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