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8)
2023(10674)
2022(8976)
2021(8238)
2020(6706)
2019(14684)
2018(14499)
2017(26830)
2016(14778)
2015(16468)
2014(16093)
2013(15292)
2012(13946)
2011(12761)
2010(13043)
2009(11754)
2008(11482)
2007(10460)
2006(9421)
2005(8469)
作者
(41216)
(34433)
(34338)
(32813)
(22102)
(16476)
(15567)
(13254)
(12962)
(12405)
(11701)
(11511)
(11272)
(10990)
(10882)
(10677)
(10422)
(10389)
(10194)
(9824)
(8781)
(8701)
(8458)
(7861)
(7780)
(7775)
(7613)
(7611)
(6879)
(6834)
学科
(54622)
经济(54582)
管理(43985)
(42212)
(34688)
企业(34688)
方法(18241)
(17534)
中国(16622)
技术(15620)
地方(15601)
数学(15270)
数学方法(14995)
业经(12958)
(12824)
农业(11788)
(11578)
(11568)
理论(11276)
(10827)
贸易(10821)
(10491)
(10223)
教育(9509)
环境(9363)
地方经济(9302)
(9031)
教学(8666)
(8612)
银行(8592)
机构
学院(204452)
大学(197548)
(79487)
经济(77500)
管理(75791)
研究(72166)
理学(64517)
理学院(63641)
管理学(62436)
管理学院(62012)
中国(52988)
科学(44518)
(41982)
(36419)
(36411)
(33443)
研究所(33043)
中心(32960)
(31703)
(30441)
师范(30186)
财经(28047)
业大(27927)
(27109)
技术(26818)
(26487)
北京(26362)
(25308)
农业(24689)
师范大学(23763)
基金
项目(135377)
科学(107338)
研究(104104)
基金(94465)
(82292)
国家(81584)
科学基金(69696)
社会(63491)
社会科(60161)
社会科学(60152)
(55784)
教育(49711)
基金项目(49209)
(46862)
编号(44747)
自然(43951)
自然科(42929)
自然科学(42920)
自然科学基金(42104)
资助(37692)
成果(36305)
课题(32605)
重点(31953)
(31670)
(29562)
(29160)
创新(27580)
(27276)
项目编号(26628)
(26192)
期刊
(93768)
经济(93768)
研究(61688)
中国(46254)
教育(34938)
管理(29820)
(29241)
科学(28825)
学报(27876)
(26589)
技术(22600)
大学(21145)
农业(20506)
学学(19706)
(18222)
金融(18222)
业经(16663)
经济研究(15033)
财经(13071)
职业(12492)
(11770)
论坛(11770)
(11360)
(11217)
科技(11176)
问题(11084)
技术经济(10861)
(10104)
资源(9965)
现代(9810)
共检索到314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凤敏  沈亚强  
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战略选择。从心理学视域来看,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知识与技术技能兼具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它经历了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了鲜明的心理特征。为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技术技能人才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规律,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为促进我国经济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黄亮  
本文基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心理过程、发展的心理基础及评价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解读,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积极心理策略:在教育理念上应该促进心理发展,培养目标上要重视心理资本建设,在课程开发上要强化心理建构,教学模式上要优化心理训练,评价标准上要突出心理能力,成长过程上拓展心理辅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天  周珏  
已有文献对工匠精神内涵及培养途径的阐述多是将工匠精神视作一种价值观或精神特质,采用的一般是自上至下的宏观性培养办法。动机心理学则为理解工匠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动机心理学中自我决定理论,工匠精神是自主动机的体现,是长期自主动机驱动的学习和练习培养出的专注、细致、创新、孜孜不倦的工作状态。据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无动机和外部动机向自主性动机转化,这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认同工匠精神的价值,更需要给予其参与和选择的机会,提供非控制性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树立为内部目标并避免受到物质主义的侵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化移  刘元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新征程,2030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技术技能人才彰显出开放性、绿色性、优质性、国际性四大现代性特征。为了构建起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需要落实打造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学习平台、坚持"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多方参与的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姣雯  吴宗保  杜庆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生成产物,也是教育的本质使然。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践行从新手到实践专家的能力生成过程,是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于一体的多元贯通体系。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承担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民众成才愿望的职能。从探索"横向融通、纵向贯通、文化浸润"的培养路径入手,尝试形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开放性系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保驾护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  石伟平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生产技术的智能化升级引发了生产组织的重构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知识标准、能力标准和素质标准实现了更新与突破,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综合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关键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三维体系应当被建立。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框架,应当在宏观上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匹配人才层次高移;在中观上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复合职业人才;在微观上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渗透职业核心素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红伟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社会各行各业呼唤创业型人才。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必然要求理论界研究创业型人才及其培养策略的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创业型人才的内涵及其特征,认为创业是各行各业的个人或团队为了开辟事业创造价值、敢于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指出创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创业可以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进行,创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创造新的价值。最后还就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从提高思想认识、实现培养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絮  张春明  邵长兰  
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历层次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建成,职业专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入职业本科继续学习。保障“专本衔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需要确立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跨层次人才培养的内涵,运用类型观的理论视角,明确“专本衔接”人才培养的实体、对象和特征要素。已有的跨层次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着培养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学科化、培养方式固化等问题。为进一步实现“专本衔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从加强类型化的制度改革、明确类型化人才培养定位和改进类型化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专本衔接”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国奉  杭瑞友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应调整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转型升级——工学研融合。工学研融合具有独特的内涵与特征,是产学研结合的拓展、工学结合的升级,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属性和产业属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的实施必须实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高端产业的主体。这些产业的每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传统技能人才不同的是,这些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规格、类型和专业领域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路  李红浪  
培养一支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技能人才队伍,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师资力量不强、校企合作层次不深、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不足。针对不足,提升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增进校企合作,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俊和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行业、企业、建设一线的需求来看,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创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探索与完善,以进一步适应市场对人才调节与需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小娟  
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培养体系日益健全,但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企业、学校未形成多元协同配合机制,表现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履行不力、企业内部培养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不高。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一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二要健全企业内部培养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三要提升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增强职业院校基础培养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德高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切实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主动跟进学生的主体需求,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自主学习等方面因素,实施因材施教。应通过大工程观教育、特色教育、精英教育等分层分类教学,充分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努力提高高校的"教育性因素",从而适应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