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6)
2023(3968)
2022(3393)
2021(3257)
2020(2732)
2019(5898)
2018(5755)
2017(10665)
2016(5425)
2015(5829)
2014(5689)
2013(5361)
2012(4808)
2011(4545)
2010(4623)
2009(4225)
2008(3969)
2007(3485)
2006(3061)
2005(2710)
作者
(14342)
(12396)
(12247)
(11669)
(7725)
(5754)
(5501)
(4791)
(4621)
(4264)
(4100)
(4068)
(3863)
(3811)
(3725)
(3703)
(3690)
(3588)
(3588)
(3420)
(2926)
(2912)
(2886)
(2762)
(2732)
(2679)
(2648)
(2619)
(2468)
(2402)
学科
管理(20636)
(20245)
经济(20203)
(19292)
(16392)
企业(16392)
方法(10025)
数学(8316)
数学方法(8247)
(6665)
(6664)
业经(5451)
中国(4981)
农业(4688)
(4356)
财务(4352)
财务管理(4345)
(4307)
企业财务(4227)
(4153)
贸易(4151)
理论(4027)
(3994)
(3990)
供销(3984)
人民(3917)
人事(3884)
人事管理(3884)
消费(3590)
(3494)
机构
学院(78481)
大学(77665)
管理(33935)
(31321)
经济(30731)
理学(30591)
理学院(30199)
管理学(29607)
管理学院(29483)
研究(21437)
中国(17356)
(15226)
(14939)
科学(12297)
财经(12215)
(11182)
(10711)
(10673)
商学(10650)
师范(10617)
商学院(10573)
(10492)
业大(10296)
中心(10279)
(9825)
北京(9293)
财经大学(9141)
研究所(8863)
经济管理(8803)
经济学(8720)
基金
项目(53172)
科学(43940)
基金(41049)
研究(38757)
(34979)
国家(34608)
科学基金(31371)
社会(26514)
社会科(25035)
社会科学(25030)
基金项目(22179)
自然(21022)
自然科(20650)
自然科学(20648)
自然科学基金(20327)
(20058)
教育(19143)
(16598)
编号(16146)
资助(15952)
(12198)
成果(12024)
重点(11208)
(11176)
教育部(11090)
人文(11068)
国家社会(10654)
大学(10623)
课题(10268)
创新(10239)
期刊
(36262)
经济(36262)
研究(21874)
中国(14721)
管理(13272)
(11181)
科学(10822)
学报(10168)
(9506)
教育(9400)
大学(8477)
学学(7979)
业经(7729)
(6798)
金融(6798)
经济研究(6548)
农业(6450)
财经(6092)
商业(5942)
技术(5459)
(5151)
商业经济(3790)
问题(3595)
(3538)
技术经济(3410)
现代(3254)
(3232)
(3152)
理论(3105)
经济管理(3088)
共检索到110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丽芹  张迪  李星卫  
消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能履行承诺的责任与义务时,则会形成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顾客产生不满意情绪,甚至出现非伦理行为。本文通过对328个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交易型、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对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在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在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相对主义伦理意识在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与无伤害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为引导消费者进行伦理消费,企业应履行自身承诺维护顾客心理契约,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琴  
文章探讨了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敌对氛围感知和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以社会学习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将敌对氛围感知作为非伦理领导和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中介变量,将员工正念作为调节变量,提出一个中介调节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非伦理领导正向影响员工敌对氛围感知,并借其中介作用对非伦理行为产生影响;员工正念水平的高低会调节敌对氛围感知与非伦理行为的关系,员工正念水平越高,敌对氛围感知与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伏娥  甘碧群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中国消费者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并检验了关系质量在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决策中的调节作用。文章指出,鉴于信念与行为在很多场合下的非一致性,在以后的消费者伦理研究中,努力开发类似关系质量的调节或中介变量是有意义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峰  倪宁  贡小妹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所得的243个配对样本的数据,探讨了辱虐管理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发现:辱虐管理与非伦理行为显著正相关;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员工非伦理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职业伦理标准调节了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员工非伦理行为间关系的中介效应,表现为职业伦理标准越低,领导认同的中介作用越强。结论:辱虐管理会通过破坏领导认同而导致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增多,而职业伦理标准会抑制领导认同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伏娥  罗茜  屠采撷  李鹏  
本文基于群体极化、去个性化与利已主义理论,对网上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特性、维度和测量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结果发现,网上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本质特征可经由行为动机和行为目标对象两个核心视角揭示,情绪支配和行为目标对象泛化是其重要特性面。此外,研究还发现,网上消费者非伦理行为是一个多维概念,其维度可依行为动机(利益动机、情绪动机)和行为目标对象(具体对象、泛化对象)组合提炼,主要维度包括扰乱秩序行为、恶意利已行为、节制伤害行为和侵犯版权行为。研究最终确立了一套专门针对网上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测量量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鑫  马钦海  
基于营销学领域的心理契约理论,界定了顾客心理契约违背的内涵。以餐饮业为例,实证检验了顾客心理契约违背与顾客感知自身义务、抱怨行为倾向和转换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顾客心理契约违背对顾客的自身义务感知、直接抱怨倾向、间接抱怨倾向、私下抱怨倾向、第三方抱怨和转换意向等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宝春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在控制伦理情景条件下检验感知风险对非伦理消费行为意愿的影响及直接经验在此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在非伦理消费情景下感知风险对行为意愿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只有财务风险和社会风险等两个细分维度有效,且后者影响力更大;还发现,感知风险对行为意愿的影响受直接经验负向调节,对经验丰富的消费者而言,感知风险反而有利于行为意愿的产生;不过在细分维度中,只有社会风险对行为意愿的影响受直接经验调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伟涛  
黑格尔认同在从自然伦理向绝对伦理的演进以及现代性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中,契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承认以及经济交往联系的中介意义。然而,对近代启蒙哲学中的经验论自然法和契约论以及反思式自然法和契约论的孤立人性和原子论观点,黑格尔予以极力批评,主张个人本性由其所处的共同体和时代予以理解。在家庭和国家方面,黑格尔论证它们的实体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系,反对契约化观点。其中,家庭中的伦理是爱,包括夫妻之间的爱和责任、父母对子女的爱和教育;国家的伦理是实体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包括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公民之间的尊重和团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琴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可从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和社会交换三个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剖析。从社会认知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道德认同和组织氛围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学习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心理授权和组织政治知觉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交换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领导-部属交换和组织信任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韦慧民  鲁振伟  
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可能对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视角探讨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拓展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前因理论研究,并可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对403名员工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员工角色超载可能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增加;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这种正向影响可能通过情绪耗竭的中介传递;组织支持在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呈现一定的缓冲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韦慧民  鲁振伟  
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可能对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视角探讨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拓展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前因理论研究,并可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对403名员工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员工角色超载可能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增加;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这种正向影响可能通过情绪耗竭的中介传递;组织支持在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呈现一定的缓冲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宝春  钟立文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伦理判断对非伦理消费行为意愿的影响及伦理情景和直接经验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在非伦理消费情景下伦理判断显著抑制行为意愿,且作用力因自变量组合不同而异;伦理判断的作用受伦理情景和直接经验调节。与界定模糊情景相比,界定清晰情景下的伦理判断抑制作用更强;但受直接经验影响,伦理判断转而对行为意愿有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端旭  赵君  
员工的道德能力是影响其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285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从个体的道德能力角度剖析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伦理型领导是否通过增强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来减少员工非伦理行为。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并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飞  曲庆  张涵  
探讨了伦理领导对下属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问题。基于情绪反馈理论视角,认为伦理领导会通过激发下属的积极情绪进而促进其建言行为。并且,下属的性别会在上述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通过两阶段的研究设计,收集了245份有效样本。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发现伦理领导只对女性下属的积极情绪有影响且促进其建言行为,而对男性下属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霞  李雯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利用353份企业员工数据,深入探讨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理,验证了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安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安全强化了组织信任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即员工心理安全度越高,组织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