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3)
2023(13212)
2022(11677)
2021(11145)
2020(9286)
2019(21419)
2018(21454)
2017(41664)
2016(22574)
2015(25366)
2014(25026)
2013(24259)
2012(21704)
2011(19390)
2010(19389)
2009(17924)
2008(16794)
2007(14364)
2006(12230)
2005(10337)
作者
(61917)
(51285)
(51213)
(48575)
(32647)
(24609)
(23253)
(20237)
(19449)
(18266)
(17540)
(17022)
(16074)
(16034)
(15733)
(15498)
(15434)
(15270)
(14675)
(14509)
(12703)
(12435)
(12386)
(11706)
(11500)
(11373)
(11346)
(11228)
(10252)
(10193)
学科
(85142)
经济(85048)
管理(64487)
(60180)
(51393)
企业(51393)
方法(42894)
数学(37397)
数学方法(36703)
(22329)
中国(21377)
(20594)
业经(19351)
(18268)
理论(16606)
地方(16274)
(15327)
贸易(15319)
(14889)
农业(14854)
(14118)
(14032)
技术(13759)
(13653)
财务(13574)
财务管理(13549)
环境(13201)
企业财务(12764)
(12229)
教育(12009)
机构
学院(308127)
大学(306098)
管理(125439)
(115848)
经济(113231)
理学(110201)
理学院(109004)
管理学(106666)
管理学院(106140)
研究(95365)
中国(69247)
(63961)
科学(61292)
(51593)
(46635)
业大(46406)
(46124)
中心(43663)
研究所(42877)
(42690)
财经(42419)
(41144)
师范(40795)
北京(39830)
(38594)
农业(36220)
(35517)
(35077)
经济学(33933)
技术(33834)
基金
项目(218067)
科学(171754)
研究(160518)
基金(157150)
(136188)
国家(135048)
科学基金(117037)
社会(99009)
社会科(93760)
社会科学(93735)
(86624)
基金项目(83472)
自然(77496)
自然科(75743)
自然科学(75729)
教育(75546)
自然科学基金(74304)
(72595)
编号(67219)
资助(65288)
成果(53325)
重点(48544)
(47382)
(45849)
课题(45833)
(45767)
创新(42513)
科研(41687)
项目编号(41655)
教育部(41036)
期刊
(121104)
经济(121104)
研究(85082)
中国(53399)
学报(47109)
管理(44969)
科学(43658)
(41762)
教育(38952)
(38017)
大学(35711)
学学(33556)
农业(29641)
技术(28354)
业经(21951)
(21616)
金融(21616)
经济研究(19791)
财经(19369)
图书(16656)
(16466)
问题(15278)
科技(15226)
(15141)
技术经济(14671)
理论(14514)
商业(14018)
(13727)
现代(13637)
统计(13595)
共检索到425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珊瑚  
如何面对员工的流失,尤其是人才的流失,成为众多企业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战略问题。要解决人才流失的难题,关键在于抓住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目前,已有许多文献对员工的离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许多离职模型,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心理契约的相关理论,尝试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完善离职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玉梅  丛庆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组织承诺、工作满意作为中间变量的模型,较系统地探索了饭店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是如何通过这些中间变量影响其离职意图的。本文以四川省星级饭店的管理层员工为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饭店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中对饭店责任的认知不仅直接影响其离职意图,而且还通过组织承诺以及工作满意与组织承诺变量之间的关系间接影响其离职意图的产生。本研究揭示了饭店管理层员工的心理契约对于解释其离职意图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文章分析了心理契约和心理授权对组织行为影响的理论机理,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心理契约和心理授权均对组织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上下级关系及晋升空间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大,薪酬福利对员工的积极性影响较大,公司规模、员工性别和企业性质对组织行为也有一定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文章分析了心理契约和心理授权对组织行为影响的理论机理,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心理契约和心理授权均对组织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上下级关系及晋升空间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大,薪酬福利对员工的积极性影响较大,公司规模、员工性别和企业性质对组织行为也有一定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朱峰  
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稳定性,影响着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努力程度和最终的审计报告质量。本文对在信息不对称和博弈双方心理预期不一致的条件下,运用Stackelberg博弈均衡理论,讨论委托代理关系的稳定性和最优契约的建立,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对强化委托代理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丽  
针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间关系存在争议的现状,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中国情境下的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关系做了定量综述。通过文献检索共获得75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提取266个效应值,总样本量达20027。研究结果发现:(1)从整体来看,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从心理契约的维度来看,规范维度、人际维度、发展维度与离职倾向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三维度与离职倾向间关系强度存在差异。其中,发展维度与离职倾向间关系强度最强,规范维度与离职倾向关系强度最弱,人际维度与离职倾向关系强度居于前两者之间;(3)员工受教育程度和南北文化差异调节了心理契约整体及各维度与离职倾向间的关系,相对于低学历员工、北方员工,高学历员工和南方员工在二者关系上表现得更敏感;区域发展水平调节了心理契约整体及其规范维度与离职倾向间的关系,但未调节人际维度和发展维度与离职倾向间的关系,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员工,中西内陆员工的心理契约整体及规范维度与离职倾向关系强度更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丽  
针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间关系存在争议的现状,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中国情境下的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关系做了定量综述。通过文献检索共获得75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提取266个效应值,总样本量达20027。研究结果发现:(1)从整体来看,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从心理契约的维度来看,规范维度、人际维度、发展维度与离职倾向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三维度与离职倾向间关系强度存在差异。其中,发展维度与离职倾向间关系强度最强,规范维度与离职倾向关系强度最弱,人际维度与离职倾向关系强度居于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兴华   凌文辁   方俐洛  
招聘面试是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对传统面试问题的分析,以战略理念为导向,从认知和操作层面再造了招聘面试的概念与模型,探讨了心理契约-面试的概念、内容,以及心理契约-面试的实施模型与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魁  张怀林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品牌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来源。品牌是一个以顾客为中心的概念,其本质是企业与顾客之间无形的心理契约。研究心理契约对服务品牌构建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历史性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服务品牌构建模型,然后探讨了通过塑造心理契约来创建服务品牌的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原  
契约关系是组织环境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通过对相互责任的界定把个体与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对双方的行为进行规定和约束。但是,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书面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和理解,这些构成了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经济契约相比,心理契约(psychologicd contract)虽然多以模糊性和隐含性为特点,但它同样影响到员工对组织的态度与行为,也是维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程强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指出物流企业与员工之间存有心理契约。提出物流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内分为"交易、发展、尊重"三个维度,容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山东等物流企业及员工的问卷调研,证实了提出的各个假设的正确性,同时得出给物流员工提供满足其尊重需求的工作环境、肯定其成绩、充分发挥其才能比物质奖励更加重要。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企业责任的三个维度对员工尊重维度发挥正向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海玲  
文章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高校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阐述了思政心理契约的定义、特征、构建方式和内容以及维护良好思政心理契约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常耀中  
从心理契约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出发,界定与明确了企业案例法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与探讨了企业案例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运用与意义。研究发现: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如同控制商业契约的起草、谈判、检查、争议处理等交易成本,企业案例法还能有效降低这个过程中达成、巩固、调整心理契约内容的内部协调成本。因此,案例作为心理契约的优良载体,发挥了其他方法所不擅长的综合优势,克服了心理契约特点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建设的导入、强化和演进三个过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健柏  伍如昕  杨涛  
随着劳务派遣制的迅速发展,由派遣制员工特殊身份引发的员工的有效管理问题也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往从心理契约角度探讨派遣制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在激励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派遣制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类型及不同种类派遣制员工的心理契约特征,并且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派遣制员工激励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琦华  
新生代员工作为企业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群体,其敬业程度对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是,由于新生代员工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新生代员工的敬业度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契约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和敬业度理论,针对企业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现状,结合其心理契约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心理契约与敬业度相互作用机制,探讨提升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的相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