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2)
2023(7027)
2022(5951)
2021(5338)
2020(4595)
2019(10227)
2018(10086)
2017(19723)
2016(10942)
2015(12061)
2014(12180)
2013(11901)
2012(11007)
2011(9888)
2010(9965)
2009(9423)
2008(9662)
2007(8777)
2006(7644)
2005(7227)
作者
(31418)
(26575)
(26078)
(25174)
(17057)
(12633)
(11964)
(9934)
(9899)
(9584)
(9058)
(8834)
(8786)
(8549)
(8499)
(8036)
(7872)
(7800)
(7764)
(7489)
(6709)
(6508)
(6274)
(6090)
(5947)
(5887)
(5842)
(5802)
(5320)
(5211)
学科
(39904)
经济(39821)
管理(38196)
(34693)
(30488)
企业(30488)
方法(17223)
(15893)
数学(14498)
(14482)
数学方法(14317)
中国(10208)
(10186)
财务(10164)
财务管理(10140)
(9957)
(9950)
企业财务(9759)
业经(9734)
(9240)
(8944)
银行(8929)
体制(8618)
(8606)
金融(8604)
(8487)
技术(7265)
(7081)
贸易(7077)
(6937)
机构
大学(159480)
学院(156903)
(64903)
经济(63499)
管理(58764)
研究(53372)
理学(50636)
理学院(50005)
管理学(49183)
管理学院(48867)
中国(40596)
(35251)
(33173)
科学(31229)
财经(27326)
(27184)
(25365)
(24774)
研究所(24347)
中心(24295)
(24226)
业大(22169)
经济学(20998)
北京(20544)
财经大学(20517)
农业(19880)
(19528)
师范(19285)
(19164)
(19001)
基金
项目(103936)
科学(82868)
基金(77592)
研究(75297)
(67847)
国家(67311)
科学基金(57863)
社会(49537)
社会科(47037)
社会科学(47027)
基金项目(40554)
(39535)
自然(37179)
自然科(36358)
自然科学(36347)
自然科学基金(35739)
教育(35415)
(33735)
资助(31972)
编号(28661)
(24971)
成果(24804)
(24429)
重点(23676)
(21977)
(21916)
教育部(21242)
(21147)
国家社会(21098)
课题(20691)
期刊
(71481)
经济(71481)
研究(48434)
中国(34054)
(29884)
学报(25580)
管理(23248)
(23169)
科学(23015)
大学(19860)
学学(18843)
教育(16987)
(16886)
金融(16886)
农业(15049)
财经(14475)
(12360)
技术(11740)
经济研究(11405)
业经(10392)
问题(9425)
财会(7980)
(7961)
(7708)
(7539)
科技(7065)
理论(7035)
会计(6909)
现代(6753)
技术经济(6739)
共检索到237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士菊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在雇佣关系研究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契约可复制性概念的提出是该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目前学术界对契约可复制性概念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系统梳理了现有文献对契约可复制性相关变量的研究,主要包括年龄、工作经验、契约性质对契约可复制性的直接影响以及年龄相似性、年龄、工作年限和职业生涯阶段的调节作用,契约可复制性对组织承诺的负向影响及其对员工行为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应该首先对契约可复制性量表进行开发与完善,并注重情境化研究,关注心理契约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纵向研究,开展本土化研究,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服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晓华  戚振东  段兴民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两理论在研究问题的角度、对员工行为与态度作用机理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的区别,并揭示了两理论在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导致的结果等方面具有的相似性。最后,文章指出了深入研究两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更进一步揭示企业—员工关系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海威  刘元芳  
心理契约作为制度契约的有效补充,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内驱力。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心理契约具有自主性、敏感性、教育性、成就感和发展性特征。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形成、类型、性质和违背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本土文化的特点,提出以人本式管理夯实心理契约,以参与式管理引导心理契约,以前瞻式管理维护心理契约的中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勇  付强  史慧  
主要对二级响应型供应链的内外部融资模式的对比分析。主要研究的是二级供应链由单一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和销售单一产品所面临的资金约束问题。运用数量柔性契约使供应链链条下游企业来考虑内外部融资方式并能够做出最优选择。研究得出,在二级供应链上,影响供应链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为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综合信用。若供应商的信用较好,则采用的融资方式为内部融资,既有利于降低资金使用的成本又可以吸引零售商加大订购产品数量,从而达到供应链绩效整体最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军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心理学、营销学等知识对导游小费制度进行解释和分析,认为导游小费是在旅游服务中,导游与游客之间心理契约的一种价格,是游客对遵守心理契约的导游人员付出的报酬。导游与游客间心理契约的不确定性决定着导游小费的不确定性。我国的导游小费制度推行的良好环境尚不具备,导游小费制度在我国发展,只能是在"纯玩团"内采取自愿性小费的形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玖立  吴敏  包群  
设置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制度试验的重要战略步骤。凭借各种优惠和政策,经济特区在转型经济中营造出了适宜企业成长的局部环境。本文基于中国海关细分贸易数据考察了经济特区的制度优势。研究发现,除了拥有更多的平均出口之外,设立经济特区的城市在契约密集型行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这种制度优势主要是沿着集约的边际实现的。本文结论不受样本选择、度量指标和贸易方式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山  
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仅围绕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研究是有局限的,顾客的参与使得组织尤其是服务型组织的内部雇佣关系更多地受到外部市场的影响。文章以此为视角,突破了传统心理契约的双边主体研究,认为顾客与员工和组织方的心理契约皆会作用于员工-组织雇佣关系、顾客-组织营销关系,实现了心理契约多方主体的拓展。详细介绍了多方主体心理契约的内容架构,重点介绍了顾客心理契约对员工-组织心理契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把握顾客员工需求与认知、建立多方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及多方利益冲突维护工作等组织管理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喜玲  陈忠卫  
可雇佣型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对于组织在履行其提高员工可雇佣性方面责任和义务的一种主观评价,包括:基于知识补充的心理契约、基于能力提高的心理契约、基于职业成长的心理契约等3个相互独立的维度。本文自主开发设计了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测度量表,并通过对224份有效问卷分析,验证了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为今后拓宽并深化可雇佣性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枞巍  尹洁林  文珂  
在新经济时代,雇佣关系发生剧烈变化,违背心理契约的事件屡见不鲜,心理契约的研究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文章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其结构的争论谈起,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边建辉  
员工流动是现代组织面临的共同话题。现代社会中不存在凝滞的组织,组织总是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状态也不是停滞在一个阶段的,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员工的流动,适当的流动是必要的,但是过度流动则是危及企业生存的。如何从员工的心理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机制防止员工的过度流动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申来津  
契约是关系确认与秩序保障最常用的工具 ,作为期望知觉的心理契约最敏感、最集中地反映了人群关系的核心本质 ,因为心理契约所体现的正是人的纯粹的、真实的主观愿望、心理需求 ,以及对相对方应然取向的自我设定。德育中不仅存在心理契约 ,而且德育心理契约能够反映德育关系的本体面貌 ;关注德育心理契约的意义在于 ,心理契约可以作为德育文化和德育行为现象的分析工具 ,更为重要的是 ,心理契约能够成为德育有效运作的保障机制 ,成为德育提升的支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善鸿  周桂荣  
借助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组织制度变迁对心理契约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组织中刚性管理制度尽管在约束人的行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却无法约束人的精神。因此,应重构心理契约,将制度对象转变成制度的主体,以实现制度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红  
心理契约反映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和非正式沟通渠道的有效性。人力资源管理应重视心理契约的作用,论文应用博弈分析组织内部一次合作、短期合作和长期合作能否形成良好心理契约,分析结果为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柯珂  
本文将契约形式作为研究金融组织和代理组织的出发点和基础。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安排可以被理解为各方达成的合约或契约,契约是各个主体之间通过让渡各自权利的方式进行合作、分配权益、分担成本和风险而达成的协议。这是制度安排的本质。阿尔钦和登姆塞茨的文章《生产、信用费用与经济组织》中指出: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