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8)
2023(17652)
2022(15224)
2021(14129)
2020(11788)
2019(27214)
2018(26691)
2017(51761)
2016(27935)
2015(31331)
2014(31118)
2013(30515)
2012(28380)
2011(25414)
2010(25370)
2009(22986)
2008(22549)
2007(19877)
2006(17316)
2005(15262)
作者
(78371)
(65159)
(64674)
(61384)
(41624)
(31066)
(29366)
(25519)
(24854)
(23294)
(22146)
(21993)
(20574)
(20374)
(20143)
(19881)
(19280)
(19244)
(18611)
(18600)
(16073)
(16027)
(15727)
(14902)
(14555)
(14477)
(14328)
(14235)
(13043)
(12781)
学科
(115548)
经济(115425)
管理(83311)
(80948)
(65920)
企业(65920)
方法(52659)
数学(46103)
数学方法(45549)
中国(33128)
(32700)
(31973)
地方(27327)
业经(25852)
(22433)
农业(22232)
(22111)
财务(22031)
财务管理(21977)
企业财务(20998)
(20087)
(20085)
贸易(20066)
(19377)
技术(18052)
理论(18009)
环境(17686)
(17471)
银行(17431)
(17371)
机构
大学(387750)
学院(387202)
(155802)
管理(155267)
经济(152485)
理学(134538)
理学院(133052)
管理学(130676)
管理学院(129986)
研究(126451)
中国(95958)
(82494)
科学(77046)
(73636)
(62158)
(60029)
中心(58759)
财经(58439)
(57352)
研究所(56179)
业大(56094)
(53273)
北京(52189)
(51894)
师范(51415)
经济学(46945)
(46628)
(46587)
农业(46430)
财经大学(43571)
基金
项目(265016)
科学(209390)
研究(195473)
基金(192587)
(166485)
国家(165027)
科学基金(143343)
社会(124049)
社会科(117603)
社会科学(117575)
(103383)
基金项目(102042)
自然(92761)
自然科(90661)
自然科学(90641)
教育(90616)
自然科学基金(89007)
(86645)
编号(80200)
资助(79897)
成果(64383)
重点(58778)
(58702)
(58350)
(54855)
课题(54815)
创新(51096)
教育部(50970)
国家社会(50823)
科研(50554)
期刊
(170542)
经济(170542)
研究(113969)
中国(77617)
(58356)
学报(58249)
管理(57131)
(54461)
科学(54153)
教育(45484)
大学(45377)
学学(42426)
农业(37805)
技术(34769)
(34749)
金融(34749)
业经(29268)
财经(28453)
经济研究(26756)
(24229)
问题(22039)
图书(21376)
(19045)
理论(18692)
技术经济(18584)
科技(17946)
(17723)
商业(17531)
统计(17308)
实践(17071)
共检索到575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敏  黄青良  周恋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围绕员工的公平和发言权实现程度,文章探讨了劳务派遣工的心理契约履行与工作卷入的关系、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感知的中介作用及工会会员角色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7家劳务派遣单位的171个劳务派遣工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务派遣工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行与工作卷入程度显著正相关,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感知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层次回归方程分析的结果显示,"是否加入工会"对程序公平与工作卷入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即相对于未加入工会的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的派遣工的程序公平感知与工作卷入的正相关关系较强。最后针对假设检验的启示和意义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毛忞歆  李诗琪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务派遣作为劳务经济中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劳务派遣业务较国外起步晚,目前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操作过程欠缺规范,对维持劳动力市场秩序和维护劳动者权益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以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用工方式为背景,针对派遣单位、用工单位、派遣员工三方在用工过程中存在的非均衡问题,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提出优化劳务派遣关系的策略,以增强劳务派遣的规范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文斌  金霞  谭士百  
虽然《劳动合同法》明确界定劳务派遣为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用工方式,但是,仍受用工单位和一些劳动者青睐。劳务派遣员工的数量较大,他们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等不仅影响微观组织的绩效,也对全社会的效率甚至国家的竞争力产生影响。其中,劳务派遣员工的组织公平感对他们的工作倦怠就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有类似"双雇主"的特殊身份,劳务派遣员工无法实现同工同酬、合理晋升,一些权利得不到公平保障,出现了较突出的工作倦怠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用工制度变革的大背景和近年来的实践,主要研究劳务派遣员工在用工单位的组织公平感知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及其特殊性。为更进一步细分组织公平感对工作倦怠的内部影响机制和个体差异,结合已有文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力源  唐代盛  李静  
劳务派遣是一种重要的用工制度安排,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其"双雇主性"使得劳务派遣员工的归属感模糊、职业生涯发展不清晰、工作稳定性不强,这些因素均导致劳务派遣员工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契约特征。本文对我国劳务派遣员工的心理契约的结构、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得出:劳务派遣员工心理契约内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劳务派遣制度的价值取向、政策含义和管理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健柏  伍如昕  杨涛  
随着劳务派遣制的迅速发展,由派遣制员工特殊身份引发的员工的有效管理问题也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往从心理契约角度探讨派遣制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在激励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派遣制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类型及不同种类派遣制员工的心理契约特征,并且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派遣制员工激励策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伟  
利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19个城市4 152名农民工调查数据,从7个维度48项指标全面比较劳务派遣农民工和非劳务派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差异。两个群体的就业质量有34项指标差别不明显,14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劳务派遣农民工相比,劳务派遣农民工并未出现"同工不同酬"、"劳动保护较差"、"社会保障较低"、"工作稳定性差"等现象;对合同签订、产假工资、医疗保险、培训经历、合同协商比例、工作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遭受更严重的工资扣罚、工会参与机会更少、职业发展空间小等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红丽  冷雪玉  
近年来关于劳务派遣员工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基于文献研究和实际调研,本研究构建了包含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安全和员工沉默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49名劳务派遣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包括一般政治行为知觉和薪酬与晋升知觉;一般政治行为知觉、薪酬与晋升知觉与默许沉默显著正相关,心理安全起部分中介作用;一般政治行为知觉与防御沉默、漠视沉默显著正相关,心理安全起部分中介作用;薪酬与晋升知觉与防御沉默、漠视沉默没有显著关系。最后基于组织制度、建言氛围与激励政策等层面,提出减少劳务派遣员工沉默的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兼明  
问:郭某是一名劳务派遣工,被派遣至某纺织化纤企业有毒有害岗位工作,与该纺织化纤企业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请问,郭某作为劳务派遣工,在有毒有害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后,能否在被派遣单位提前退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伟  陈钊  陈耀波  
文章首先基于上海大众和通用汽车企业车间工人的调查数据,检验了工会对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工资福利以及维权方式选择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工会显著提高了劳务派遣工权益,特别是月福利性收入,但对正式工的月基本工资和月福利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独立于用工企业的劳务派遣企业工会的确更有可能代表和维护工人利益。文章研究还发现,工会显著减弱了正式工选择游行示威、罢工和上访等激烈维权方式的意愿,但这一作用在劳务派遣工身上并未体现,这意味着与用工企业更少利益相关的派遣工工会更可能代表工人的利益而不是帮助政府或企业进行"维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琛徽  杨阳阳  
本文基于身份感知、工作嵌入和双情感承诺的相关理论,以两家劳务派遣公司在全国分布的劳务派遣员工为研究对象,从主体心理层面实证研究了身份感知对工作嵌入的影响,以及双情感承诺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身份感知对双情感承诺和工作嵌入存在显著影响;双情感承诺在身份感知和工作嵌入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双情感承诺不同组合对工作嵌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家永  
问:孙某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根据劳务派遣协议新签的一名员工,公司把孙某派遣到某单位工作(孙某是经过某单位通过面试招聘的)。现在某单位要给孙某设定试用期。请问,对劳务派遣工可否设定试用期,如果可以,那么是由派遣单位设定还是由用工单位设定?孙某在试用期间若被证明不胜任工作,该如何处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婷  
为了避免关于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相关法律成为一纸空文,要通过采取明晰法律条纹内涵、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强化劳动维权帮助、提高劳动者维权能力等综合措施,以确保劳务派遣实现同工同酬的立法目的在现实得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籍祥魁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呈现出多元化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工作为重要的补充用工形式,已越来越被高校所认可和利用。将劳务派遣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解决他们各方面的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对建设和谐校园、促进高校有序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长远的意义。本文具体分析高校劳务派遣工的利益诉求,提出了解决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毛泽东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重视调查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职业自律组织,要使我们的工作能够真正地推动内部审计科学发展,能够真正地发挥职业代言人、实践推动者和智力支撑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