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6)
2023(5267)
2022(3627)
2021(3362)
2020(2685)
2019(5504)
2018(5839)
2017(10405)
2016(5888)
2015(6705)
2014(7017)
2013(6308)
2012(5340)
2011(4692)
2010(4768)
2009(4322)
2008(4420)
2007(4218)
2006(3725)
2005(3661)
作者
(17620)
(14507)
(14425)
(13964)
(9288)
(6761)
(6692)
(5649)
(5601)
(5180)
(4943)
(4903)
(4706)
(4621)
(4465)
(4460)
(4307)
(4306)
(4303)
(4212)
(3696)
(3616)
(3433)
(3370)
(3368)
(3353)
(3327)
(3157)
(2922)
(2915)
学科
(23624)
经济(23603)
管理(15949)
(14818)
(11325)
企业(11325)
中国(8717)
方法(8388)
(7644)
数学(7064)
业经(7027)
数学方法(6869)
农业(5241)
(5225)
(5187)
(4843)
(4821)
地方(4783)
理论(4596)
产业(4508)
发展(4192)
(4187)
信息(4185)
教学(4140)
总论(3832)
(3811)
银行(3804)
信息产业(3792)
(3745)
(3605)
机构
学院(82824)
大学(82157)
(30658)
经济(29837)
管理(29187)
研究(29177)
理学(24934)
理学院(24565)
管理学(23635)
管理学院(23499)
中国(22362)
科学(18829)
(18702)
(14982)
(14395)
(14015)
中心(13652)
研究所(13600)
(13253)
(12207)
师范(12061)
北京(11999)
业大(11976)
财经(11325)
(11105)
农业(10877)
(10787)
(10234)
技术(10164)
师范大学(9603)
基金
项目(54929)
科学(42861)
研究(40539)
基金(38636)
(34166)
国家(33875)
科学基金(28810)
社会(24956)
社会科(23607)
社会科学(23602)
(21696)
基金项目(19436)
教育(18961)
(18311)
自然(18258)
自然科(17861)
自然科学(17856)
自然科学基金(17502)
编号(16919)
资助(15953)
成果(14128)
重点(12793)
课题(12158)
(12132)
(11380)
(10732)
国家社会(10629)
科研(10454)
项目编号(10262)
创新(10077)
期刊
(35762)
经济(35762)
研究(23878)
中国(20014)
学报(13500)
(13423)
教育(13038)
科学(12407)
管理(11786)
(11558)
大学(10391)
学学(9606)
农业(9154)
技术(8758)
(7236)
金融(7236)
业经(5918)
经济研究(5853)
财经(5328)
图书(5223)
(5164)
统计(5131)
问题(4633)
(4607)
(4413)
(4286)
技术经济(4106)
职业(4001)
决策(3968)
现代(3889)
共检索到127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萍  汪悦  刘冬予  李添  骆方  
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在政府的引导下蓬勃发展。对民众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以及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和治疗服务的需求非常急迫。然而,传统的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方法在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存在局限。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心理健康服务走向智能化的应用,能够从更加生态化、更加便利化的角度评估和干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针对心理健康的初筛和诊断两个评估过程以及干预和治疗过程,论述传统手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智能化应用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并就其落地应用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述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惠霞  
山西省大中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在经费与设施、人员及培训、开展活动、心理测查与建档、工作成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此,山西省提出“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省指导委员会提供咨询和指导,山西省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协调和组织,各校具体实施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师生认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规范各项工作并使之经常化,实行研究课题组制度,加强信息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西超  肖松  
本文从办公室的空气环境、视觉环境、声音环境、电磁辐射、空间布局等几方面出发,分别阐述了这些物理因素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效率,以及有助于员工的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健  吴海艳  
文章在分析和研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内涵及积极心理治疗技术,提出了干预抑郁症状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塑造技术,并对通过筛选的52名抑郁症状大学生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干预实验。随机选择26名大学生为实验组,另外26名大学生为对照组,干预前对两组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和贝克抑郁量表测试,干预结束之后再次对两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抑郁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抑郁症状与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实验干预的效果显著。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肖旻婵  
美国学校基本上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主要有个体干预、环境干预和整体干预几种模式。本文分析了这些模式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旨在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耿柳娜  刘金秀  
追星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看待偶像,日益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心理剧”这一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符合青少年的发展特点,选题来源于实际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形式轻松自由。心理剧包括指导者、主角、配角及观众四种基本角色,分为暖身、演出和分享三个阶段。本文通过一个青少年盲目追星的案例,介绍了心理剧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技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继迁  李肖肖  张宏如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推动企业快速转型升级,同时给企业员工带来巨大冲击。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8)数据,考查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制造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人工智能被制造企业应用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大为改善。进一步检验表明,人工智能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人工智能对在车间工作员工、90后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基于上述发现,提出充分认识人工智能的心理健康改善效应、有效引导环境较差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力推动制造企业“智改数转”进程等政策启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涂育红  闫静  
本文应用SCL-90对某高校图书馆24名馆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使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样本t分析。该校图书馆员的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呈现总体较好,但个体在强迫症状和敌对两个因子上的阳性人数比例偏高。本文针对这两项因子的改善,提出面向馆员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动员馆员坚持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培养馆员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提升馆员认知调试能力和避免职业倦怠危机、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关怀五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坚  唐燕儿  
本文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全球信息化发展和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保健、心理教学等实践活动的信息化进程的思考,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发展内容。介绍了信息化心理咨询的6种新途径:BBS、Chatroom、ICQ、Guestbook、Email、Netmeeting等。也提出了保密性、资源库和知识产权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萌  张冲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探索适合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引入职业教育中,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从而为提高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的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慧勇  王永  
书写表达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将书写表达的有关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书写表达主要分为以积极情绪为主题的书写表达和以创伤性经历有关的书写表达。不同主题的书写表达应用应讲求策略,须包括描述经历的事实、情感和想法三方面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英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中学升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心理适应过程,处在转型中的社会环境又给了大学生更大的压力,这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结合枣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境,探讨了应用计算机网络应对这些困境的方法,并对应用效果做了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牟书  
通过对比多媒体案例和文本案例的教学效果,探讨了多媒体案例讨论法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并对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设计进行了讨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燕杰  张利萍  梁永平  董梅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很多心理健康思想,包括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内心和谐等多个方面。这些心理健康知识在时隔两千多年后,对现今人们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仍有很实用的指导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帅  
运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运动干预对心理健康的调控作用,并运用CMA 2.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元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是调控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运动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达到中等效应量,95%置信区间;运动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维度的干预效果较好;锻炼时间、干预周期、干预内容对两者关系有影响;锻炼频率对两者关系没有影响。具体来说,采用有氧运动方式,每次运动9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一次并坚持8周以上效果最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