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8)
2023(2092)
2022(1766)
2021(1650)
2020(1426)
2019(3186)
2018(3144)
2017(5656)
2016(3191)
2015(3781)
2014(3612)
2013(3626)
2012(3515)
2011(3343)
2010(3285)
2009(3047)
2008(2976)
2007(2804)
2006(2596)
2005(2455)
作者
(12106)
(10036)
(9939)
(9373)
(6410)
(4879)
(4528)
(3988)
(3953)
(3600)
(3520)
(3442)
(3409)
(3380)
(3296)
(3148)
(3099)
(3084)
(3022)
(2995)
(2673)
(2554)
(2478)
(2461)
(2335)
(2289)
(2282)
(2181)
(2139)
(2132)
学科
(11169)
经济(11146)
管理(7987)
(7259)
(5791)
企业(5791)
方法(4847)
(4730)
数学(4061)
数学方法(3984)
中国(3388)
(3135)
(3036)
(3015)
教育(2391)
业经(2271)
理论(2131)
(2112)
贸易(2110)
(2055)
农业(2017)
(1987)
金融(1987)
地方(1878)
(1876)
银行(1854)
(1853)
(1824)
(1789)
(1722)
机构
大学(50110)
学院(47991)
研究(22198)
(17464)
经济(16985)
中国(15976)
科学(15826)
管理(14896)
(14020)
(12999)
理学(12681)
理学院(12398)
(12279)
研究所(11954)
管理学(11926)
管理学院(11868)
农业(11483)
业大(9983)
中心(9494)
(8221)
(8125)
北京(8026)
(7962)
(7891)
(7435)
农业大学(7046)
科学院(6915)
(6854)
(6843)
师范(6656)
基金
项目(32835)
科学(24853)
基金(23507)
(22975)
国家(22776)
研究(20063)
科学基金(17907)
自然(13525)
自然科(13210)
自然科学(13201)
自然科学基金(12984)
(12630)
(11876)
基金项目(11851)
社会(11574)
社会科(10840)
社会科学(10834)
资助(10665)
教育(9528)
重点(8169)
计划(8005)
科技(7354)
(7167)
编号(7157)
(7107)
科研(6845)
(6498)
成果(6330)
(6190)
专项(6150)
期刊
(20594)
经济(20594)
研究(14993)
中国(13749)
学报(13570)
(12448)
科学(11045)
大学(9517)
学学(9011)
农业(8481)
教育(7065)
管理(6682)
(5963)
(4884)
(4410)
金融(4410)
业大(4135)
农业大学(3497)
经济研究(3448)
技术(3358)
财经(3234)
(3171)
(2841)
世界(2770)
林业(2722)
图书(2521)
中国农业(2513)
业经(2483)
科技(2454)
国际(2447)
共检索到79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蔚  
心理健康的研究 ,不应该仅以非正常人的心理状态为研究对象 ;只单纯地从医学角度 ,以满足于消极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 ;只局限于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这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健康依赖于社会性质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健康的定义 ,并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心理学家是从积极的、由意识控制的、有方向、有强度、对他人负责和认知性质等维度来阐述心理健康问题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国良  侯瑞鹤  姜兆平  董妍  王永丽  
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指导学生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生活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西超  肖松  
本文从办公室的空气环境、视觉环境、声音环境、电磁辐射、空间布局等几方面出发,分别阐述了这些物理因素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效率,以及有助于员工的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达丽  
论文分析并概括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认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格建构、自我意识、创造力、生命价值等四个方面,同时从整体性、主体性、综合性、发展性、差异性等方面提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增杰  蔡慧孟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需适应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特色。文章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理顺课程开设机制、开展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门适时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丽  刘艳  
为探讨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亲子沟通问卷、主观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自尊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北京市1016名流动儿童和446名城市户籍儿童施测。结果发现,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和主动性较低。在亲子沟通各维度上,城市儿童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的倾听反应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父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分歧冲突解决和理解性维度和母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和倾听反应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得分最低。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开放表达、理解性和分歧冲突解决维度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亲子沟通的四个维度都可正向预测自尊,开放表达和理解性负向预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薇  英玉生  
目的探讨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应对方式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对617名高职生及53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高职生六种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高职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差异。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六种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相关。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幻想、求助进入了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回归方程。结论高职生的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生龙  郎晓娟  
文章基于2010、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中国退休政策在男女退休年龄上的规定,使用断点回归设计,探讨退休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检验退休影响健康的机制。研究发现,退休对男性的健康影响不显著,而对女性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的影响,主要原因是退休后女性增加了锻炼的频率;虽然男性的锻炼频率在退休后也有所增加,但退休后男性超重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锻炼的健康效应。文章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当前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以应对人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虞汉阳  
激烈的竞争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不良心理行为呈上升趋势。探索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香港与内地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采取的不同措施与方法的比较,找出适合内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振云,许淑莲,孙长华,吴志平,李娟,李川云  
本研究以毕生发展的观点,系统探讨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表明老化过程中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明显,认知功能可塑性和储备能量依然存存,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心理基础。高龄老人心智功能明显减退,需给予更多照料和精神慰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姝玥  陶塑  许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编的气质性乐观问卷和适应能力简易问卷对某大学4736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气质性乐观和适应能力都能正向预测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并且存在交互作用。在悲观的学生中,适应能力弱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大大低于适应能力强的个体;在乐观的学生中,不同适应能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曼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学校及家庭等的广泛关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找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有助于培养和塑造人格健全的人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和平  
成人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事关教学成败。成教学生心理素质有其特殊性,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因材施教,从多方面施加援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莎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给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外部环境的强烈冲击,因此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解决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努力寻找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其平  
文化意蕴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属性。缺少文化意蕴,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忽视文化意蕴的文化迟钝现象,从而使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没有特色,实效性也较差。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敏感性,我们应该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建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机制、探索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