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5)
2023(10478)
2022(9368)
2021(8939)
2020(7649)
2019(17514)
2018(17652)
2017(34003)
2016(18644)
2015(21132)
2014(21223)
2013(21020)
2012(19144)
2011(17233)
2010(17000)
2009(15414)
2008(14800)
2007(12871)
2006(11164)
2005(9782)
作者
(54597)
(45153)
(45055)
(42861)
(28746)
(21787)
(20670)
(18028)
(17240)
(16141)
(15589)
(15131)
(14313)
(14239)
(13955)
(13826)
(13750)
(13572)
(12915)
(12843)
(11337)
(11065)
(10875)
(10200)
(10173)
(10133)
(10052)
(9850)
(9177)
(9128)
学科
(70876)
经济(70794)
管理(53236)
(50613)
(42261)
企业(42261)
方法(35505)
数学(30613)
数学方法(30272)
(18695)
中国(17666)
(17269)
(16918)
业经(15924)
地方(14306)
(13718)
贸易(13713)
(13246)
理论(12819)
农业(12618)
(12238)
(12100)
技术(11273)
环境(11037)
(11030)
财务(10967)
财务管理(10952)
教育(10645)
企业财务(10404)
(9896)
机构
大学(264828)
学院(263073)
管理(107140)
(98167)
经济(95816)
理学(93773)
理学院(92675)
管理学(90908)
管理学院(90461)
研究(85835)
中国(61588)
(56545)
科学(56287)
(43672)
(43513)
(43260)
业大(41514)
研究所(40311)
中心(38654)
(36756)
财经(35852)
(35767)
北京(35758)
师范(35441)
农业(34156)
(32588)
(31240)
(30866)
师范大学(28641)
技术(28226)
基金
项目(185981)
科学(145164)
研究(134349)
基金(133839)
(117097)
国家(116088)
科学基金(99238)
社会(82420)
社会科(77850)
社会科学(77830)
(73213)
基金项目(72064)
自然(66599)
自然科(65045)
自然科学(65031)
自然科学基金(63851)
教育(61661)
(61644)
编号(55476)
资助(55453)
成果(44407)
重点(40972)
(40445)
(38617)
(38605)
课题(37811)
科研(35927)
创新(35864)
大学(34631)
项目编号(34506)
期刊
(106071)
经济(106071)
研究(74063)
中国(46734)
学报(45054)
科学(40118)
(38395)
管理(37933)
大学(33150)
学学(31010)
(30655)
教育(30586)
农业(27261)
技术(21851)
(18733)
金融(18733)
业经(18543)
经济研究(16938)
图书(16913)
财经(16431)
(13990)
(13785)
理论(13550)
科技(13549)
问题(13008)
实践(12726)
(12726)
商业(12655)
技术经济(12220)
(12183)
共检索到370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卢星宇  陈建垒  
基于带有参考点假设的前景理论,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影响消费的外部环境和个体特征后,个体心理压力越大,越倾向于在网络平台高消费。这一倾向在两性之间、未婚和已婚群体之间、青年和中老年群体间呈现明显的异质性特点。研究还发现,“控制补偿”和“认知抑制”效应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晓峰  郑雪  
目的:编制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并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编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确定最终题目;以最终题目为指标,对15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及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均满意或非常满意,效度可靠;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r=0.326~0.374,P<0.001)。结论:大学生网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彬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电脑互联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防止和减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对于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利鑫  鲁宽民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借助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成长很有必要。选择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心理及社会干预对策,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采用SCL-90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267名聋人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24%聋人大学生上网成瘾;聋人男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聋人女大学生;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屈智勇  王晓华  
为调查流动和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探讨两类儿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使用问卷法测查了3416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发现(1)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比率分别为12.99%、6.83%和6.82%。(2)初中女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生,男女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得分均显著大于对应性别的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3)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倾向组相比,均存在较差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4)留守和流动儿童中网络成瘾倾向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更差。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丁澍  刘芬  缪柏其  孔燕  
利用某重点理工类高校2002级学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调查表结果及大学成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入学时的心理状态等属性数据对大学各个时期平均成绩及各类课程平均成绩的影响,从而为建立及时有效的心理预警与援助机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有轻生倾向的、认为自己的过去或者家庭不幸的学生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入学前曾经昏迷或者抽疯的学生成绩也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思想集中是大学阶段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玉梅  徐建军  
调查显示,研究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占一定的比例。研究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压力感、人际交往障碍和抑郁。网络环境对研究生心理状况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建议各高校应采取措施,保证网络环境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和谐社会需要健康心理作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本文首先探讨:心理健康软环境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青少年心理健康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概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支持系统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支持系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艳  
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快速成长极大地冲击了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和心理状态,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要积极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机制,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充实网络的内容和形式,丰富网络化内涵与模式,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形成网上咨询与网下辅导相结合的心理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晓晶  
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弱,上网动机不明确。然后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搭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多方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友华  欧阳建国  欧晓万  李玥  
本研究利用在西南地区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的所得数据,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从网络资源与结构两个不同维度探究了社会网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普遍偏低,整体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社会网络资源对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社会网络结构相关变量中,亲戚和朋友比例均显著正向影响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而社会网络规模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相较于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资源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海斌  
云计算是近年兴起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技术,它能够给用户提供可靠的、自定义的、最大化资源利用的服务。本文探讨利用云计算技术建构"心理健康教育云",为大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努力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明亮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了改变,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分析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敏  
互联网已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交和娱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新形势下,高校应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新方法,但目前还处于探索期,在实践中存在课程内容过于片面、缺少人文关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稳定、网络教育条件基础较弱、缺少合力教育等问题,需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和及时反馈制度,注重各部门协同教育,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