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6)
2023(7928)
2022(7022)
2021(6803)
2020(5835)
2019(13830)
2018(14129)
2017(25510)
2016(15503)
2015(17894)
2014(18805)
2013(17874)
2012(16861)
2011(15528)
2010(16059)
2009(14464)
2008(14608)
2007(13730)
2006(11948)
2005(10802)
作者
(43995)
(36917)
(36596)
(35245)
(23300)
(17815)
(17099)
(14626)
(14030)
(13538)
(12376)
(12295)
(12068)
(11817)
(11741)
(11553)
(11469)
(10880)
(10832)
(10630)
(9522)
(9319)
(9050)
(8744)
(8424)
(8330)
(8298)
(8252)
(7593)
(7547)
学科
(55045)
经济(54989)
管理(37560)
(35339)
(28271)
企业(28271)
方法(27803)
数学(24434)
数学方法(24185)
教育(21561)
中国(19855)
(15849)
(15450)
(15121)
理论(13274)
地方(11335)
(10875)
(10601)
贸易(10597)
业经(10379)
(10235)
农业(10180)
教学(9484)
(9465)
财务(9443)
财务管理(9405)
(8885)
企业财务(8839)
技术(8374)
(8161)
机构
大学(218742)
学院(214888)
(77375)
经济(75233)
研究(75139)
管理(73744)
理学(62922)
理学院(61989)
管理学(60565)
管理学院(60147)
中国(51352)
(48354)
科学(47133)
(39732)
(38791)
师范(38478)
(37622)
(37180)
(36122)
研究所(35908)
教育(34800)
中心(33951)
业大(32220)
北京(31566)
师范大学(31131)
农业(29699)
财经(29151)
(28626)
技术(28187)
(26572)
基金
项目(132695)
科学(103125)
研究(102596)
基金(89982)
(77716)
国家(76874)
科学基金(63771)
社会(59446)
教育(56146)
社会科(55793)
社会科学(55772)
(54638)
(47502)
基金项目(47262)
编号(46147)
自然(40526)
成果(40481)
自然科(39532)
自然科学(39516)
自然科学基金(38799)
资助(37867)
课题(34954)
重点(31540)
(30933)
(29480)
(28925)
项目编号(27155)
(27146)
(27015)
教育部(26651)
期刊
(87882)
经济(87882)
研究(71420)
教育(58230)
中国(53613)
学报(34507)
(32857)
(31086)
科学(29770)
大学(26187)
管理(24756)
技术(23374)
学学(22934)
农业(21787)
(16386)
金融(16386)
职业(15199)
业经(14767)
财经(14563)
经济研究(13481)
(12534)
(12209)
图书(11718)
问题(11647)
(10995)
论坛(10995)
(10587)
技术经济(10251)
技术教育(10046)
职业技术(10046)
共检索到333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靳娟娟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基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开发心理潜能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融合,必须厘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导向,智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体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质基础,美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都是按照教育规律对人心理层面以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组成的内在系统的发展、维持和修护。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重拳齐发、双向建构,是铸造新时代大格局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一种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丽  谭园园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了多样化的价值观,使学校思政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可以拓宽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文章建议重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通过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运用网络互动交流、调整课程设置等方式,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协同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旭  张大均  
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以促进学生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为基本目标 ;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发展学生智能、个性、社会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容 ;通过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心理素质形成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策略以及心理健康外显行为与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内在变化的整合 ,最终达成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的目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春勇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障碍,个体身心疾病或人格缺陷以及职业倦怠等。目前,传统的"诊治式"的教师心理健康应对策略"治标不治本",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和发展性。要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来,可通过增进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增进自我效能感等途径,促进教师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克服职业倦怠,并由此带动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实现师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明亮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了改变,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分析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柳云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逐渐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在阐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并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海斌  
云计算是近年兴起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技术,它能够给用户提供可靠的、自定义的、最大化资源利用的服务。本文探讨利用云计算技术建构"心理健康教育云",为大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努力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炳谦  张能云  
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高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心理倾向和问题,给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积极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有益心理健康的各种活动、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等,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衍杰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阐明现在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体育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进而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提出对策与建设,旨在促进大学生总体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正确参加体育活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滟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文章通过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原因,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教育内容体系,丰富教学方法,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等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妍君  张鸣乐  李梓鑑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围绕“立德树人”的发展核心,高校教师要结合育人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优势,探索多元化教学路径,逐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成效。基于此,文章围绕高校育人机制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发展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延伸路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淑梅  
随着中国教育步入“互联网+”的常态化阶段,“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必然产生深刻影响。“互联网+”时代虽然会引发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但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传播手段。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体特质因素与社会行为因素,可从加强个体约束和增大团体影响两方面,强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静华  张立鹏  
孝道是人类亲子互动中最原始、最单纯的感情,最能打动人内心的真情,近年来,孝道对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肯定。本文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孝道模式探析,试图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尝试与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龚勋  易敏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基础上,还能够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素养。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从业教师整体素质素养,这是当前教育教学行业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开展基于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2018/208)及"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19SZ06)研究并结合由姚本先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探讨和分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措施,以供借鉴和学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英山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人数日益增多,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文章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