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8)
- 2023(3617)
- 2022(3028)
- 2021(2870)
- 2020(2215)
- 2019(4977)
- 2018(4786)
- 2017(8659)
- 2016(4654)
- 2015(4964)
- 2014(4897)
- 2013(5077)
- 2012(4798)
- 2011(4546)
- 2010(4748)
- 2009(4670)
- 2008(4458)
- 2007(4189)
- 2006(3977)
- 2005(3095)
- 学科
- 济(21187)
- 经济(21158)
- 农(21005)
- 业(15255)
- 农业(14329)
- 管理(10157)
- 业经(8557)
- 方法(7461)
- 企(7096)
- 企业(7096)
- 农业经济(6568)
- 地方(6521)
- 数学(5352)
- 数学方法(5306)
- 发(4875)
- 制(4797)
- 中国(4605)
- 发展(4455)
- 展(4454)
- 村(4453)
- 农村(4433)
- 收入(3867)
- 建设(3761)
- 土地(3758)
- 工作(3719)
- 学(3609)
- 分配(3563)
- 策(3435)
- 理论(3334)
- 经济建设(3210)
- 机构
- 学院(73474)
- 大学(68813)
- 管理(29466)
- 济(25569)
- 理学(25565)
- 理学院(25252)
- 经济(24901)
- 管理学(24828)
- 管理学院(24669)
- 研究(22653)
- 农(17780)
- 中国(17733)
- 科学(14463)
- 京(13376)
- 州(13186)
- 范(12719)
- 师范(12610)
- 农业(12433)
- 江(11834)
- 业大(11753)
- 中心(11657)
- 财(11571)
- 所(10413)
- 游(10399)
- 旅(10345)
- 旅游(10220)
- 师范大学(10037)
- 研究所(9492)
- 财经(9275)
- 省(9034)
- 基金
- 项目(49524)
- 科学(39917)
- 研究(36800)
- 基金(36614)
- 家(31316)
- 国家(30977)
- 科学基金(27271)
- 社会(25187)
- 社会科(23492)
- 社会科学(23489)
- 省(20991)
- 基金项目(20691)
- 自然(17253)
- 自然科(16823)
- 自然科学(16818)
- 自然科学基金(16506)
- 划(16065)
- 教育(15787)
- 编号(15346)
- 资助(14426)
- 成果(11835)
- 农(11798)
- 发(11546)
- 重点(10288)
- 部(10234)
- 课题(10083)
- 国家社会(10045)
- 村(9702)
- 人文(9700)
- 创(9540)
共检索到105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天颖 陆林 路幸福
Urry提出的"游客凝视"是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徽州村落是徽文化的符号和标志,徽州村落旅游凝视的主体是游客和东道主,客体和核心是物质指向与精神指向的文化符号,两主体依托文化符号产生互动,而对文化符号的认识层次较浅。安徽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具有丰富的徽文化特征吸引物。在案例地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定性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分析相关定量和定性资料,并对相关网络文本及图片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徽州村落旅游中的游客凝视行为及东道主凝视行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锦源 孙九霞 王思雅
凝视理论自其诞生之初便伴随着权力的审视与规训,旅游凝视也同样如此。在旅游主客之间的权力关系中,游客通常被视为优势权力者,然而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东道主同样具有凝视游客的权力。文章从东道主凝视的角度出发,选取雄安新区W村作为案例地,揭示游客与东道主之间权力关系及其转变过程,发现东道主为制衡游客权力、保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4种方案:隐晦抵抗、公开抵抗、合作和消极一致。研究发现,通常被认为处于权力低位的东道主也具有使游客按照其预期方式行事的手段,从而促进主客平衡和良性互动的实现,还创造性地提出游客凝视与东道主凝视相互影响的理论框架。为最大限度保护主客双方利益,应自上而下调整乡村旅游场域中的权力分配,以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鲜荣 黄松山
该研究从东道主凝视的视角着重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中西方背包游客的不同认知,强调东道主在主客交往时及其对游客的认知有其自身观点,且该立场深受中西方文化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影响。研究以丽江为案例点,发现丽江当地居民认为背包旅游者群体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具有强烈的西方文化烙印。国内背包游客群体大多不被认同,更多情况下只被认为是在追随西方背包旅游者。在旅游行为上,西方背包游客相对强烈的探险意识以及对当地传统文化原真体验的追求令目的地居民肃然起敬,从而被认为是真正的背包旅游者。而国内背包游客在这两点上的表现常被当地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松 张小军
以徽州地域119个中国传统村落(截止到2016年底)为样本,通过实际调研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过程。根据旅游开发的主体力量,徽州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自主探索(1979—1996年)、外资注入(1997—2011年)、整合提升(2012年至今)三个演变阶段,各个阶段在旅游开发模式、经营组织方式、产品类型、品牌形象、经济效益、利益主体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零星分布(点状)—南北组团(板块)—全域扩散(面状)的演进态势。研究表明,村落自身禀赋作为基础性力量,市场需求作为决定性力量,政府政策和管理作为主导性力量,交通改善、节庆促销、精英人士等支持因素作为促进性力量,共同推动着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晨 宋昌耀 厉新建
在旅游研究中,游客凝视是广受关注的概念,持续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学术积累。其中,有两种倾向值得重视,一是游客凝视常与旅游凝视混用,二是过于关注游客凝视的视觉特性。文章通过对厄里原著的评述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从游客视角出发对游客凝视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探讨了游客凝视与个体社会性需求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悖于逃离惯常环境的初衷,作为“社会人”的游客能够通过凝视介入社会和社会关系,参与感、羞耻感、归属感等都是诱发凝视过程的原因;同时,凝视也对个体融入群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时间维度上,可将游客凝视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场前凝视、在场凝视与离场凝视。游客随着凝视过程演进发生情感变化,由此产生了希冀、满足、矛盾、反抗和妥协等心理过程,并组合成多种走向的情感动线。众多的情感动线相互叠加作用,推动着凝视客体的衍化和调整,展示出旅游活动通过游客凝视产生的外向权力性和内向权力性影响社会构建的过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海霞
本文回顾了游客凝视的内涵,认为无论是游客凝视,还是东道主凝视、双向凝视,都将游客及东道主置于"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力"的场景中,对主客双方发展和谐的文化关系十分不利。本文认为,主客之间平等、公正、互重的关系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主客双方从"我—它"走向"我—你",从凝视走向对话,更有利于唤起东道主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建立起主客之间新型的文化关系。
关键词:
游客凝视 主客对话 文化自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强 王爱 储金龙 黄超伟 余浩然 Chan EME
[目的]全面评估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基础及阶段性特征,是有效引导农旅融合、农民创收和农居焕新的重要路径。[方法]以古徽州四批次12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五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和EVM法对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可视化模拟,全面探讨不同视角、不同方向下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差异性特征。[结果]基于非参数空间统计方法,既能较好地刻画旅游竞争力整体分布的规律性和局部空间异质性,又能优化样点数据的评估误差。[结论]总体上看古徽州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旅游市场环境、相关配套设施、文化物质环境较好;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呈现出圈层化的分布格局,北部以徽州区为主、南部以婺源东部地区为主的两大核心区已然形成;各侧视图的空间形态以及典型方向的剖切线,均呈现出明显的“中心-边缘”的空间梯度分布态势,同时也表现出空间上的跳跃和突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丁雨莲 陆林 黄亮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平稳下降,中国家庭与休闲相关的消费在不断攀升。文章从丽江大研古城沿街店铺经营业务入手,搜索大研古城的文化休闲旅游符号,分析其形成机制外在动力机制有休闲时代的即将到来、市场需求的拉动;内在动力机制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和政府决策因素。对比丽江大研古城和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遗产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特征文化休闲旅游和文化观光旅游。文章认为,在休闲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型遗产地应冷静对待,避免盲动,做出适合自身文化本底的正确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汝艺 梁留科 李德明 朱红兵 朱生东
为认识旅游—社区互动机理,以人类生态学中人类社会组织与生物种群具有相似性的思想为切入点,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物种入侵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解读古村落社区中因旅游种群入侵而引发的空间社会秩序重组过程。研究认为,"旅游—古村落"空间社会过程可解读为:旅游种群入侵到古村落社区,与社区种群发生生态位重叠;在生态学竞争排斥法则作用下,社区种群被旅游种群挤出古村落核心区,而在古村落社区边缘重新安家,旅游种群继替社区种群迁出后留下的生态位空间;最终,古村落社区以宗祠为中心的宗法型空间重组为古村落旅游核心区、官川新区、政务新区等构成的旅游化空间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乾 付俊
游客感知是客观全面评价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以浙江古村落为例,针对古村落旅游资源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基于游客感知设计调查问卷,在专家知识和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构建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可提高古村落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 游客感知 古村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茂英
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学研究中的"凝视"理论,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游客凝视"。文章认为,"旅游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而不是单向的"游客凝视"。"旅游凝视"还包括"当地人凝视"、"专家凝视"、"游客间凝视"、"隐性凝视",以及各"凝视"力量之间因权力悬殊和变化而产生的互相凝视。"旅游凝视"从旅游的角度来考察整个社会,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评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旅游发展趋势,重点阐述我国学者可以努力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旅游凝视 多维度视角 系统解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拉扬
由于研究者对凝视的简单采借,导致旅游凝视经常被直接理解为旅游者的视觉体验或等同于福柯的权力理论。对于一个外来概念或理论,经过学术共同体成员的批判性思考,终将发展成旅游的内生化语言乃是旅游知识毋庸置疑的理论自觉过程,因此反思旅游凝视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且无法回避。在回顾厄里的《旅游凝视》原作以及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这一概念和理论所受的批评以及研究转向,认为厄里在非寻常架构下阐述的凝视应该还包括注意这一内涵,并强调旅游凝视的价值在于其是"旅游体验"的实现途径而非目的,从而明晰旅游凝视在旅游理论体系中的应有
关键词:
旅游凝视 注意 非寻常 旅游体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俊彤 殷平
旅游直播以其特有的互动性、体验性和实时性已经成为凝视目的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其场景下的旅游凝视行为发生了改变。文章以"带着微博去旅行"的128场直播和25.4万字的弹幕文本作为基础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旅游直播凝视的目的、内容、态度和权力关系,构建了旅游直播凝视行为过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直播凝视目的从单一的追求愉悦体验扩充为审视目的地、粉丝行为和获取福利,凝视内容为主播、旅游环境、旅游吸引物、优惠活动和直播相关信息。(2)弹幕实时互动是主播与潜在游客的双向凝视,潜在游客在互动中掌握主动权,但主播通过反向凝视获取了信息。(3)主播在旅游直播中扮演了专家、当地人、导游和游客多重角色,使主播与潜在游客的权力关系呈现动态变化。(4)旅游直播凝视使潜在游客实现对目的地的先视,产生偏积极的情感倾向,重构了地方形象。研究结论丰富并推进了旅游凝视理论,并为旅游直播实践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旅游直播 旅游凝视 媒体化凝视 内容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乡村凋敝正成为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为此,国家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但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乡村建设,偏重于硬件设施的完善,忽视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具有公共性,对乡村文化的培育与发展将成为扭转乡村空心化格局、
关键词:
东道主 旅游凝视 乡村文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昕阳 赵媛 宋航
旅游地文化元素的游客感知偏好已经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本研究根据网络游记内容对游客凝视视角下旅游地文化元素进行了深刻剖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选取平遥古城为案例地,以2009—2019年网络游记为例探究游客凝视视角下文化元素的历时性差异。结果表明:(1)平遥古城文化元素主类目包含建筑文化、晋商文化、宗教文化、影视文化、餐饮文化和民俗文化六大类,且文化元素存在固化和变迁共存的现象。(2)平遥古城文化元素呈现符号化现象,且具有动静结合、传统现代融合、虚无实在交融等特征,在游客凝视下文化元素的内容和意义不断被重构。(3)历年来旅游者的情感类型以积极情绪为主,消极情绪历年来的占比最小且呈波动下降趋势。
关键词:
游客凝视 文化元素 历时性 平遥古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