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2)
2023(12788)
2022(10563)
2021(9881)
2020(8130)
2019(18668)
2018(18916)
2017(35956)
2016(19761)
2015(22305)
2014(22503)
2013(21955)
2012(19903)
2011(17570)
2010(17393)
2009(15674)
2008(15201)
2007(13336)
2006(11598)
2005(10206)
作者
(57299)
(47343)
(47028)
(44774)
(30464)
(22673)
(21480)
(18683)
(18043)
(16929)
(16342)
(15856)
(15054)
(14939)
(14702)
(14424)
(14221)
(14150)
(13619)
(13564)
(11734)
(11693)
(11466)
(10801)
(10627)
(10608)
(10514)
(10484)
(9499)
(9372)
学科
(78616)
经济(78537)
管理(58268)
(56798)
(47191)
企业(47191)
方法(36245)
数学(31133)
数学方法(30704)
(22081)
中国(21381)
业经(18806)
技术(17783)
(17746)
(17595)
地方(16702)
农业(15167)
理论(14119)
(12937)
贸易(12931)
(12753)
(12571)
(12513)
环境(12131)
(11684)
财务(11607)
财务管理(11587)
企业财务(10958)
(10911)
(10706)
机构
大学(278217)
学院(277333)
管理(112695)
(105195)
经济(102753)
理学(97986)
理学院(96916)
管理学(95097)
管理学院(94597)
研究(90725)
中国(65400)
(59911)
科学(58680)
(45715)
(45185)
(44425)
业大(43065)
研究所(41487)
中心(41119)
(40118)
北京(37722)
(37652)
师范(37304)
财经(37298)
(35702)
农业(34781)
(33890)
(33292)
技术(31715)
经济学(30473)
基金
项目(195344)
科学(153179)
研究(143380)
基金(140277)
(122105)
国家(121074)
科学基金(104390)
社会(88375)
社会科(83685)
社会科学(83662)
(77451)
基金项目(75096)
自然(68595)
自然科(67007)
自然科学(66992)
自然科学基金(65742)
教育(65615)
(64585)
编号(59320)
资助(57160)
成果(47430)
重点(43387)
(42058)
(41525)
(40931)
课题(40582)
创新(38158)
科研(37045)
项目编号(36572)
大学(36110)
期刊
(113754)
经济(113754)
研究(79040)
中国(51949)
学报(44745)
科学(41402)
管理(41208)
(40596)
教育(34265)
(33569)
大学(33528)
学学(31343)
农业(28874)
技术(28022)
(19998)
金融(19998)
业经(19013)
经济研究(17549)
图书(17202)
财经(17116)
科技(15384)
技术经济(15114)
问题(14974)
(14927)
(14426)
理论(13867)
实践(12938)
(12938)
(12886)
现代(12871)
共检索到396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钟远薪  王蕾  杨新涯  薛玉  
文化旨在探索利用语音识别技术提高徽州文书文本化效率的可行性及其潜在应用模式。采用实验研究法对比三种文本化方式的优劣,并运用功能分析法探讨语音识别技术在徽州文书文本化中的潜在应用模式。研究发现:语音识别技术适用于徽州文书文本化工作,其识别时间为手工录入六分之一,识别率为80.22%,相较于OCR提升超过25%,并可同步实现语音建档及初步语义标注功能。文章提出应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徽州文书文本化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潜在应用模式多样,可为民间历史文献文本化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研究与实践重点及其对人文科学研究发展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振忠  
王振忠,1992年历史学博士,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汤萌  孙翌  刘宁静  陈嘉懿  
本文探索利用元数据与主题法结合的组织方法深度揭示资源内容并实现半自动标引。徽州文书是民间历史文献的代表性资料群,具备"有机性"特征。利用信息组织与知识组织组合的方法,挖掘文献内容的内在关联脉络,使用本体的方法实现由信息到知识的转换。拟以人物与人物间关系为核心构建主题树,揭示发生关系的双方或多方以及关系的信息,并探讨基于元数据开展主题标引的方法。该设计及方法将有助于以人物为核心各层次资源之间的匹配,增加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展示的维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翠嫦  王蕾  
知识组织系统构建是图书情报学发挥学科优势,支持中国特色学科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切入点之一。徽州文书是民间历史文献的典型代表,是重要史学资源。本研究以徽州文书研究领域为例,提出通过领域主题多维结构分析融合领域话语体系特征的思路与方法:以1960年以来国内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为分析对象,明晰史学话语体系特征,提出由网络结构、社群结构、时轴结构和要素结构组成的4维主题结构框架,形成由4个主题大类和8项主题因素构成的结构体系,呈现史学话语体系的叙事特征。多维结构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证明结论的可靠性。本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特定领域知识组织系统构建中主题结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徽州文书知识组织系统构建提供概念及其关系的参考,而且展示了融合话语体系特征的主题结构分析方法和过程,为本体构建中领域话语体系的引领和后续利用中话语体系的交流、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凯  谢芬  杨滨瑜  胡新杰  刘汉霞  
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掣肘,首先需要科学识别兼具关键性和共性的产业技术,但目前国内关于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的研究非常有限。遵循专利文献挖掘思路,兼顾主客观标准,运用大样本量数据集,研究提出一种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方法,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以我国高校(2001—2020年)和上市公司(2006—2020年)的海量专利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LDA主题模型、计算专利关键性得分和共性得分,以及运用相似度分析将选择结果与工信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进行相似度匹配,来识别出我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结果显示:无论是高校还是上市公司,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专利的比例均不高,二者申请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4.7%、10.2%,授权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3.8%、10.1%,高校专利占比略高于上市公司;而得分位居前列的技术主题如“电路芯片耦合”“能效模型图像”“系统数据模块”等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当前广受关注的关键共性技术非常一致,表明所用方法是有效、可取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力  
~~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海玉  王聪  陈雨  钟起兵  周婧  
面向海量、异构的民间历史文献数字化、知识化开发需要,知识图谱技术的应用为文献资源内容可视化表达与知识关联推理提供了开发思路。文章以徽州文书为例,对文献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利用protégé开源工具建立徽州文书本体模型,抽取徽州文书资源实体概念,对异源、共指问题进行知识融合处理,最终将文书数据存入Neo4j图数据库中,呈现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可视化检索效果。结果表明,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应用有助于深入分析资源知识的关联情况,依托可视化查询界面可清晰展示文书资源知识信息,拓展民间历史文献多维知识发现的应用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睿君  李琳琦  
中人报酬主要有银两、宴请和物品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对清代徽州契约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中资占交易总额的比值一般在2%—10%之间,尤以5%左右的居多,且清前期的比值略低于清中晚期。该比值的确定,与中人和契约双方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均有关联。中人报酬由哪一方支付带有不固定性,主要依据"成破"双方的经济地位以及对契约合同的遵守情况而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取报酬并不是中人作中的动因和目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道胜  
"匣"是一种藏物器皿,其本源于民间生活实际。明清时期,徽州民间广泛用匣以保存文书等重要记录和凭据。尤其是徽州宗族组织普遍建立的公匣制度,其严格的管理机制是徽州民间文书大量遗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振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中约有1.5万件教育考试类文献,具有保存完整、以应试为导向的特点,主要为书院教育类文献和科举应试类文献。徽州文书中教育考试类文献是封建教育体系之下书院教育与科举应试的产物,鲜活地体现了当时基层教育的状态。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郭睿君  
"中人"身份选择不以地位、经济、威望为拘,"面子"的大小并不是选择"中人"的绝对标准。一般亲族较为普遍的担任中人,妇女、佃人也可以作中参与到契约关系中。中人的选择是契约双方根据具体情况、实际需要,在其特定的乡土社会网络中,亲疏、远近、尊卑自由组合的结果,自身品质良好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开队  卢东  
文章通过对《徽州文献综录》中王氏文献的系统考察,发现王氏文献的分布不均衡。从时间看集中于明清,从空间看集中于婺源、歙县,从内容看集中于文学、经学及族谱领域。这种分布状态与王氏宗族在历史时期徽州的发展实际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社会是否稳定,刻书、印刷等文化产业发达与否,徽州文化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也对文献的流传、分布有重要影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苏日娜  王蕾  童翠萍  
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语境下的"抢救性保护"概念基础上,从指导原则和灾害管理的层面展开讨论,提出徽州文书抢救性保护工作需要遵从多元性、原生性和普适性的原则,徽州文书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防灾对策、应急响应、修复保护五个方面,灾害管理则需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以最终实现徽州文书的数字化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