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
- 2023(1172)
- 2022(1085)
- 2021(1078)
- 2020(889)
- 2019(2039)
- 2018(2103)
- 2017(4029)
- 2016(2127)
- 2015(2428)
- 2014(2315)
- 2013(2419)
- 2012(2335)
- 2011(2047)
- 2010(2025)
- 2009(1912)
- 2008(1815)
- 2007(1772)
- 2006(1750)
- 2005(1308)
- 学科
- 济(9522)
- 经济(9392)
- 企(4756)
- 企业(4756)
- 业(4691)
- 管理(4646)
- 方法(4177)
- 和(3868)
- 业经(3866)
- 农(3850)
- 理论(3683)
- 社会(3471)
- 中国(3273)
- 地方(3259)
- 经济理论(2721)
- 企业经济(2697)
- 农业(2259)
- 学(2145)
- 财(2032)
- 制(1738)
- 障(1652)
- 保障(1651)
- 社会保障(1651)
- 福利(1599)
- 数学(1580)
- 教育(1573)
- 数学方法(1563)
- 工作(1499)
- 地方经济(1436)
- 事业(1229)
- 机构
- 大学(28604)
- 学院(28580)
- 管理(11024)
- 济(10428)
- 经济(10175)
- 研究(10015)
- 理学(9367)
- 理学院(9235)
- 管理学(9073)
- 管理学院(9007)
- 州(7681)
- 中国(7035)
- 科学(5973)
- 京(5708)
- 财(5707)
- 江(5167)
- 范(4947)
- 师范(4933)
- 中心(4838)
- 所(4780)
- 财经(4317)
- 研究所(4210)
- 农(4163)
- 社会(4106)
- 师范大学(3985)
- 省(3820)
- 经(3765)
- 业大(3565)
- 北京(3487)
- 院(3360)
共检索到47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振忠
王振忠,1992年历史学博士,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研究与实践重点及其对人文科学研究发展的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明后期,徽州商人摹仿和追风江南士人,热衷书画古董收藏,涌现出如歙县溪南吴氏、丛睦坊汪氏、临河程氏,休宁商山吴氏、居安黄氏、榆村程氏等一批收藏世家或收藏家族。这些家族的不少人,雅有学养,擅长鉴藏,与当时颇负时誉的鉴藏家如李日华、冯梦祯、陈继儒、钱谦益等频繁交往,切磋收藏知识,交换藏品,使得书画创作和收藏市场极为红火。其收藏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藏品档次上乘,不少是世人瞩目流传已久的精品名迹,为流传和保护历代艺术珍品作出了贡献,而决不能如长期认为的那样以"附庸风雅"一语所能概括。通过收藏图书鼎彝,徽商的文化追求和艺术素养大有提高,收藏书画鼎彝,既是徽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徽商抬高社会认同的...
关键词:
明后期 徽州商人 书画收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海玉 王聪 陈雨 钟起兵 周婧
面向海量、异构的民间历史文献数字化、知识化开发需要,知识图谱技术的应用为文献资源内容可视化表达与知识关联推理提供了开发思路。文章以徽州文书为例,对文献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利用protégé开源工具建立徽州文书本体模型,抽取徽州文书资源实体概念,对异源、共指问题进行知识融合处理,最终将文书数据存入Neo4j图数据库中,呈现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可视化检索效果。结果表明,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应用有助于深入分析资源知识的关联情况,依托可视化查询界面可清晰展示文书资源知识信息,拓展民间历史文献多维知识发现的应用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睿君 李琳琦
中人报酬主要有银两、宴请和物品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对清代徽州契约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中资占交易总额的比值一般在2%—10%之间,尤以5%左右的居多,且清前期的比值略低于清中晚期。该比值的确定,与中人和契约双方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均有关联。中人报酬由哪一方支付带有不固定性,主要依据"成破"双方的经济地位以及对契约合同的遵守情况而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取报酬并不是中人作中的动因和目的。
关键词:
清代 徽州 中人 报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道胜
"匣"是一种藏物器皿,其本源于民间生活实际。明清时期,徽州民间广泛用匣以保存文书等重要记录和凭据。尤其是徽州宗族组织普遍建立的公匣制度,其严格的管理机制是徽州民间文书大量遗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徽州 宗族 公匣制度 文书保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振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中约有1.5万件教育考试类文献,具有保存完整、以应试为导向的特点,主要为书院教育类文献和科举应试类文献。徽州文书中教育考试类文献是封建教育体系之下书院教育与科举应试的产物,鲜活地体现了当时基层教育的状态。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郭睿君
"中人"身份选择不以地位、经济、威望为拘,"面子"的大小并不是选择"中人"的绝对标准。一般亲族较为普遍的担任中人,妇女、佃人也可以作中参与到契约关系中。中人的选择是契约双方根据具体情况、实际需要,在其特定的乡土社会网络中,亲疏、远近、尊卑自由组合的结果,自身品质良好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人。
关键词:
徽州 契约文书 中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汤萌 孙翌 刘宁静 陈嘉懿
本文探索利用元数据与主题法结合的组织方法深度揭示资源内容并实现半自动标引。徽州文书是民间历史文献的代表性资料群,具备"有机性"特征。利用信息组织与知识组织组合的方法,挖掘文献内容的内在关联脉络,使用本体的方法实现由信息到知识的转换。拟以人物与人物间关系为核心构建主题树,揭示发生关系的双方或多方以及关系的信息,并探讨基于元数据开展主题标引的方法。该设计及方法将有助于以人物为核心各层次资源之间的匹配,增加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展示的维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钟远薪 王蕾 杨新涯 薛玉
文化旨在探索利用语音识别技术提高徽州文书文本化效率的可行性及其潜在应用模式。采用实验研究法对比三种文本化方式的优劣,并运用功能分析法探讨语音识别技术在徽州文书文本化中的潜在应用模式。研究发现:语音识别技术适用于徽州文书文本化工作,其识别时间为手工录入六分之一,识别率为80.22%,相较于OCR提升超过25%,并可同步实现语音建档及初步语义标注功能。文章提出应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徽州文书文本化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潜在应用模式多样,可为民间历史文献文本化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苏日娜 王蕾 童翠萍
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语境下的"抢救性保护"概念基础上,从指导原则和灾害管理的层面展开讨论,提出徽州文书抢救性保护工作需要遵从多元性、原生性和普适性的原则,徽州文书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防灾对策、应急响应、修复保护五个方面,灾害管理则需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以最终实现徽州文书的数字化保护。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叶湄 王蕾
中山大学图书馆入藏大量徽州文书,文献保护成为重要工作内容。文章探讨徽州文书的特殊性,分析徽州文书保护工作原则,梳理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保护实践,提出徽州文书保护建议。
关键词:
徽州文书 文献保护 中山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翠嫦 王蕾
知识组织系统构建是图书情报学发挥学科优势,支持中国特色学科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切入点之一。徽州文书是民间历史文献的典型代表,是重要史学资源。本研究以徽州文书研究领域为例,提出通过领域主题多维结构分析融合领域话语体系特征的思路与方法:以1960年以来国内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为分析对象,明晰史学话语体系特征,提出由网络结构、社群结构、时轴结构和要素结构组成的4维主题结构框架,形成由4个主题大类和8项主题因素构成的结构体系,呈现史学话语体系的叙事特征。多维结构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证明结论的可靠性。本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特定领域知识组织系统构建中主题结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徽州文书知识组织系统构建提供概念及其关系的参考,而且展示了融合话语体系特征的主题结构分析方法和过程,为本体构建中领域话语体系的引领和后续利用中话语体系的交流、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