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9)
- 2023(10550)
- 2022(9005)
- 2021(8044)
- 2020(6969)
- 2019(15698)
- 2018(15108)
- 2017(28640)
- 2016(16165)
- 2015(17758)
- 2014(17619)
- 2013(17372)
- 2012(16110)
- 2011(14620)
- 2010(14551)
- 2009(13486)
- 2008(13480)
- 2007(12186)
- 2006(10397)
- 2005(9009)
- 学科
- 济(64623)
- 经济(64558)
- 管理(42121)
- 业(41583)
- 企(32453)
- 企业(32453)
- 方法(32261)
- 数学(29060)
- 数学方法(28812)
- 农(18086)
- 学(17168)
- 财(16660)
- 中国(15640)
- 贸(13790)
- 贸易(13789)
- 易(13363)
- 业经(13303)
- 地方(12459)
- 农业(12216)
- 制(10719)
- 务(10409)
- 财务(10396)
- 财务管理(10370)
- 环境(10230)
- 企业财务(9810)
- 技术(9472)
- 和(9349)
- 银(9265)
- 银行(9195)
- 融(8778)
- 机构
- 大学(237957)
- 学院(236044)
- 济(93098)
- 经济(91181)
- 管理(86543)
- 研究(83858)
- 理学(76028)
- 理学院(75029)
- 管理学(73532)
- 管理学院(73119)
- 中国(60422)
- 科学(58063)
- 农(54310)
- 京(50151)
- 所(45306)
- 业大(44868)
- 农业(43860)
- 研究所(42232)
- 财(40407)
- 中心(38275)
- 江(35088)
- 财经(33306)
- 范(30725)
- 北京(30563)
- 经(30330)
- 师范(30245)
- 院(30111)
- 农业大学(29375)
- 经济学(28951)
- 州(27292)
- 基金
- 项目(168744)
- 科学(131215)
- 基金(123395)
- 家(112955)
- 国家(112077)
- 研究(111174)
- 科学基金(93432)
- 社会(70540)
- 社会科(66948)
- 基金项目(66943)
- 社会科学(66923)
- 省(66391)
- 自然(64682)
- 自然科(63220)
- 自然科学(63194)
- 自然科学基金(62100)
- 划(57550)
- 教育(50834)
- 资助(49143)
- 编号(42536)
- 重点(39240)
- 部(36437)
- 发(36093)
- 计划(35392)
- 创(34998)
- 科研(33991)
- 成果(33003)
- 创新(32872)
- 科技(31741)
- 大学(30135)
- 期刊
- 济(93196)
- 经济(93196)
- 研究(61021)
- 学报(50829)
- 农(47250)
- 科学(42814)
- 中国(40042)
- 大学(35956)
- 学学(34585)
- 农业(31766)
- 财(30757)
- 管理(26896)
- 教育(18325)
- 业(17655)
- 技术(17106)
- 融(16799)
- 金融(16799)
- 财经(16039)
- 经济研究(15893)
- 业经(15559)
- 业大(13981)
- 版(13874)
- 经(13707)
- 问题(13272)
- 科技(12323)
- 资源(11904)
- 农业大学(11674)
- 技术经济(11573)
- 商业(11241)
- 统计(10689)
共检索到325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德勇 张新 李启权 张维 罗由林 代天飞 冯文颖 穆雨恒
根据德阳市旌阳区1803个土壤采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范围分别为0.52-4.38 g/kg和15.00-326.74 mg/kg,均处于较丰富的水平。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化分别为0.264和0.505,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受结构因素与随机因素共同影响。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西部平原区明显高于东部丘陵区。土壤母质可独立解释25.7%和12.2%的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变异。地形因素的解释能力分别为16.7%-29.7%和7.6%-16.2%,其中坡度因子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土壤氮素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定量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红菊 付梦洋 代天飞 李启权
本文根据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1803个土壤采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分析该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在8.6~61.4 G/kG。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值和基台值分别是51.000和177.800,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28.6%。旌阳区土壤有机质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由结构性因素及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且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变异大于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变异。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为旌阳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值区,东部为低值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主要受地貌类型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成土母质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稀 邓欧平 潘洪旭 张剑秋 邓良基
根据2014年采集的121个耕层(0~20 cm)土壤氮素含量数据,在Arc GIS 10.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等方法,研究崇州西河流域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达(1.18±0.40)G kG~(-1)和(86.52±28.71)mG kG~(-1),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其中,全氮总体呈环状分布,而碱解氮则呈斑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二者均在中部怀远镇附近出现高值区(>1.80 G kG~(-1),>120 mG kG~(-1)),而在北部街子-三郎山区一带和南部丘顶出现低值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鲍丽然 周皎 李瑜 贾中民
【目的】深入认识重庆西北部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机质空间变异和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修正的空间插值研究。【结果】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26 g/kg,属中等偏下水平;变异系数为33.8%,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合川区整体偏低。【结论】土壤有机质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受结构因素(地形坡度、土壤类型)和随机因素(土地利用类型、耕作措施等)影响,土地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土壤有机质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秀清 韩有志
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选择3个生态功能区设置典型样地,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森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系统由人工林→次生演替早期杨桦阔叶林→次生演替中后期云杉、杨、桦混交林顺向演替,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平均值先增加后减小,碳氮比平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3指标变异系数在11.74%64.71%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变异性;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程相对次生林增大,基台值相对减小,表明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异质性程度较低,空间分布较次生林更趋于均匀化。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结构方差比在0 64.8%之间,变异具有较弱或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
关键词:
有机碳 氮素 空间变异 森林土壤 关帝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正祥 周勇 木合塔尔·艾买提 李晴
土壤pH值是耕地质量表征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确估算土壤pH值具有重要意义。以鄂西北山区十堰市为研究区,采集了701个耕作层土样,测定分析土壤pH值,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探讨了鄂西北耕层土壤pH值的空间变异特征,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为6.46±0.84,变异系数为13.00%,属中等变异强度。全市土壤pH值空间分布总体特征表现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西南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整体上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成土母质是研究区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主控因素,能够独立解释空间变异的13.6%,其次是海拔高度,独立解释能力为6.30%,较弱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独立解释能力仅为1.4%,坡度几乎没有独立解释能力。说明目前影响研究区耕层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结构因素,土地利用方式和生产方式将是研究区土壤pH值进一步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楚儿 张世熔 邓春梅 李婷 徐小逊
本研究基于ArcGIS 9.3平台,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沱江中游表层土壤全氮(STN)的空间变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沱江中游土壤全氮含量为(1.06±0.02)g·kg-1,呈对数正态分布;研究区内水稻土(1.43±0.49)g·kg-1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紫色土(0.93±0.32)g·kg-1(P
关键词:
全氮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永豪 王昌全 李启权 李斌 余亮志 陈玉蓝 周应刚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川西南山区耕地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范围为20~408 mG·kG-1,属于轻度缺乏;变异系数为55.18%,属于中等变异。川西南山区耕地土壤速效钾变异函数的最佳模型为指数模型,其块金系数为46.6%,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地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导致,结构性因素起主导作用。速效钾含量空间变异所呈现出的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及空间分布等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分布趋势与研究区地形分布规律较为一致。因而,川西南山区应结合当地不同土壤类型养分状况和不同海拔段的水热条件,合理施用钾肥。
关键词:
川西南山区 耕地土壤 速效钾 空间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武婕 李玉环 李增兵
土壤线不仅能反映土壤的光学特性,为土壤遥感分类提供依据,还能参与植被指数的计算,提高植被遥感监测的精度,因此计算不同影响因子下的土壤线参数以及探究土壤线的空间变异规律至关重要。论文以山东郯城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类型和土壤有机质参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线不同,潮土土壤线斜率(1.499 6)最大,其次是水稻土、棕壤、砂姜黑土,褐土最小(1.229 3),截距则相反;同种土壤类型下,土壤线斜率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大,截距减小。综合分析可知:土壤线斜率随土壤类型变化大致呈从西向东先增大后减小、从北向南逐渐增大的趋势;相同土壤类型下,随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线斜率呈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
关键词:
遥感 土壤线 裸土 山东郯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边慧芹 王雪梅 毛东雷
【目的】了解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规律对农田土壤合理施肥和防治土壤退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都具有中度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全氮>有机质;(2)研究区内耕层土壤除速效钾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外,其它各项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块金效应都大于75%,在采样尺度内具有较弱的空间相关性,且受随机性因素如耕作、施肥、点源污染等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结论】各土壤养分指标在研究区域内呈现出东部和南部的含量较高,而西部和北部的含量较低,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影响土壤养分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条件、土壤电导率与土壤p H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怡 李珊 李启权 王昌全 李斌 余亮志
根据泸州烟区199个土壤采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区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范围分别为5.00~81.50和0.45~3.61 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43.31%和31.98%,均属于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半方差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块金系数分别为0.402和0.385,说明两个指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影响。空间插值结果得出,研究区南部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高于北部。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海拔和熟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静涵 刘梦云 张杰 张萌萌 曹润珊 曹馨悦
了解表层土壤有机质与全量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能够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带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基于王东沟的93个野外采样点,综合多种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空间变异大小依次为全磷>全氮>有机质>全钾,均由结构性因素主导;有机质、全氮较全磷、全钾变异尺度小、空间自相关性弱、空间复杂程度高。有机质、全氮的分布格局为南高北低,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海拔、坡度、曲率和土地利用;全磷呈现相反的北高南低分布,海拔、坡度、土地利用、土壤机械组成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全钾则为内部高四周低,分布较破碎,坡向和土壤机械组成作用较强。据此建立了9个环境因子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以期为研究区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利珍 常庆瑞 方睿红
利用GPS定位,在陕西省汉阴县采集耕地表层土样(0~20 cm)1500个,应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汉阴县耕层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汉阴县土壤全氮的平均含量为1.20 g.kg-1,为中等偏上水平;土壤全氮的变异系数为0.31,为中等变异程度。通过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半方差模型分析可得,汉阴县全氮含量空间变异以各向同性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其块金系数为0.425,表明全氮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土壤全氮空间分布呈现中部高、东北和西南低的趋势,这主要受当地地形、土壤类型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全氮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世文 黄元仿 苑小勇 王睿 叶回春 段增强 龚关
【目的】以北京市平谷区为研究区域,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县域尺度下土壤质地空间变异的规律,探究土壤质地空间变异的机理。【方法】采用Levine’s方法进行方差奇次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取最小显著性差方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对土壤颗粒组成与高程、母质、土地利用和水域分布关系进行研究。空间预测采用普通克里格法,鉴于土壤质地属于成分数据,插值前对原始数据进行对称对数比转换。【结果】不同高程组、母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及水域缓冲区组各颗粒平均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高程组和母质类型的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差异性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域缓冲区明...
关键词:
土壤质地 空间变异 成分数据 因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