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7)
- 2023(5673)
- 2022(4459)
- 2021(4275)
- 2020(3298)
- 2019(7303)
- 2018(7310)
- 2017(11521)
- 2016(7386)
- 2015(8369)
- 2014(8788)
- 2013(7610)
- 2012(7162)
- 2011(6652)
- 2010(6962)
- 2009(5814)
- 2008(5752)
- 2007(5527)
- 2006(4825)
- 2005(4522)
- 学科
- 济(25901)
- 经济(25895)
- 教育(19177)
- 管理(17558)
- 业(15374)
- 技术(12520)
- 企(12371)
- 企业(12371)
- 中国(12257)
- 方法(9837)
- 地方(8889)
- 数学(8797)
- 数学方法(8574)
- 理论(8054)
- 学(7767)
- 教学(7670)
- 地方经济(6425)
- 技术管理(5932)
- 农(5616)
- 发(5515)
- 发展(4622)
- 展(4500)
- 业经(4482)
- 研究(4354)
- 环境(4282)
- 农业(4280)
- 学法(3818)
- 教学法(3818)
- 思想(3677)
- 政治(3566)
- 机构
- 大学(101610)
- 学院(98636)
- 研究(38807)
- 济(31134)
- 管理(30774)
- 经济(30134)
- 教育(28324)
- 理学(26424)
- 理学院(25947)
- 管理学(25179)
- 范(25034)
- 管理学院(24943)
- 师范(24915)
- 科学(24538)
- 京(24284)
- 中国(21453)
- 师范大学(20712)
- 所(19717)
- 研究所(18183)
- 技术(17589)
- 江(16951)
- 中心(16346)
- 北京(16238)
- 职业(15155)
- 院(14451)
- 州(13411)
- 业大(13045)
- 农(13005)
- 财(12036)
- 研究院(11489)
- 基金
- 项目(65499)
- 研究(55085)
- 科学(53325)
- 基金(42575)
- 家(36975)
- 国家(36559)
- 教育(33759)
- 社会(31831)
- 科学基金(30543)
- 社会科(30010)
- 社会科学(30006)
- 省(28558)
- 划(25899)
- 编号(24931)
- 成果(22090)
- 基金项目(21551)
- 课题(21125)
- 年(17868)
- 自然(17833)
- 自然科(17412)
- 自然科学(17408)
- 重点(17044)
- 自然科学基金(17036)
- 发(16628)
- 资助(16627)
- 规划(16108)
- 部(15773)
- 项目编号(14691)
- 创(14633)
- 教育部(13737)
共检索到15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西广明
德育领域教育技术应用的现实显示着技术在德育中的实际价值与可能价值。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有利于提高德育效果。高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革传统德育方式,是提高德育技术含量、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然而,德育与教育技术的特有内在边界及其关系决定了德育领域教育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在教育技术理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德育(教育)技术应用的可能、可为以及有限性的命题有着足够的内在张力和讨论空间。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德育 可能 可为 有限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任昊 米平治 张晋
以大数据应用为技术路径的全生命周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全新视角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和时空域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是新时代新技术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生命周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在时间维度上螺旋上升、内容不断丰富、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系统论和需求理论在全生命周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表现为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互动性、成长性和立体化特征。全生命周期的理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全生命周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与可为。通过建设大学生大数据采集、分析、评价、决策平台,探索全生命周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大数据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海金 戴丹
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关注作为官僚体系关键环节的县域政治、作为均衡发展核心支撑的县域经济、作为秩序维系基本依托的县域社会这三重维度所合力构建的支撑体系。在政治维度上,县政是最基础的一级基层政权,是应对城乡融合相关政策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地域差异性境况和多元化需求的基础单元,同时县政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结合点,是城乡治理体系从分治转向合治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维度上,县域在国家财政体系中承担基础性支撑,是城市反哺乡村的体制通道以及城乡经济交融的“牵线人”,是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和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单元,对畅通城乡要素循环、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发挥桥梁作用。在社会维度上,县域作为社会秩序维系的基本单位,是应对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的重要单元,并构成兼具“社区”与“社会”属性、融合传统与现代要素的共同体,成为城乡文化互动融合的价值单元。在这些意义上,县域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和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海金 戴丹
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关注作为官僚体系关键环节的县域政治、作为均衡发展核心支撑的县域经济、作为秩序维系基本依托的县域社会这三重维度所合力构建的支撑体系。在政治维度上,县政是最基础的一级基层政权,是应对城乡融合相关政策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地域差异性境况和多元化需求的基础单元,同时县政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结合点,是城乡治理体系从分治转向合治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维度上,县域在国家财政体系中承担基础性支撑,是城市反哺乡村的体制通道以及城乡经济交融的“牵线人”,是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和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单元,对畅通城乡要素循环、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发挥桥梁作用。在社会维度上,县域作为社会秩序维系的基本单位,是应对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的重要单元,并构成兼具“社区”与“社会”属性、融合传统与现代要素的共同体,成为城乡文化互动融合的价值单元。在这些意义上,县域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和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以"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内容主要涉及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强国等几个方面问题。
关键词: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论文综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珺 傅蕾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现象。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日本老年教育通过强化老年人社会参与意识、建立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加强多元主体联动等措施,助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并取得良好成效。其藉由日本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建议我国老年教育应当大力宣导积极老龄化理念,加强政策引导、注重舆论营造、深化科学研究;应当不断更迭教育内容,构建以健康为前提、以素养为核心、以技能为补缺的课程体系;应该增进机构联动,建立教育系统、社区街道、公司企业等单位之间共建共享机制,形成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新局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建 刘立娟
宅基地有偿化是面向既往宅基地无偿使用而展开的市场化改革。在建立和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过程中,应适度弱化公权力的过多干预,探索建立一条以村民自治治理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路径。建立并完善村集体内的议事会、监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管理机构以实现村民自治治理,村集体结合村民生活条件和地域条件等因素自主划定有偿使用范围,并引入一事一议对策、集体表决机制确定有偿使用收费标准和收益用途。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与协助作用,深入推进宅基地有偿使用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娜
数字乡村建设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和突破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有效途径。基于数字乡村建设“何以兴起、何以落地、何以进行、何以可为”总体框架进行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兴起由数字经济时代浪潮和利好政策引发,“数字经济、数字民生、数字治理”是数字乡村的主要应用领域,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技术缺乏、体系失范等问题引发数字乡村建设何以进行的质疑,数字乡村建设的可为路径:基础支撑、人才引擎、技术驱动、制度保障。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数字经济 数字民生 数字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淑娟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加快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存在教师教育技术理论薄弱,教学设计能力有限;教育技术评价机制不足,考核制度不够完善;职业院校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课件软件开发等问题。应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培训,加快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和评价机制,加速完善硬件设备配置和软件资源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及质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技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如意 阮晓华 李旭东
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其理论模型,并将其用于物流领域:一是实现运输智能调度,优化运输包装设计并动态管理运输包装;二是优化仓配规划、仓配中心内部管理和配送安排;三是解决物流基础设施空间规划问题,并预测性地维护这些设施。物流数字孪生实施步骤包括确定流程、遴选模型、创建模型、模型试运行、评估与改进和扩大应用范围。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物流 应用场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会计领域,云技术的实践落地将整合财务核心资源,推动财务职能转型,重塑企业财务能力。本文介绍了云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通过构建财务云系统框架、打造财务云核心能力等实现云技术在会计领域的落地,指出云技术的关键价值在于推动业财一体化管理、提升数据治理水平、重塑价值挖掘能力和助力系统扩展升级。
关键词:
云技术 财务转型 业财一体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管向梅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的重大创新。社会工作是一种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在目标和功能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社会工作想象力是一种视野和能力,基于社会工作想象力的启发,社会工作对人类社会的多元异质性理解和对重大时代主题的关注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成为"可能"的逻辑基础和价值本质。确立包容性社会发展道路、完善服务型治理方式、培养社会工作者的"心智品质"是推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可为"的重要操作方略。在社会工作想象力的启发下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与可为既有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想象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小容 杨雨倩
高中阶段对于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形塑作用,职普间的长期割据难以契合教育系统内部要素的动态整合,职普融通在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在理论维度,沿循职普融通在个体、协同到公共理性的脉络以明晰其价值意蕴;在实践维度,从横向、横纵双向、垂向层面能够探寻其现实样态的确切表征。然而,高中阶段职普融通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政策制度不完善、教育系统内部失序、考评和转换机制失当等现实困窘,掣肘职普融通的推进过程。对此,通过充实政策规范、加工教育教学范式、优化评价机制、疏通成长向道等措施,促使职普从定界走向跨界,从封闭走向融合共生。
关键词: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跨界共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维春 仇苗苗 姚志友 刘晓光
面对日益综合化复杂化的系统问题,学科建设良性发展对学科组织模式和结构优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本研究从西方有组织科学研究活动的历史演进探寻学科发展基础,并基于组织协同分析框架,探析“有组织”方式推进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理论逻辑及适切性。现实考察发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不足、产学研用协同力量尚不强、创新创造的转化力及建制化发展优势不突出等现象仍存在,大学学科建设仍有碎片化和交叉重复的隐忧。对此,研究探寻增进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及战略管理能力的能动策略,聚力有组织科研平台建设和包容性学科文化培育,基于需求导向、强化目标牵引,有组织创新和负责任治理协同联动,推进更具组织化、制度化、可持续的大学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振存 张清宇
教育是人类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创造未来的发展性事业。未来教育学秉持回望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系统开放理念,是综合运用教育学与未来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研究未来教育发展规律、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克服教育短视功利、规避教育潜隐风险的一门学科。未来教育学基于人的超越性、教育的未来性,是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诉求。未来教育学的创立,有助于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教育学科的拓建、教育实践的创新、人自由全面个性发展的教育理想的实现。深化未来教育学研究需要廓清概念范畴、厘定研究主题、明确方法论与研究范式。前瞻未来教育学发展,亟待增设未来教育学学科,明晰学科定位,强化未来教育学跨域研究,优化研究环境,甄定未来教育学研究重点。在人类想象力和科技创新力的驱动下,未来教育学将持续深化变革,链接起跨学科的技术和创意,逐渐拓展出更宏大的理论场域,并在不同的边界之间创造新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