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1)
2023(7033)
2022(6037)
2021(5896)
2020(4937)
2019(11473)
2018(11184)
2017(21405)
2016(11643)
2015(13363)
2014(13034)
2013(11895)
2012(10445)
2011(9151)
2010(8679)
2009(7209)
2008(6371)
2007(5086)
2006(3804)
2005(2851)
作者
(26969)
(22768)
(22462)
(21587)
(14290)
(10806)
(10436)
(9053)
(8755)
(7797)
(7768)
(7482)
(7012)
(6886)
(6880)
(6866)
(6712)
(6550)
(6472)
(6383)
(5308)
(5301)
(5268)
(5240)
(5105)
(5075)
(4885)
(4771)
(4564)
(4423)
学科
(40929)
经济(40892)
管理(31451)
(28673)
方法(24247)
(24081)
企业(24081)
数学(22431)
数学方法(22065)
中国(11203)
(10884)
(10035)
业经(8225)
教育(8191)
理论(7792)
(7490)
财务(7460)
财务管理(7445)
企业财务(7092)
(7042)
贸易(7040)
技术(6957)
(6882)
农业(6742)
地方(6521)
教学(6148)
环境(6049)
(5934)
(5930)
(5431)
机构
大学(146877)
学院(142011)
管理(59510)
(57098)
经济(56079)
理学(53386)
理学院(52839)
管理学(51710)
管理学院(51434)
研究(39827)
(28561)
中国(27299)
(24444)
科学(22971)
财经(21042)
(20681)
师范(20516)
业大(20404)
中心(20005)
(19543)
(18903)
经济学(18149)
(17942)
北京(16959)
师范大学(16738)
经济学院(16632)
(16313)
财经大学(16196)
经济管理(15933)
商学(15651)
基金
项目(108725)
科学(88378)
研究(82734)
基金(80429)
(68437)
国家(67848)
科学基金(60845)
社会(53674)
社会科(50935)
社会科学(50924)
基金项目(43266)
(42767)
教育(41788)
自然(39234)
自然科(38417)
自然科学(38409)
自然科学基金(37703)
(36470)
编号(33682)
资助(31915)
成果(26118)
(25360)
重点(24396)
(23989)
大学(23799)
课题(22979)
教育部(22877)
(22512)
人文(22411)
国家社会(22260)
期刊
(49520)
经济(49520)
研究(40097)
教育(27783)
中国(26033)
管理(20844)
(19498)
学报(19171)
科学(17938)
大学(17383)
技术(14892)
学学(14860)
(14583)
农业(10489)
财经(10203)
(8786)
业经(8458)
(8412)
金融(8412)
经济研究(8136)
图书(7138)
问题(6877)
技术经济(6626)
职业(6605)
理论(6508)
科技(6506)
财会(6381)
(6253)
统计(6168)
实践(6006)
共检索到189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宇航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4期撰文认为,大学生从比较封闭的中学环境进入现对比较自由、自主和开放的大学环境,孤独感与交往欲相互激发、成熟性与朦胧性相异发展和睿智性与情绪性同时存在,基于这些性格特征,新时期大学德育工作要基于大学生的认同与人际沟通:(1)尊重大学生不同德育要基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金桐  王晓明  
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过度沉溺于网络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部分青少年,尤其是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症"严重影响了其现实生活的人际沟通能力。为此,应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其人际沟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丙军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参数之一。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有效的沟通行为,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正确认识及有效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的策略,即构建沟通教育机制,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建立团体心理辅导,关注特殊群体沟通状况,注重网络心理教育,把握网络社交适度原则,搭建有效沟通渠道,拓展多元化的沟通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丽君  胡超丰  
本文在回顾了组织内传统沟通方式与组织效能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下组织内沟通方式的改变及对组织效能的影响,由此提出为提高组织效能,组织在引进新的信息技术时可采取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祥荣  程志军  季诚  师成贤  周玉春  王晓薇  
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一般沟通能力体系、师生沟通能力体系和护患沟通能力体系三部分构成。一般沟通能力体系包括沟通倾向、沟通认知、沟通技能、管理沟通能力4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师生沟通能力体系包括工作交流能力、学习交流能力、生活交流能力3个二级指标和9个三级指标;护患沟通能力体系又从护患沟通前、护患沟通中、护患沟通后三个方面分解为8个三级指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丽欣  
文章认为,人际沟通课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创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人际沟通能力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要以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意应用,培养创新为特色,充分体现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的的原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秦丽娜  刘烨  刘柏青  
人际冲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几乎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之中 ,其最重要的起因是沟通不足或沟通不当。为了阐明沟通与人际冲突关系 ,必须从人际冲突的原因、沟通障碍及人际冲突管理中的沟通策略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玉梅  
微表情微动作是一个人的体态语言,体态语作为人类的无声语言,负载着大量的信息。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愉悦。微表情微动作能让你准确地观察交往对象的心理状态,使你能有的放矢地提高沟通的魅力和质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维和  黄沛  江晓东  
如何分析并揭示企业间关系质量的影响机制是管理学关心焦点。本文通过引入传统文献所忽视变量,形成以人际技能、心理契约和关系质量为核心的新企业间关系分析框架,并通过199个中国企业间采购关系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人际技能对心理契约的交易建构和关系建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特别是移情和反馈;心理契约交易建构和关系建构对持续采购和采购比例具有显著正影响;心理契约对人际技能和关系质量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相关的理论发展和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小辉  
大学生就业信息沟通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沟通,其作用在于促使大学生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作出是否接受聘任或拒绝聘任的决策。关于信息沟通的效果,可以用沟通良好——沟通不足、有效沟通——无效沟通这两种概念来表示。大学生就业信息沟通受充分性程度、有效性程度因素的影响,政府、高校、雇主、个人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大学生就业信息沟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艳  
如何拓展理工科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引导他们自觉培养深层次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加理工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资本,成为当下部分新建应用技术大学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对常熟理工学院、苏州科技学院、淮阴工学院与盐城工学院四所江苏省新建应用技术大学理工科学生先后两次发放了"跨文化常识自测量表",调查对象均为2012级已通过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艳  刘莹  
基于"95"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本文分析了他们在表达、倾听、冲突处理和团队合作中普遍存在的沟通问题,以及工科大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固有模式,从《管理沟通》课程的起源与发展视角,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以及教学内容、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设计。实施结果显示,该项改革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帮助其构建以换位思考为出发点的沟通理念,处理好人际关系,提升有效沟通能力效果显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热孜燕·瓦卡斯  
人类交流活动空间的扩大使跨文化沟通成为可能和必须,但文化差异的存在又使跨文化沟通遭遇各种障碍。尽管接受了多年双语教育,但新疆维吾尔族在校大学生用汉语进行跨文化沟通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学习和领会更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意识地培养提升自身沟通技能、自觉主动与各民族同学交流是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涛  
高校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术导师、心灵的呵护者和就业的指导者。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作用,而掌握沟通技巧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效果。文章分析了提高高校辅导员沟通水平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