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
- 2023(194)
- 2022(162)
- 2021(126)
- 2020(102)
- 2019(212)
- 2018(187)
- 2017(296)
- 2016(194)
- 2015(216)
- 2014(239)
- 2013(211)
- 2012(219)
- 2011(183)
- 2010(225)
- 2009(169)
- 2008(156)
- 2007(159)
- 2006(160)
- 2005(126)
- 学科
- 教育(811)
- 政治(604)
- 思想(596)
- 思想政治(545)
- 政治教育(545)
- 治教(545)
- 德育(531)
- 农(407)
- 生活(367)
- 济(329)
- 经济(321)
- 社会(288)
- 中国(248)
- 管理(205)
- 业(194)
- 学(192)
- 农业(190)
- 人民(161)
- 村(155)
- 保障(154)
- 农村(154)
- 社会保障(154)
- 福利(154)
- 障(154)
- 事业(144)
- 环境(142)
- 状(141)
- 问题(140)
- 况(139)
- 状况(139)
- 机构
- 大学(2895)
- 学院(2781)
- 研究(1078)
- 范(903)
- 师范(902)
- 教育(840)
- 师范大学(767)
- 科学(754)
- 济(673)
- 管理(665)
- 京(640)
- 经济(637)
- 理学(598)
- 理学院(575)
- 中国(554)
- 管理学(553)
- 管理学院(549)
- 所(530)
- 研究所(498)
- 江(484)
- 中心(432)
- 北京(424)
- 农(411)
- 州(404)
- 业大(367)
- 技术(358)
- 职业(357)
- 教育学(355)
- 院(352)
- 社会(318)
共检索到4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柏炎
德育无处不在,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每天的待人接物、宿舍内务、打扫卫生、早锻炼、课间操、晨读、实习、考试,等等,周而复始的活动看似平淡,恰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从哲学、教育学和德育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严谨的审视,不难发现"生活德育"论在思维方式上不仅犯有形而上学的错误,而且也经不起教育历史与现实的事实检验和教育理论的拷问。澄清问题,理清思路,在基于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重构"生活德育",方能使我国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关键词:
生活德育 生活世界 学校德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佳
德育生活化是当前公认的一种德育改革理念。文章在参考和借鉴前人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和概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的具体内涵,分析和强调我国进行德育生活化的急迫性,并通过研究中国道德教育的失败原因,提出了几种实现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
德育生活化 道德教育 大学德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卫东 张典兵
德育价值是指作为德育价值客体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其所内蕴的德育功能能够满足德育价值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一种属性,它具有客观性与多维性、主体性与为我性、自在性与自为性、直接性与间接性等突出特征。高校德育价值的顺利实现不仅有赖于德育主体的能动性、德育目标的合理性和德育内容的现实性,而且有赖于德育过程的科学性、德育方法的适切性、德育途径的整合性以及德育环境的优越性。
关键词:
高校 德育价值 实现条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玮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德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立足美学视域研究德育实效性问题,分析美学精神与生活德育的内在联系,确立美学切入德育有效性的视角和依据。应立足现实生活,追求至真至善的德育目标;摈弃教育的功利性,倡导个性张扬的施教原则;关怀道德幸福,提升自由至境的寻美内容;强化情感的助推效应,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从而构建生活德育新的审美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利
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渐加快,作为改造和提升学生生命境界的实践活动——高校德育,其生命意蕴不断被消解与淡化,这有悖于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文章通过反思现代德育中生命教育价值凸显与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的并存现状,提出重新建构道德教育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德育质效。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消解 重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元祥
"生活世界"概念引入教学理论的教学意蕴在于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态发展。"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一种教学理念,是指突显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重视教学过程的发展性,崇尚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民主、崇尚主体性,崇尚整舍方法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否认科学知识教学,而是反对"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教学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理论的多样性,教学论研究要更新思维方式。
关键词:
教学 生活世界 回归 生成性思维 教学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大健
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大学生完成其对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构建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化的德育格局是高校人本性德育的真谛。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源泉。故丰富生活化德育内容、完善生活化德育手段是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德育 高等学校 生活化 人本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不同于抽象的人性观,马克思主义以实践的观点看待人: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实践人是道德生成的内在根基,生活是实践人的基本存在形态。因此,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基于生活,为了生活。生活德育就是要引导人自觉地批判日常生活,创造道德生活,过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关键词:
人性 实践人 生活德育 道德生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景春 杨樨
说明了研究生德育生活化取向的理论渊源与现实需求,指出了研究生德育生活化缺失的状况,认为研究生德育生活化是研究生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提高研究生德育效能的有效途径,是研究生德育的必然归宿。同时提出要坚持研究生德育生活化取向,推进研究生德育生活化进程,必须构建研究生德育目标生活化、内容生活化、方法生活化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
研究生德育 生活化 价值取向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思乐
外施性的德育面临的问题是它难以进入到儿童心灵深处,因而低质低效。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认识素朴的德的存在、特性和生成机制,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的关键;认识教学-学习在整个儿童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真正基础地位的前提。教学生本化是形成良好教学生态和建立德育真正基础的关键。
关键词:
德育 德性 教学生态 生本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清思
本文关注的是儿童哲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着重探讨儿童哲学探究团体课室中的人我关系和互动模式及其隐含的德育意蕴。文中承继了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的儿童哲学愿景,希望藉由哲学的启发重新认识儿童、重新建构教育,以使儿童哲学有助于道德教育之推广。文中还探讨了笔者的儿童哲学临床教学行动研究,说明过程中所研发的教学策略,并分析了量化与质性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杰克逊教授的理念为启发,辅以儿童哲学发起人之一的美国学者安妮·夏普(Ann Sharp)的相关文献,透过理论结合实务的论述方式,试图勾勒儿童哲学探究团体中的德育意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宗教教育一度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内容之外。近年来,随着物质和信息的泛滥,少年犯罪出现低龄化倾向,学校的道德精神教育内容日显空虚。日本的国民教育发掘了理性宗教中有利于社会安定、国家文明的因素,并将其重新纳入教育体系当中,使宗教成为德育的手段,参与并维系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关键词:
日本 中小学 宗教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金木
面对德育回归生活中的误识,首先需要在学理上澄清生活德育不否定理性,否定的只是唯知性;不否定政治,否定的只是意识形态化;不否定学校教育,否定的只是脱离于生活的教育;不否定价值引导,否定的只是单向授受。其次,在生活德育理念指导下,德育实践在价值导向上,逐渐摆脱泛政治化,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在表现形态上,从知识化的学科课程到关注情感体验的综合活动课;在资源选取上,紧紧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事件。无论是学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证明德育需要回归生活,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同时立足现实生活,在引导中实现一种超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金华
生活德育论作为道德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存在诸多理论隐忧和现实困境。从德育本质来看,生活德育论隐含着生活消解德育的风险并可能让德育的超越性丧失;从德育方式来看,生活德育论大大低估了知识德育的合理性;从德育心理来看,生活德育模式与高阶段道德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度不高;从德育实践来看,生活德育论存在德育内容简单化、德育过程形式化和德育价值模糊化等现实困境,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知识德育 生活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