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7)
2023(14976)
2022(12535)
2021(11821)
2020(10137)
2019(23184)
2018(23270)
2017(44591)
2016(25432)
2015(28798)
2014(29322)
2013(28518)
2012(26591)
2011(24087)
2010(24901)
2009(23374)
2008(23760)
2007(21881)
2006(19437)
2005(18212)
作者
(70878)
(59282)
(58774)
(56486)
(37771)
(28084)
(27161)
(22919)
(22461)
(21442)
(19939)
(19853)
(19089)
(18699)
(18480)
(18255)
(18017)
(17515)
(17328)
(16864)
(14988)
(14698)
(14380)
(13668)
(13548)
(13418)
(13261)
(13198)
(11878)
(11837)
学科
(100821)
经济(100659)
(94405)
管理(87406)
(84101)
企业(84101)
方法(44253)
(37114)
数学(35273)
数学方法(34964)
(33226)
中国(31401)
业经(31236)
(26801)
(24410)
财务(24376)
财务管理(24327)
企业财务(23039)
农业(22504)
教育(21824)
技术(20856)
理论(20718)
(18931)
(18511)
贸易(18503)
(18059)
(17933)
(17851)
(17842)
(17759)
机构
大学(365533)
学院(365198)
(149489)
经济(146240)
管理(138650)
研究(120538)
理学(117802)
理学院(116549)
管理学(114898)
管理学院(114187)
中国(91535)
(78163)
(77482)
科学(68595)
(61133)
财经(59584)
(58698)
(58654)
中心(54760)
研究所(54171)
(53786)
(52245)
师范(51866)
北京(50199)
业大(49155)
农业(45977)
(45795)
经济学(45612)
财经大学(43593)
(42626)
基金
项目(222384)
科学(176924)
研究(172694)
基金(158954)
(135266)
国家(133890)
科学基金(115124)
社会(108415)
社会科(102379)
社会科学(102351)
(88478)
教育(85592)
基金项目(83343)
(74769)
编号(73465)
自然(71034)
自然科(69297)
自然科学(69277)
自然科学基金(68119)
资助(64614)
成果(62479)
课题(52557)
(52086)
重点(50670)
(48586)
(48560)
(46682)
(45932)
教育部(45581)
项目编号(44815)
期刊
(174177)
经济(174177)
研究(119663)
中国(81276)
(65454)
教育(64122)
管理(55317)
(55027)
学报(48638)
科学(46320)
大学(38878)
农业(37060)
技术(36582)
(35985)
金融(35985)
学学(35337)
财经(30810)
业经(29481)
经济研究(26653)
(26518)
问题(23255)
(21893)
技术经济(19453)
(19220)
职业(18157)
财会(17955)
现代(17111)
商业(16898)
理论(16811)
世界(16737)
共检索到570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霍丽娟  
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路径。瑞士和德国是典型的职业教育双元制国家,企业主导是两国职业教育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原因。两国政府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思路有所不同:瑞士政府努力“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获得短期净收益创设制度环境”,德国政府力图“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获得长期人力资本”。借鉴两国经验,我国应倡导“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一方面,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为企业营造“有利可图”的制度环境,帮助企业获得短期与长期收益;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约束”机制,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保障企业教育培训的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伟平  
政府干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五方面理论基础,即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三重螺旋理论、激励理论和政府治理理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实问题涉及企业、学校和政府三个主要层面。政府作用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构建包含四方面内涵:企业需要是激励机制构建的逻辑起点、内容选择是激励机制构建的"物质"基础、政策设计是激励机制构建的制度支撑、机构安排是激励机制构建的组织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传双  
国外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仅有国家财政扶持,还有企业积极参与,这主要得益于相关激励机制。在阐述和借鉴他国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丹  吴仲斌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遇到土壤污染问题。美国、日本土壤污染治理中政府的作用与手段主要体现在加强立法、明确污染治理责任、设立专项基金三个方面。这些国家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志军  邓佳楠  
以行业组织为平台,构建以行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些国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德国、澳大利亚在发展本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均把行业组织作为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共享机构,其目的在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探讨德、澳两国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总结其特点,对于促进我国行业组织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丽波  王丹  
企业的积极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有效开展的核心,而我国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一直无法深入开展,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无法从合作中获益。德国、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有着悠久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他们运用财政性激励政策以及非财政性激励政策等多种手段,保障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利益,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借鉴其经验,我国也应从政策法规、财政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校企合作方式等方面入手,激励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宪明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对职业院校和企业自身都是十分有利的。但目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动机不强。造成我国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激励机制的缺失。为此,应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协调机构,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  林永春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及实施仍存在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激励不足,约束弱化、监督乏力等问题。为调动企业参与职教的积极性,我国应借鉴相关理论,制定更清晰的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强化政策约束,同时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立彦  孙善学  
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由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活动存在明显的正外部性,有必要由政府通过财税政策手段进行干预。从实践来看,各国政府主要采取直接补贴、税收优惠、培训征费和政府采购等手段来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我国政府目前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财税政策主要有税收优惠和培训征费两大类,存在立法缺位、制度安排不够细化、激励手段较少、缺乏针对小企业和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等问题。为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应从细化和落实相关政策规定,综合运用多种财政激励手段,丰富税收优惠形式和税种以及健全财税政策管理等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娟  丁建福  王善迈  
本文从充足性和公平性两个维度总结日本和美国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职责,通过总结它们在财政投入比例、拨款公式及财政管理职责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目前教育财政职责的现状,提出应该明确各级政府教育财政职责、扩大省级政府财政努力程度、合理优化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等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威  周恺  
我国政府审计制度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和地方各级行政首长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职权。美国为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国家审计长独立行使审计权。本文试就我国政府审计制度的特点、政府审计制度、政府审计规范体系、审计机关与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的关系等,与美国政府审计制度进行比较,希望能对我国政府审计制度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娜  徐德培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企业。企业凭借其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放入优势,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吸引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从政策法规、财政资助、行业协会等方面入手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完善的保障体系,维护企业在参与过程中的各项权益。借鉴国家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企业顺利有序的参与职业教育乃当务之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霞  何少庆  
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是德国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德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良好的经济利益推动使其有利可图、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其有章可循、高效的人力资源储备使其有才可用、尊重技术工人的文化氛围使其有感可为。同时,德国政府有效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激励机制,通过顶层制度设计明确了企业的核心地位,构建了合理的成本分担制度,架设了协同治理架构,出台了系列化的激励包和合作培训项目,有效激发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经济举措,实现企业利益诉求;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作用,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提供专业化的学徒制企业培训,鼓励更多中小型企业参与;多渠道加强宣传,营造尊重技术工人的社会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生  张宇  柴彦辉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多种形式,既包括企业内教育,也包括校企合作。企业规模过小、外部劳动力市场专业人才供给充足,以及受培训者的流动性过高都会减少企业参与的行为,这些方面决定了我国企业现在的内外条件并不利于参与职业教育。当前制定政策应当遵循“分门别类,因势利导”的原则,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手段,可以重点激励具有创新精神的小型工业企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云芳  
冉云芳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中撰文,基于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的研究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内部收益率是力图找到一个事先未知的贴现率,即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或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据定义可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为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作者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