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70)
- 2023(3822)
- 2022(3190)
- 2021(3344)
- 2020(2589)
- 2019(6095)
- 2018(5996)
- 2017(9333)
- 2016(6718)
- 2015(7735)
- 2014(7971)
- 2013(6989)
- 2012(6596)
- 2011(6219)
- 2010(6426)
- 2009(5297)
- 2008(5171)
- 2007(4664)
- 2006(4240)
- 2005(4057)
- 学科
- 教育(19244)
- 济(14785)
- 经济(14754)
- 中国(11662)
- 管理(11556)
- 业(9392)
- 企(8016)
- 企业(8016)
- 理论(7720)
- 教学(6501)
- 学(6237)
- 方法(5725)
- 数学(4502)
- 农(4411)
- 数学方法(4388)
- 制(4202)
- 发(4167)
- 技术(3921)
- 地方(3896)
- 发展(3832)
- 展(3709)
- 业经(3672)
- 银(3603)
- 银行(3593)
- 思想(3467)
- 学校(3464)
- 行(3463)
- 高等(3391)
- 政治(3362)
- 研究(3343)
- 机构
- 大学(81702)
- 学院(77475)
- 研究(31220)
- 教育(28521)
- 范(22585)
- 师范(22469)
- 济(22264)
- 管理(22256)
- 经济(21532)
- 京(19598)
- 理学(18811)
- 师范大学(18790)
- 理学院(18442)
- 管理学(17982)
- 管理学院(17792)
- 科学(17540)
- 中国(17456)
- 所(15536)
- 职业(15196)
- 技术(14501)
- 研究所(14117)
- 江(13978)
- 北京(13319)
- 中心(12651)
- 院(11276)
- 教育学(10853)
- 州(10616)
- 财(10610)
- 职业技术(10410)
- 农(9428)
- 基金
- 项目(47127)
- 研究(43385)
- 科学(38959)
- 教育(30373)
- 基金(30050)
- 家(24926)
- 国家(24542)
- 社会(24013)
- 社会科(22367)
- 社会科学(22360)
- 编号(20978)
- 科学基金(20421)
- 省(19986)
- 成果(19742)
- 划(19562)
- 课题(18763)
- 年(16268)
- 基金项目(14966)
- 规划(13866)
- 部(12938)
- 重点(12575)
- 项目编号(12213)
- 教育部(12045)
- 性(11974)
- 资助(11890)
- 度(11815)
- 自然(11488)
- 发(11431)
- 自然科(11232)
- 自然科学(11229)
共检索到134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雪梅
近代以来形成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三国较为典型和发达的高职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形成与特征,反映着三国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同国情与需求。不同国家高职教育在运行机制、教育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迥异的形态,同时也体现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目标多元化、发展模式的阶段性、高职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合性等共同特征。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国际比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年艳 潘建林
在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方面,美国形成了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筹措机制,德国建立了政府、企业"双主体"的筹措机制,日本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民间筹措为辅的投入机制。对比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发现,三国都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充分保障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依法确定经费投入比例和拨款标准,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学生资助体系,大力支持私立教育的发展,鼓励社会捐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议我国从构建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律体系、建立绩效评价的问责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费筹措机制 美国 德国 日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泽民 张扬群
职业分析方法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确定的主要方法。本文对世界上比较典型的美、德、澳三国职业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回顾了职业分析方法产生的背景,比较了三国职业分析方法具体设计,探讨了三国职业分析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不同职业分析方法使用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目标 职业分析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赵鹭
对美、德、日等国本科高职发展状况的系统考察发现:发达国家本科高职有升格、新建、衍生等创建模式及独立、混合、合作等办学形式;本科高职的产生是教育系统内外部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可用需求说、完形说、漂移说、趋同说、易变说等加以解释;本科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及招生方式等方面均呈现有别于专科高职及普通本科教育的特征;本科高职的创办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实现了既满足社会需要、又推动高职自身发展的"双赢",但也出现了某些有碍高职发展的系统风险。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本科高职 动因 特征 评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志军 邓佳楠
以行业组织为平台,构建以行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些国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德国、澳大利亚在发展本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均把行业组织作为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共享机构,其目的在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探讨德、澳两国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总结其特点,对于促进我国行业组织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 澳大利亚 行业组织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玉
英国、德国和日本针对本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特点和需要,开发了细化分解、等级评定型,工作过程导向、分级描述型和学习教育目标的综合达成度评价型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标准。尽管这些国家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标准的模式不同,但在开发及其修订完善方面有共同性。理性借鉴他国共同经验,我国政府基于教育标准的一致性和教育政策与就业政策的一致性,建立公共行政执行协同机制,研发职业教育表现标准开发指南,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为核心,健全内外互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依据教学质量监控和国内外调查研究的结果修订完善表现标准,以提高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玲
职业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其发展水平还亟待提升。要使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赶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必须先要具备国际视野,审视我国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之间的差异,明确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文章对日本、德国、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之间的比较,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破局的关键在于:坚持政府主导,在顺应时代趋势与寻求个性创新之间破局,持续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信息化 国际比较 创新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宏
德、英、美三国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比较与分析许宏高等学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性在于它的学术性。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学术性的组织,存在两种权力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这两种权力在高校以系、讲座、研究所为横向,以学科为纵向组成一个相互交织的总体矩阵,这种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国华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美国"学校-工作多途径"模式和日本综合高中模式是发达国家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借鉴这些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我国应进一步构建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相衔接的立体化职教体系,推动多元化的办学机制,建设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多途径的校企合作,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金龙
美、德、英三国审计差异研究吴金龙本文拟就美国、德国、英国在公开上市公司审计方面存在的重要差异进行分析。选择这三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是因为这三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各国的审计制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具有很大影响。此外,这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一星
在西方,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美国是判例法系国家的代表。德国法学教育注重学术性和系统性,强调法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奠定理论基础,是对法律的科学研究,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享有国际声望的法学大家;美国法学教育是培养律师的职业教育,法学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政治领袖和律师,对美国的法治建设功不可没。中国法学教育的特点与大陆法系国家接近,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更使得中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近似于大陆法系国家的体制。研究德、美法学教育的特点,对我国的法学教育和司法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美国 法学教育 比较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宏亮
在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教质量评价中,专业评价组织、行业企业等第三方的参与作用明显,评价主体构成多元,评价标准与企业相对接,评价结果与资源配置相挂钩,同时相应的评价法规制度建设完备、评价监管机制健全。鉴于此,我国应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培育良性的教育评估市场,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保障和激励第三方参与到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中来,建立与行业企业同步对接的质量评价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评价信息服务建设,完善评价绩效考核机制,通过信誉评定和元评价等措施,规范和引导第三方评价工作。
关键词:
第三方评价 职业教育 基本特征 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宏亮 杨理连
国外第三方参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已成为一种常态,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入了第三方参与机制。美、英、德、澳四国第三方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实施过程及保障机制各有特点。结合我国职业教育评价实际,并借鉴国外第三方评价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
关键词:
第三方评价 职业教育 评价模式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瑞 蔚志坚 陈炯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美国、德国、日本三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多年的发展,分别形成了“生涯与技术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以及“多层次立体化”模式。分析美、德、日三国职业技能培训经验,可归纳为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职业技能资格框架、落实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促进职业技能培训教员的专业化发展等。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职业教育法为基础,以国家资历框架为纽带,以政府资金为主导,以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为依据,以教师队伍专业化支撑,构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有效衔接、互相融通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服务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