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3)
- 2023(8902)
- 2022(8046)
- 2021(7688)
- 2020(6548)
- 2019(15042)
- 2018(15136)
- 2017(29265)
- 2016(16092)
- 2015(18066)
- 2014(18168)
- 2013(17942)
- 2012(16352)
- 2011(14529)
- 2010(14309)
- 2009(12992)
- 2008(12434)
- 2007(10572)
- 2006(9026)
- 2005(7647)
- 学科
- 济(60243)
- 经济(60178)
- 管理(45373)
- 业(42558)
- 企(36157)
- 企业(36157)
- 方法(30360)
- 数学(26223)
- 数学方法(25919)
- 农(15370)
- 学(14715)
- 财(14708)
- 中国(14636)
- 业经(13264)
- 地方(12367)
- 理论(10745)
- 和(10622)
- 贸(10412)
- 贸易(10406)
- 农业(10296)
- 易(10086)
- 技术(9866)
- 务(9858)
- 环境(9856)
- 财务(9799)
- 财务管理(9779)
- 制(9777)
- 企业财务(9262)
- 划(8778)
- 教育(8762)
- 机构
- 大学(223898)
- 学院(221835)
- 管理(92003)
- 济(81509)
- 理学(80633)
- 理学院(79749)
- 经济(79548)
- 管理学(78278)
- 管理学院(77900)
- 研究(72224)
- 中国(51557)
- 科学(48241)
- 京(48046)
- 农(37417)
- 业大(37045)
- 所(36400)
- 财(35839)
- 研究所(33681)
- 中心(32422)
- 江(30820)
- 北京(30215)
- 财经(29592)
- 农业(29494)
- 范(29081)
- 师范(28817)
- 经(26908)
- 院(26634)
- 州(25662)
- 技术(24172)
- 师范大学(23362)
- 基金
- 项目(161031)
- 科学(124958)
- 研究(115653)
- 基金(115516)
- 家(101162)
- 国家(100327)
- 科学基金(85840)
- 社会(70010)
- 社会科(66217)
- 社会科学(66198)
- 省(63693)
- 基金项目(62578)
- 自然(58005)
- 自然科(56594)
- 自然科学(56579)
- 自然科学基金(55524)
- 划(53443)
- 教育(52537)
- 资助(47797)
- 编号(47605)
- 成果(38074)
- 重点(35539)
- 部(34509)
- 发(33427)
- 创(33299)
- 课题(32418)
- 科研(31217)
- 创新(30978)
- 计划(29811)
- 大学(29692)
共检索到308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志建 屠永海 徐思善 刘振勇 沈德文
对德清真片胸叶蜂食叶量与危害叶量、一般毛竹林分株均叶面积、竹林受害后对新生竹的影响、现今采用的防治手段所需费用等方面进行测定与调查,依此确定了德清真片胸叶蜂的防治指标。
关键词:
德清真片胸叶蜂 害虫调查 病情指教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志建 屠永海 徐思善 刘振勇 沈德文
德清真片胸叶蜂1991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德清县对河口乡和筏头乡,主要危害毛竹、石竹和浙江淡竹。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变为预蛹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31.7cm ̄2,第6龄不取食。成虫发生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危害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雌雄性比为1.0:1.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相富 陶华齐 王于荣 郑永祥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淑芷 黄孝运 张真 王鸿斌 张培毅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artig)在北京地区1a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及周围的枯枝落叶层及松软的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冬。幼虫群集危害落叶松。卵和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10.4586和383.5258日度。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0℃。林缘及东南方向比林内及西北方向产卵多,分别为0.73、0.3块/枝。茧期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为83.23%。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寄生线虫及敌灭灵进行防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线虫防治室内效果达80%~100%,敌灭灵野外效果达98%~100%,而白僵菌效果为28%~52%,苏云金杆菌的2个亚种效果均不理想,分别为20....
关键词: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生物防治,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惠成 王建中 郭飞
落叶松叶蜂是危害华北落叶松的重要害虫,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预蛹在茧内越冬。林分郁闭度在0.6以上时,用烟雾剂0.75kg/mu防治2—3龄幼虫,效果达70.1—83.2%;25%灭幼脲Ⅲ号20—30g/mu低容量喷雾防治2—3龄幼虫,效果81.1—95.5%;人工搂树盘暴露越冬预蛹,效果95.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秀军 王振亮
抚宁吉松叶蜂Gilpinia funingensis Zhou et Huang是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害虫.此虫在河北省抚宁县1年发生两代,以预蛹在地面越冬,有滞育现象.雌雄性比为1:0.61.产卵量平均为70粒,平均寿命4.7天,无孤雌生殖现象.幼虫5龄,喜食老叶,食叶量近400cm.抚宁吉松叶蜂有喜阴习性,在郁闭度较大的油松林中发生较重.天敌主要有平庸赘寄蝇、镶颚姬蜂、松毛虫狭颊寄蝇,寄生率50%左右.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抚宁吉松叶蜂 生物学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有奎 胥明肃 刘贤德 蔡红荣 杨青
本文通过防治试验,提出了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piceacolaXiaoetZhou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认为,开展封山育林,改善林分环境,保护和利用天敌,是长期控制该虫害的根本措施。成灾区应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在2龄幼虫期以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150×液低容量喷雾一次,杀虫率在95%以上;卵孵盛期以飞机低容量喷洒25%灭幼脲3号(600g/hm2)与25%功夫乳油(105g/hm2)混配液一次,杀虫率达96%以上。
关键词:
云杉阿扁叶蜂,综合防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青兰 李克恩 徐文成 蔡一敏
鞭角华扁叶蜂在浙江省温州市主要危害柳杉 ,1a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在 2~ 2 0cm土层中筑土空越冬越夏。越冬滞育幼虫次年 4月中旬开始化蛹 ,5月上旬开始产卵 ,5月下旬幼虫孵化并开始危害 ,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林间防治试验表明 ,40 %氧化乐果 1 0 0 0倍液 ,施药量 30kg·hm- 2 ,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 97 5 % ,5~ 6龄死亡率为 91 3% ;2 5 %溴氰菊酯 80 0倍液 ,施药量 2 2 5mL·hm- 2 ,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 97 8% ,5~ 6龄死亡率为93 6%。表 4参 3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生物学特性 药剂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正均 张力 杨德敏 陈松 游林 申菲菲 杜戈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重庆市近年来马尾松林内发生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1a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下地入土作蛹室,以预蛹态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开始老熟下地。幼虫出现期约90d,雄性6龄,雌性7龄。运用5种水剂、5种粉剂、3种烟剂分别对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3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灭幼脲III号和林虫净两种水剂,药效可达89%以上,杀虫双、甲氨硫磷、氧化乐果水剂单株注干药效都在90%以上;粉剂2‰多效杀虫灵、2‰森保I号、速效白僵菌药效分别为91.4%、80%、75.4%;烟剂敌杀死、灭杀毙药效分别为...
关键词:
马尾松腮扁叶蜂 化学防治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友兰 武三安
日本锤角叶蜂CimbexjaponicaKirby是近年来在中国山西中部出现的一种为害榆树的新害虫,曾造成了严重灾害。此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做茧,在枯枝落叶或2~3cm深疏松土中越冬。雌虫行孤雌生殖,单头产卵量50粒左右。成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幼虫为害榆树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防治关键时期一是4月中旬成虫羽化前,可于树冠下挖茧,集中烧毁;二是5月中旬幼虫孵化盛期,可喷功夫3000倍液防治,效果在90%以上。
关键词:
日本锤角叶蜂,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民 刘国荣 王志明 佟影 任万军
落叶松褐锈病对林木当年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对第二年生长影响显著。连年发病损失量剧增;不同病情指数(X)每公顷材积生长损失量为Y=194/1+e549337-006893X;该病为害指标———病情指数为36。立木林价、防治效果和成本分别为C、Q、E时,防治指标方程为:194C[1/1+e549337-006893X-1/1+e549337-006893(1-Q)X]-E=0;前一年9月份降水量(X3)、当年5月份平均气温(X1)和8月份相对湿度(X2)为测报因子。预测区域平均病情指数Y=5185+32596X1-042105X2+008627X3±6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爱静 王成祥 李中焕
大青叶蝉防治指标的研究王爱静,王成祥(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63)李中焕(新疆阿克苏地区林业处森防站阿克苏843000)关键词大青叶蝉,新疆杨,防治指标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virids(L.)近年在新疆阿克苏等地区暴发,主要...
关键词:
大青叶蝉,新疆杨,防治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丽元 顾学锋 张新春 范阳 孙风云
该文提出了兴安落叶松鞘蛾防治指标通式和计算式,以及此害虫危害等级的划分及其等级指标值。认为防治指标值只有在林分密度或林龄影响到防治成本的情况下,不同林分才有不同防治指标且防治指标值和害虫危害指标与林分立地指数无关;害虫危害等级指标与经济因素无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屈振刚 路子云 赵聚莹 张小风 李建成 李辉利 赵朋伟
为了明确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观察的方法,防治技术研究用喷雾和撒颗粒剂两种方法对不同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河北省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始期在6月底7月初,发生高峰期为7月6-26日,末期为8月10日。成虫有短暂的假死性,白天阳光照射比较强时,喜欢躲藏在玉米心叶内为害,早晚在叶片上为害的习性。用48%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氯.辛乳油、2.5%功夫菊脂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成虫期喷雾防治效果均在87.08%以上;撒5%毒死蜱颗粒剂防效达96.56%,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玉米 褐足角胸叶甲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舒金平 滕莹 陈文强 石坚 刘剑 徐天森 王浩杰
筛胸梳爪叩甲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笋期害虫。研究了林间挖笋除虫、黑光灯诱杀及药剂防治3种方法对筛胸梳爪叩甲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3种技术措施均能显著降低该虫的危害率和虫口密度,其中药剂防治效果最明显。3 a持续挖笋除虫的防治效果达(22.76±3.90)%;每年单盏黑光灯年平均诱捕量可达(1 143.8±318.7)头,连续6 a的灯光诱杀可将竹笋危害率由防治前的(56.05±2.83)%降至防治后的(39.21±2.83)%;连续施用5%辛硫磷+3%毒死蜱颗粒剂3 a年可将竹笋危害率由防治前的(69.62±5.36)%降至(21.17±7.65)%,防治效果达(70.11±10.99)%。
关键词:
筛胸梳爪叩甲 金针虫 竹笋 防治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