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6)
- 2023(3527)
- 2022(3143)
- 2021(2950)
- 2020(2518)
- 2019(5735)
- 2018(5863)
- 2017(11263)
- 2016(6340)
- 2015(7258)
- 2014(7369)
- 2013(7152)
- 2012(6807)
- 2011(6215)
- 2010(6635)
- 2009(6246)
- 2008(6343)
- 2007(6001)
- 2006(5559)
- 2005(5357)
- 学科
- 济(26076)
- 经济(26037)
- 业(21794)
- 管理(21303)
- 企(19666)
- 企业(19666)
- 方法(9539)
- 中国(8863)
- 数学(7586)
- 数学方法(7463)
- 财(7397)
- 制(7321)
- 农(7306)
- 业经(6933)
- 地方(6574)
- 银(6463)
- 银行(6456)
- 行(6236)
- 贸(5693)
- 贸易(5686)
- 策(5594)
- 易(5503)
- 融(5468)
- 金融(5468)
- 理论(4839)
- 学(4838)
- 农业(4815)
- 划(4773)
- 和(4539)
- 技术(4463)
- 机构
- 大学(90600)
- 学院(89987)
- 济(35194)
- 管理(34501)
- 经济(34191)
- 研究(30381)
- 理学(28687)
- 理学院(28338)
- 管理学(27857)
- 管理学院(27677)
- 中国(25100)
- 京(19522)
- 财(19132)
- 科学(16950)
- 江(16303)
- 所(15243)
- 中心(14404)
- 财经(14204)
- 研究所(13327)
- 州(13145)
- 范(13026)
- 师范(12941)
- 北京(12719)
- 农(12612)
- 经(12599)
- 院(11024)
- 省(10933)
- 业大(10588)
- 财经大学(10237)
- 师范大学(10210)
- 基金
- 项目(51365)
- 科学(40529)
- 研究(39384)
- 基金(36709)
- 家(31043)
- 国家(30717)
- 科学基金(26324)
- 社会(24689)
- 社会科(23332)
- 社会科学(23327)
- 省(19919)
- 教育(19037)
- 基金项目(18638)
- 划(16859)
- 编号(16826)
- 自然(16461)
- 自然科(16105)
- 自然科学(16102)
- 自然科学基金(15850)
- 资助(15487)
- 成果(15160)
- 课题(12291)
- 部(11474)
- 重点(11311)
- 发(10948)
- 创(10616)
- 性(10432)
- 项目编号(10423)
- 年(10299)
- 教育部(10131)
共检索到154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凤志 逄爱成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重要国家,处理好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对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初显曙光的时候,通过比较研究汲取德法和解的经验,将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迪。人们期待中日关系能借鉴法德在欧洲和解的智慧、创造出东亚地区中日和平与合作的奇迹。在战后以来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日和平友好与法德和解在亚欧不同地缘政治环境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法德关系经历并超越了相互憎恨的历史,走向了真正和解。法德和解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石,两者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则开创了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欧洲合作新局面。与德法和解带动欧洲国家整合的硕果相比,中日和平友好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中日关系超越"战争历史"问题、国家地位身份认同问题、共同战略利益基础和政治互信问题等方面也都落后于法德和解的发展,法德和解取得了创建欧盟的硕果,中日则刚刚取得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中日矛盾的深层症结就在于没有战略合作的共识和目标,从而导致双方缺乏政治互信和在战略上相互猜疑。法德和解的经验告诉我们,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必须构建中日战略合作的共识,在中日关系中制定并推行"和平、合作与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中日走出历史问题争论和民间对立情绪困境的出路在于中日政治家们是否有智慧搭建两国战略合作和战略互惠的目标与框架。中日需要开展面向未来的共同事业,推动地区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实现并深化两国关系的和解与合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浩 马思聪
本文从政策法规的角度,调查德法澳新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参考。文中通过利用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获取一手资料阐述德法澳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概念、电子营销政策、在线隐私政策进行分析和概况。最后得出构建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明晰电子营销规则,加强在线隐私保护的结论。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政策法规 隐私保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近两年,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因历史和政治原因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仅影响着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影响着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整个亚洲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本文利用贸易依存度、投资依存度等指标分析了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相互依存性,指出了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一个多世纪以来中日两国间的经贸政策,对发展中日经贸关系做了战略思考。我国在加强与日本经济合作的同时,需加快实施“自主创新的竞争战略”。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经贸关系 战略思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焦阳 曾品固
英国是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创意产业为英国的发展提供经济动力、文化风向以及种种社会功能,体现了重要的战略意义。借鉴英国经验,发展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要着力抓好完善法律法规、拓宽投入机制、培养创新人才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英国经验 文化创意产业 战略思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朝辉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创新型企业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力量。本文以创新理论和创新型企业理论为依托,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发展历史为实证依据,通过分析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的演进,探析其创新机制的运行原理和独有特征等,以期对我国创新型企业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创新理论 创新机制 国家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傅磊
高校财会专业培养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需要,并在实践中发展会计事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会计学界研究探索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财税改革重大举措陆续出台,我们面临的已经是一个与以往不同、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比起过去统一计划经济环境来,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有着很大变化,这使得我们的会计教育改革更为迫切。实际上,世界其他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会计教育不适应实际需要的情况,也在探求改善会计教育之道。就此而言,各国遇到的问题是相同的,国外会计同行的不同做法,不妨作为我们的参考借鉴。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平 张有荣 唐娟娟 孔芳媛 苑洁 白晴
在总结国内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情况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农牧区缺乏担保抵押物,风险分担机制运行落实不够完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受到较多限制,农牧业保险发展滞后等,建议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风险分担机制绩效,支持担保行业稳健发展,大力发展农牧业保险。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风险分担机制 金融风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赵毅博
环境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翼。近年来日本为了改善同周边邻国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为了在争取"入常"问题上能得到东亚各国的支持,企图抓住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这个国际政治的"第三重要课题",欲从环境外交入手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日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也存在需要共同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课题。环境外交正日益成为中日关系调整的平衡器,对促进相互理解与信赖,调整双边关系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也为构筑更高层次的战略互惠关系奠定了基础。日本政府着意改善中日关系、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外交新起点也正是从环境保护合作开始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东南亚金融危机虽是一些国家经济结构矛盾的恶果,但其实质则是这些国家出口导向战略定位失当所致,它们的战略定位于一些矛盾因素构成的“直角座标系”之中。本文认为,我国应吸取教训,以“极座标”法对出口战略进行定位,即:以我国内地为“原点”,以我国市场对外吸引力为“射线”,在“三圈连环的进出口产业链”中定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屈锡华
本文就中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加大力度和推进深度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策划了团结互助扶贫、分类扶贫、非政府组织参与和引入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扶贫机制转换,并讨论人力资本投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方式等扶贫主攻方向与反贫困目标。最后还特别强调中国开展扶贫的优越条件和卓越成效,提出发挥优势、稳步发展的总体原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磊 薛彤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发展正处于起始阶段,相比国际性跨国大行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渴望迅速实现赶超,而应该稳扎稳打、审慎扩张。在海外发展的道路上,日本银行业就急于求成,最终自酿苦果,反观加拿大银行业则稳健经营,收益颇丰。有鉴于此,我国银行业在海外发展时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地域布局,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并加强对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
关键词:
银行业海外发展 日本银行业 加拿大银行业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高阳
民族和解是敌对民族之间结束冲突、实现稳定和平的根本。二战时期,中日民族与德法民族都曾发生过战争,但今天二者却面临完全不同的命运。德法民族已经实现了彻底的和解,重新塑造了欧洲地缘秩序。民族和解的德法模式包含三个特征:加害民族积极承担战争责任,并实现对国内社会的系统改造;实力强大的"第三者"积极推动,为民族和解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加害民族与受害民族相向而行,推动民族和解的动力从共同利益转向共同认同。与德法和解形成明显对照,目前中日和解正面临着"烂尾化"的风险,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明显的单边和解倾向、共同认同的缺失、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二元分离等等。当前,中国正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借鉴民族和解德法模式的积极经验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族和解 德法关系 中日关系 命运共同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岩
美国的社区学院具有把为社区服务作为最高宗旨、具备为社区服务的多种职能、适应能力强、管理模式务实高效等特点,对社区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国高职教育必须建立管理体系,整合和优化各地教育资源,形成良性的高职教育投融资机制,以就业为导向,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产学结合的路子。
关键词:
社区学院 办学经验 高职教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仲文 张琳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害健康,而且破坏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目前环境污染物约有80%来自企业,因此我国应加强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管理,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要求企业推行环境会计、鼓励企业自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综观国际环境会计发展,日本环境会计后来居上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会计的榜样。因此,本文着重研究日本企业环境会计指南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论文在介绍日本《环境会计指南2005》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桂中
校企深度合作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品牌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赴华东"长三角"经济区学习考察高职院校取得的经验,结合本学院的实际进行了思考与分析,以期从理念层面、运作模式层面和政策制度层面对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
校企深度合作 借鉴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