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7)
- 2023(8148)
- 2022(5647)
- 2021(4856)
- 2020(3395)
- 2019(7223)
- 2018(7168)
- 2017(12641)
- 2016(6524)
- 2015(7529)
- 2014(7544)
- 2013(7373)
- 2012(6943)
- 2011(6459)
- 2010(6334)
- 2009(5691)
- 2008(5640)
- 2007(5496)
- 2006(5180)
- 2005(4434)
- 学科
- 济(29076)
- 经济(29067)
- 管理(22877)
- 业(20528)
- 企(16622)
- 企业(16622)
- 业经(12828)
- 技术(12144)
- 中国(11488)
- 图书(10606)
- 书馆(10093)
- 图书馆(10093)
- 农(10002)
- 产业(9210)
- 信息(8794)
- 总论(8460)
- 信息产业(8307)
- 工作(7602)
- 农业(7207)
- 方法(7116)
- 地方(7081)
- 技术管理(6561)
- 学(6302)
- 数学(5681)
- 数学方法(5611)
- 和(5080)
- 发(5036)
- 财(4844)
- 银(4755)
- 教育(4750)
- 机构
- 大学(99371)
- 学院(97785)
- 管理(37627)
- 济(35905)
- 经济(34907)
- 研究(31863)
- 理学(30816)
- 理学院(30478)
- 管理学(30004)
- 管理学院(29760)
- 中国(23559)
- 图书(21531)
- 京(21291)
- 书馆(20996)
- 图书馆(20995)
- 科学(19336)
- 江(17093)
- 财(15869)
- 范(15719)
- 师范(15580)
- 中心(15534)
- 所(14827)
- 州(14730)
- 技术(14243)
- 农(14087)
- 业大(13633)
- 北京(13414)
- 研究所(13336)
- 财经(12214)
- 院(12172)
- 基金
- 项目(65640)
- 研究(54659)
- 科学(50892)
- 基金(43695)
- 家(37337)
- 国家(36968)
- 社会(34079)
- 社会科(32271)
- 社会科学(32261)
- 科学基金(31526)
- 省(27267)
- 编号(25686)
- 教育(24060)
- 基金项目(22275)
- 成果(22268)
- 划(21835)
- 项目编号(16738)
- 课题(16614)
- 自然(16379)
- 自然科(15967)
- 自然科学(15967)
- 自然科学基金(15644)
- 发(15636)
- 资助(15367)
- 创(14986)
- 年(14784)
- 一(14728)
- 重点(14572)
- 国家社会(14460)
- 创新(13982)
共检索到165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向阳
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是一个综合性议题,涉及背景、需求、人文、技术等多种因素。就路径选择方面而言,文章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展开:德性贯注、技术探新与特色开设,体现了图书馆在数字人文建设中的基本方向、内在助力与独有侧度。三者并非单独为"路",而是依循"大处着手——数字框架——细部突出"整体路径,共同融合于图书馆数字人文的建设之中。
关键词:
德性 技术 特色 图书馆 数字人文建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关富英 李书宁
众包作为一个全新理念,被引入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国外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在讨论采用众包模式进行特色资源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之后,本文分析了国外图书馆特色资源众包项目的特征,讨论国内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应用众包模式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众包 特色资源建设 激励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姝
剖析数字人文在智慧文旅中的应用案例,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项目建设提供启示与对策。文章通过“云游敦煌”“从武康路出发”两个基于数字人文的智慧文旅应用案例分析,梳理出数字人文项目建设流程及其智慧文旅特色应用功能,以此对标分析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优势和困境;从构建特色主题智慧数据资源、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协同多元主体参与促进智慧文旅应用可持续发展、以合作促培养项目建设人员等方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建设品质,促进智慧文旅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智慧文旅 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以敏 张青青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彭燕郊、陈耀球、张铁夫手稿资源的典藏、保护与利用为例,从高校图书馆人文学者手稿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数据收集、标准规范、数据保护和数据库利用5个方面探究手稿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模式,在促进手稿学建设的同时,对数据库建设与利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探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夏翠娟 张磊 贺晨芝
数字人文因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人文研究的特点,近年来成为各相关领域机构的热门话题。图书馆作为人文研究的资源保存与服务中心,正经历以资源管理和服务为重心向以数据管理和知识服务为重心的转移。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项目常以语义万维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支撑、以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组织为方法,致力于提供区别于传统文献服务的知识服务。文章以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档案库"为例,结合多年来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从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方法、建设流程以及技术框架三方面梳理总结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知识组织 知识服务 上海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娜
数字人文的兴起为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通过文献调研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资源提供者、内容策展人、学科联络员、课程辅导员、咨询顾问与研究空间提供者是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的6大角色;文化冲突、数字内容保存与知识产权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培训几乎不足、馆员的倡议缺乏支持与缺少激励机制是现实挑战;招聘数字人文馆员、开展嵌入式知识服务与创建馆内数字人文中心是图书馆的理性选择,并探讨了图书馆在数字人文中的角色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数字图书馆的兴起有着深刻的人文社会背景。数字图书馆创造了人们平等、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的条件,提供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激发了图书馆人的创造精神,这些都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数字图书馆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参考文献1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秀隆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汇集空间,它的出现产生了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本文从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差异着手,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知识产权 解决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洋 鲍中义 滕长利
文章通过透视分析"四因素检测法"内涵,充分挖掘"四因素检测法"对Google Library终审合法的重要意义,基于著作权法、数字图书馆、版权人形成三位一体,全面探索"四因素检测法"视域下数字图书馆合法建设的关键路径,以期为新时期我国数字图书馆在合情、合理、合法的环境下实现快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海勇
<正>书名: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档案管理作者:赵吉文,李斌,朱瑞萍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5843334出版时间:2021年4月定价:48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信息获取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文化服务机构,面临着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时代的挑战。信息化建设是图书馆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化时代发展,促进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哲汇
本文从技术-经济两个层面综合考察探讨了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模式及其技术路线问题,并就其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所涉及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意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金庆 程秀峰
[目的/意义]从“技术”与“人文”视角探析智慧图书馆实现路径及构建模式。[方法/过程] 全面梳理了智慧图书馆相关文献,在总结智慧图书馆概念演进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知识传播模式及情境感知技术的适用性,构建了“技术”与“人文”并重的智慧图书馆模式。[结果/结论] 智慧图书馆研究正处在“技术”与“人文”并重的发展阶段,新一代技术推动智慧图书馆实现路径不断升级,传统人文精神的融入增加了智慧图书馆发展的人文内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立力 张宏玲 韩春磊 姚啸华 张文琪
数字人文工具的应用降低了人文社科计算的准入门槛,帮助人文学者提高了新方法、新规律及新理论的创造概率,逐渐为人文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支撑。图书馆一直是数字人文工具建设及服务的主要力量。本文应用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数字人文工具的用户需求出发,分析上海图书馆数字人文工具开发实践面临的问题,总结图书馆数字人文工具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多模态工具开发、数字特藏建设、工具友好性、工具平台集成、拥抱大语言模型五个方面对图书馆数字人文工具建设的未来进行展望。提出图书馆在数字人文工具建设中需要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帮助人文学者进行发现性的学术研究中去,积极拥抱最新技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芳 余望枝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的研究机构不断增多,其应用领域日趋丰富。目前国内外多所高校设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国际上也已成立多个数字人文研究联盟。这些数字人文研究联盟多以高校和图书馆为依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媒体研究、数字艺术和其他相关领域,为各类数字人文研究项目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持续的资金支持、机构间的协同管理和研究人员的培训服务。文章通过调研数字人文中心网络(CenterNet)、人文中心和研究所(CHCI)和数字人文组织联盟(ADHO)及国内相关机构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情况,提出数字人文环境下对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图书馆 资源建设 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万进
数字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归宿点是人文关怀。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斐然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倡导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促进"人本"管理、开展个性化服务以及建立科学的人文关怀评价机制等能促进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数字图书馆 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